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汉学家魏格林谈德日战争反省态度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德国与日本同是二战战败国,但是两国对于历史的反省态度迥异。德国的战后反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而日本又为何对战争责任持有不同的态度?从内外双重因素的角度,本报记者近日对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副校长、汉学系教授魏格林(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进行了专访。
    内外因素促德国反省战争罪责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文章中曾提到,德国战后反省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您能否详细谈一下德国自我反省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因素?
    魏格林:从内部因素来看,德国部分知识分子在战后就提出,德国人需要认识到,凡是直接参与希特勒所犯罪行者,应该承认有罪;而未直接参与者,也因未能推翻希特勒的统治,要为第三帝国犯下的罪行负有责任。此种认同态度在联邦德国知识界慢慢形成。1985年,在纪念二战胜利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前总统理查德·冯·魏茨泽克曾发表著名讲话,总结了历经40年争论而达成的有关如何对待第三帝国的共识。这表明,联邦德国内部在反省战争罪责问题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外部因素对德国的历史反省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德国西部占领国,将联邦德国纳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使得它能够在经济上有所发展,而在政治上不能侵犯邻国利益,促使联邦德国与邻国和谐共处。联邦德国因此采取了各种措施向曾被德国占领的国家及旧日敌国解释,承认对战争负有责任,再也不会侵占欧洲他国。联邦德国的反省政策符合其经济利益。民主德国在战后不久成为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过去的第三帝国划清了界限。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具体谈谈美国对德战后政策对德国反省历史所带来的影响。
    魏格林:美国大概从1942年至1943年开始设计对德战后政策。1943年的《美国处理德国问题草案》最为重要。它强调,占领德国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准备采取四种办法,即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去中央化、去垄断化。其中对历史反省影响最大的是去纳粹化。
    美国采取法治与组织相结合的方法。法治解决法是通过纽伦堡军事法庭来实现的。组织上的解决方法是,列出纳粹统治的积极支持者名单,让他们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使他们再也不能参与政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