聚落考古揭示中华文明起源脉络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16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清俐 参加讨论
20世纪中叶兴起的聚落考古考察人类栖居形态的特点和变化,在了解社会结构的特点与演变轨迹等问题上显示出其潜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早期城址:聚落与社会——区域政体的形成”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结合近年来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实例,对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成果进行深入探讨。 观察早期区域社会结构 20世纪中叶至下半叶,从人类栖居活动的形态来研究人类文化的聚落考古思维,对考古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对聚落作出界定:“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既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一处大型聚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0世纪40—50年代,考古学家戈登·威利首次将聚落考古运用到秘鲁维鲁河谷考古工作中,将大约同时期的房屋、墓葬、宫殿等系统拼复成相互关联的功能图像,从其历史演变中追溯几千年的社会变化。“威利的开拓性工作使学术界意识到,聚落考古学不但能够了解人类群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度,而且能够研究社会的复杂化进程,探究文明和国家的起源。”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淳表示。 2002年,由科技部立项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王巍介绍,探源工程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攻关,改变过去学者单枪匹马从事某一领域研究的状况,对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 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 10多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各课题组对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多处都邑性遗址和中心性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具体开展,王巍表示,对于都邑遗址,我们首先需要研究这些都邑建造使用时期的环境,比如遗址位置的选择、较大的环境变迁过程,这可能与文化乃至区域性文明的兴盛和衰落有直接关系;其次是对农业、家畜饲养、手工业等的考察,由此反映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再者要对聚落反映的社会结构、大的都邑布局、权力发生和发展的状况等进行考察。 河南二里头遗址的钻探和发掘工作已逾半个世纪,考古资料表明,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具有中轴线和左右对称的宫殿、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最早的青铜容器群、最早的用车痕迹和最精美的绿松石镶嵌物。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看来,二里头文化是第一个出现中央王朝迹象的文化时期,探索中华文明起源,二里头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工作计划的城子崖遗址第三期考古工作已启动,全区域覆盖式调查使考古工作有了重要的新收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表示,城子崖遗址实际上包含三个时代的文化,即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东周文化,是相应三座城址的堆积。其中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可能相延续的情形十分罕见,这使城子崖聚落群体的学术价值倍增,山东地区史前城址对于早期文明形成的研究因此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工作者还对山西陶寺遗址、浙江良渚遗址群等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型城址、高级墓葬、铜器、文字,甚至观象台。 王巍说,通过对公元前3500—前1500年,黄河、长江、辽河流域等中国早期文明发展较快地区几个都邑性大型遗址的考古发掘,及对其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学界对几个都邑遗址当时的环境状况、生业系统,经济状况、社会结构变化等有了全方位的深入了解。 “这些区域已进入早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王巍表示,夏王朝建立前,也就是说在王朝文明之前,中华大地上有更早期的古国文明,古国文明分布于中华大地的诸多区域,是区域性文明,与历史文献记载的“万国林立”情况吻合,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图说太平洋战争》日前出版发行
- 下一篇:中国历史上回避制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