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提升历史自信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华夏文明。11月1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就指出,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预测明天的中国,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了解中国的文化。然而,当前学术界和社会上却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及一些忽视历史的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出一部分人缺乏历史自信的倾向。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国人不关心历史、不学习历史的现象让人担忧。例如,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大部分学生为了混学分好毕业,才勉强来上课;到课率普遍不高,上课时也不注意听讲;对于一些基本的史实,很多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并没有学明白,等等。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呢?目前,在网络上发帖否定、歪曲历史的现象随处可见。有些大V鼓吹西方价值、吹捧民国时代,捏造拼凑材料,颠倒黑白,从而达到影射抨击当下中国的目的。还有人美化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这在最近香港非法“占中”事件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此外,一些影视作品里“挂羊头卖狗肉”,存在着对历史随意解构的现象,特别是在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里,“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离奇桥段屡见不鲜,这无疑是对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的亵渎。从表面上看,上述情况是对历史的无知和轻视,实际上则是对历史的不自信。
    因此,我们要重视和学习历史,树立历史自信的观念,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应虚心学习,对近代遭受到的曲折和灾难更应重视,直面这段历史,才能在今天更好地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对于中西历史文化的比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可见,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新一届政府的系列政策,正是体现着一种历史自信。我们应在全社会积极普及、树立这种自信观,坚决抵制对历史的任意歪曲和误读。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