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学者笔下的中国抗战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21 《时事报告》2014年12期 李玉贞、陈开科 参加讨论
二战中抵抗德日意法西斯的国家有许多,但只有中国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抵抗。如果没有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其他国家将会付出更大代价,胜利也不会来得这么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今年在多次会面中都表示: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俄将共同举办二战欧洲和亚洲战场战胜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70周年庆祝活动,继续坚决反对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而在2010年,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曾就二战结束65周年发表联合声明,高度评价了中俄两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中俄两国贡献巨大。那么,俄罗斯学者是怎样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呢? 2013年,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出版了10卷本的《中国通史》。这部著作对中苏两国在二战中的并肩作战作了详细记述。 书中特别记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苏联的态度。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中国抗战实际已经打响,而日本的侵略气焰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特别是由于日本的行径直接威胁到苏联东部的安全,所以苏联同中国的关系也开始发生改变。1932年中苏两国以极其简洁的方式迅速恢复了中断3年的外交关系。 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为期5年的互不侵犯条约。中国政府接连派出代表团前往苏联,接收苏联允诺援华的武器,并商洽了新的贷款条约,得到了来自苏联的军事物资,包括最急需的驱逐机和轰炸机等。当中国在东方苦撑苦战,抵抗强敌的时候,最早向中国提供援助的是苏联。 这部《中国通史》记载说:到1939年10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985架各式飞机,直接或间接参加中国抗战的(步兵、炮兵、航空、作战、通信等)苏联专家和工作人员有3665名。书中还记载说:技术高超的苏联飞行员同中国空军并肩战斗,有200多名苏联飞行员牺牲在中国土地上。 20世纪50年代,在武汉修建了苏联空军烈士墓,在四川万县为库利申科修建了纪念碑。这些表达中国人民对异国战友永远怀念的行动,也被记录在俄罗斯出版的《中国通史》中。 在讨论当年中苏关系的时候,苏联与日本签署的《中立条约》是难以回避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罗佳宁是这样认为的:基于欧亚战区进一步吃紧的国际形势,苏联对日本采取了通常的中立政策。1941年春,苏日签订了著名的苏日中立条约。但档案资料证明,在中日战争期间,苏联仅仅在形式上与日本签署了中立性条约。尽管日本外交家使尽浑身解数,苏联最终也没有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略条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斯大林考虑到中国的利益,苏联想让蒋介石相信中苏关系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最近出版的日本国务活动家的回忆录显示,当时日本与苏联签订条约的首要目的是迫使苏联中断对华的援助。但随后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没有达到。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也没有立即终止对华援助,苏联军事顾问直到1943年中才离开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持“反省与提问”意识开展宋代研究
- 下一篇:侯西安:英烈岂可被“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