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玉带浅析(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28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 苏 妮 参加讨论
三、辽代玉带的文化内涵 首先,辽代玉带传承了中原文化内涵,居于礼仪用具,这从唐代开始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新唐书?舆服志》⑧记载:“唐高宗显庆年以后,则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瑜石带,銙八。”从唐代开始玉带在使用过程就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制度,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使用玉带,而是只有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才能按级别的高低使用不同规格的玉带。虽然辽代文献中未见官吏使用玉带的特有规定,但从出土状况来看,高级契丹贵族使用玉带和辽代汉族官员使用玉带的情况是较多的。 其次,虽然辽代胡、汉服并用,但是契丹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仍然保持其民族特色,使用玉蹀躞带。蹀躞带饰在带鞓上系佩物品,有系佩物品的腰带都称作为蹀躞带。蹀躞带多用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当中,他们习惯在腰带上系佩刀子、解锥等在游牧生活中所用的工具盒生活用品。即解决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便,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玉带形式。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銙丝蹀躞带就属此例。 第三,辽代玉带在制作工艺方面也吸收了唐代的风格,大量使用阴刻线表现细部和减地浅浮雕,雕塑感比较强。例如,内蒙古敖汉旗萨力巴乡辽墓出土的玉带銙上刻有大的胡人伎乐纹图案,从造型技术风格还有尺寸等都与唐代的胡人乐舞纹带銙相似,可以看出辽代玉带继承了很多唐代玉带的精华。例如,西安西郊关庙小学⑨出土胡人吹笛图方銙。白玉质,方形,宽5.1、高4.7、厚0.85厘米,重61.8克。正面雕一盘坐在方毯上吹笛子的胡人。胡人着紧身窄袖胡服,足蹬高靴,肩披飘带,双手持笛,手指按在音控上做吹奏状,形象生动。 四、结语 辽代玉带在中国古代玉带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延续了唐代玉带的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传统,同时还继承了唐代玉带的装饰手法和雕琢技艺,而且在玉带的造型、工艺、题材等方面对后来的金、元、明玉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辽代出土的玉带在整个玉带发展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后人研究古代玉带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材料。辽代玉带是对汉族文化的礼制与政治制度的传承,也是对中国玉文化的继承。辽代玉带在中国古代礼仪用玉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注 释: ①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7,(11). ②项春松.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9,(7). 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昭乌达盟宁城县小刘杖子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1,(9). ④邓宝学,孙国平,李宇峰.辽宁朝阳辽赵氏族墓[J].文物,1983,(9). ⑤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代耶律延宁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0,(7). ⑥⑦王斌.辽代玉带初步研究[J].沧桑,2009,(2). ⑧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27. ⑨王自力.西安西郊出土唐玉带图像考[J].文物,2013,(8).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M].文物出版社,1993. 〔2〕张景明.辽代金银器研究[M].文物出版社,2011. 〔3〕邱福海.古玉简史[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2. 〔4〕杨伯达.古玉史论[M].紫禁城出版社,2004. 〔5〕徐晓东.辽代玉器研究[M].紫禁城出版社,2003. 〔6〕庞怡.辽代的玉带文化[J].文史月刊,2013,(3). 〔7〕王斌.辽代玉带初步研究[J].沧桑,2009,(2). 〔8〕吴沫.辽代玉蹀躞带的特征分析及其文化探源[J].赤峰学院学报,2013,(7). 〔9〕袁伟.漫谈玉带饰[J].收藏家,2003,(6). 〔10〕孙佳佳,赵金铁.契丹服饰文化与社会生活[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11〕田广林.契丹衣饰礼俗概观[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7,(6). 〔12〕王立华.契丹衣饰文化特点渊源[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5). 〔13〕田广林.契丹佩饰考述—契丹衣饰文化研究之四[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4). 〔14〕韩雪岩.辽代官服“蹀躞带”带胯之形制渊源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5). 〔15〕于宝东.契丹民族玉器论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11). (责任编辑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