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历史“通俗化”学术是基础


    本报上海讯(记者李玉)当前市面上的历史类图书种类繁多、体裁多样,但多存在不足——古史难以阅读,专著严肃有余而可读性不足,业余写手的著作能吸引人但学术性不够。要真正发挥历史学的效用,这就要求提供既可信又好读的历史读本。12月29日,“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在上海正式发布,该丛书由12位学者合力撰写。该丛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郭志坤表示,丛书在科学和学术的基础上展开写作,通俗而雅致。
    丛书主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认为,历史虽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与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特别在当今,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而“面向大众”与“通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众”,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但“通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历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准,通俗化的历史作品实际是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悉,丛书部分吸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将夏、殷商、西周、春秋、战国单独分册,以五册、约百分之四十的篇幅介绍先秦历史,使得早期中国历史分量十足。丛书每册配有200多张珍贵图片,行文平实流畅,注重以故事取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