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三重文化的形成及其张力结构(2)


    至此,中国三代以来的礼乐政治展示了自己的边界,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那里,发展出了“王道”;而在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政治家那里,膨胀为“霸道”;二者之间巨大的张力实际上代表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实质,那就是王霸互用,霸王道兼之。
    但另外的执政卿大夫则看到了争权谋利、勾心斗角背后的虚无,从而采取了逃避策略,这个人就是老子。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精神性的宇宙本体,也是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道是有,也是无,道空虚,但也是万物之母,因此是众妙之门。在老子看来,整个春秋时代是历史的倒退,文明推进的每一步都是因为社会的退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有的政治策略都导致社会危害,“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他希望“无为而治”,弃圣绝智,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无知无欲,才能获得幸福。
    儒家、法家尽管文化走向不同,但是其核心部分都属于一种政治文化,目标是安抚民众,改造社会,稳固统治,伸张王权;而以老子为鼻祖的道家文化,则对龌龊功利的政治文化深恶痛绝,从而走到它的反面,而恰好在这一面,通向了对肉身的感悟,通向了对精神自由思考,把文化的视野收束到了个体那里,追求一种柔弱、安静、素朴、自然的生命状态。
    至此,春秋时期的主要文化流派都已生成。这三个文化流派构成双重张力结构,首先在政治文化内部,儒家文化和法家文化彼此对应,由此导致的王道和霸道相互制衡,形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在张力。而道家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对立面出现了,它把人们的目光由现实世界引向对个体生命的自觉和感悟,又和政治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就在这多重缠绕的张力结构中彼此制约,相克相生,不断生成和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成长、繁衍。至此我要提醒的一个问题是,这三种影响深远的文化,创造的主体都是执政卿大夫,管仲、孔子和老子,无一例外。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春秋时代中国文化大裂变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执政卿大夫阶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