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历史数据支撑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萍是中国历史商业地理研究领域的佼佼者。2014年,张萍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2015年,她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申报主持了国家文化产业支持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这两项研究既可以提高历史地理学学科的整体科研水平,也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兼具科研与应用价值。
    从文化研究转向经济地理研究
    张萍的学术生涯分为两个阶段。早年,她的兴趣点落在社会文化史上。“硕士期间,我研究唐代酿酒业,痴迷于研究何种酒让李白‘斗酒’都不醉,还能写出‘诗百篇’来。但真正做起研究来,却发现题目虽小,内容很丰富。历经层层剥茧,研究方向就从文化转到了经济上。”
    留在陕西师范大学工作后,张萍曾跟随唐史专家黄永年先生做研究。回忆起那段岁月,她说:“老先生对待学术的严谨、认真与执着,是最好的言传身教。这一时期为我从事科研奠定了非常好的学术功底。”而后,在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期间,张萍拓展了研究思路,掌握了一些研究手段,此后她做起历史经济地理的课题,就显得驾轻就熟了。
    专注于历史商业地理研究
    2007年,张萍的博士学位论文《明清陕西商业地理》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她系统研究国内区域历史商业地理的开篇之作。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张萍出版了学术专著《区域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明清陕西的个案研究》。
    张萍说:“选择从事历史商业地理研究,是因为这个领域太薄弱,之前少有人做过系统研究。我认为做科研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理念。”
    之后,张萍又开展了近代黄土高原市场体系、西北地区城乡市场结构演变等研究,并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
    由于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张萍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但张萍表示,荣誉是鞭策。她十分清楚目前历史商业地理研究的瓶颈所在。2010年,张萍选择去美国哈佛大学空间分析中心访学。在学习过程中,她萌发了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运用到历史商业地理研究当中的想法。回国后,张萍申请获批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运用GIS技术对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商业市场与商业社会的研究”,做了基础性尝试。这一研究为以后进行系统的一带一路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绘丝绸之路历史地图集
    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历史地理学当中最重要的方法论创新,也是指导未来历史地理研究的有效手段。目前,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张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两项工作之中。
    张萍表示,今天的地理学已经进入“大地图时代”,数字地球与空间模拟发展得非常精深,追求精度更高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是当前和未来的主流。她说:“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因此,我们目前正着力推进的两个项目,就致力于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网络开放的操作平台搭建。”
    谈到未来的研究规划,张萍表示,她会顺着目前的研究思路继续深耕。张萍说:“未来几年,我们的团队要争取完成以下几件事。第一,为学界提供一个开放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操作平台,包括一整套操作系统、基础历史信息数据库、基础地图底图数据库、历史地图数据库、历史地名数据库。第二,建设越来越丰富的丝绸之路历史信息数据库,包括两千年交通、商贸、宗教、民族、文化传播、环境系统及部分专题数据库。第三,利用GIS技术辅助科研,编绘丝绸之路历史地图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