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专访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刘海星


    中欧关系平衡发展 使欧洲成中国外交有力支撑
    
    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刘海星。(刘融摄)
    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刘融、李叶)12月19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组织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多位政要,以及知名学者、商界代表和外交官等200多人与会参与讨论。会后,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刘海星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外交部欧洲司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既要发展和大国的关系,又要发展好和欧盟机构的关系,也更要重视中小国家的利益和不同的诉求,使得中欧关系能够相对平衡地发展,齐步共进,而且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达到共同发达的目的,使欧洲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有力支撑。以下为采访摘录:
    记者:刘司长您好,您觉得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中对对方最大的期待是什么?中国与中东欧各国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呢?您怎么看待中东欧各国在东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刘海星: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应该是一个比较新的事情,以前没有成片的开展过这样的合作。如果说从单个国家来说,双方几十年以来,建交以来,都开展过不同形式的合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最近两年以来,与中东欧16国连在一起搞合作,重点还是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因为这些国家对于中国有很大的期待,特别是在欧洲经历了主权债务危机以后,他们认为需要中国的更大的支持,包括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资金和中国的企业,帮助他们改善基础设施,比如说公路、铁路、港口甚至机场,有很大的需求。另外就是一些能源领域,电站,包括火电站、水电站,还有一些风电等各个方面,这方面的需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包括一些比较有优势的企业也愿意到中东欧国家发展,过去我们的企业更多是走向非洲、走向拉美,现在更多企业愿意走向欧洲。因此在这个领域,优势互补比较强的,既有这样的政治意愿,又有利益的交互,所以这方面中东欧合作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中东欧和中国的合作搞好以后,一定会在中欧的整体合作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欧盟88个成员国,在里面的中东欧国家就有11个,剩下的5个或者是欧盟的联席国,或者是准备提交加入欧盟申请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本身就是完全的或者部分的是欧盟的一分子,当我们和中东欧国家开展好合作以后,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程度会促进中欧关系整体发展,使得欧盟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加地均衡、更加地平衡、更加地一致,我想这也是符合欧盟的意愿。
    记者:李克强总理曾经在多个场合积极推销高铁,您对这种“高铁外交”怎样解读呢?
    刘海星:此次李克强总理到罗马尼亚访问,并且与中东欧领导人进行了很务实的会晤,此次一个亮点或者一大亮点,就是在中国的铁路和中东欧的需求方面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对接,已经取得了具体的成果,比如说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的铁路,大概350公里长,这个铁路实际上从这些国家需求来说并不是一个高铁,是一种160公里到200公里时速的这样一种铁路设施的建设。我们国家的高铁发展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但是发展非常快。我们国家总的高铁的公里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达到了1万公里。在这些方面,我们具有了很强的技术水平,我们有很多的能力,包括我们这些铁路的公司、机车的制造厂,又具备了走出国外的能力。
    中东欧国家除了匈牙利、塞尔维亚需要以外,整个欧洲的铁路都到了一个升级换代的时候,都需要进一步地提升速度,进一步地改造,这些国家特别希望我们的高铁能够走出去。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具有一个新的合作的亮点和领域。正因为如此,在罗马尼亚期间,我们也办了一个高铁展和机车的装备展,这个展览从时间,大家参观的时间不长,李总理和16国的总理一同参观20分钟,但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使得欧洲人知道在中国我们也具备了高铁的技术,有高铁的能力。因此,我想这方面是属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大发展能力。
    记者:像您刚才提到匈塞铁路,请您介绍一下目前的进展情况是怎样的?我们知道中国的高铁技术也相当成熟,在欧洲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与中国铁路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我们现在是不是还有可能在中东欧地区建立类似的铁路网呢?
    刘海星:匈塞铁路是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两国的一个规划,实际上这条铁路已经纳入到欧洲的整体铁路线的规划网络当中。这条线路从两国分别做了可行性的调研,现在有中国的加入,三方的合作成为一个现实的可能性。在李总理访问之后,三国总理共同宣布了要共建这条铁路线,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调查。我们中国有关部门已经派了工作组到前方和这两个国家进行对接,这两个国家也分别成立了工作组,准备和中方的工作组进行对接。在完成了可行性研究以后,然后双方再进一步地落实具体的规划,包括建设的时间、收工的时间以及通车的时间,慢慢的进一步规划。
    匈塞铁路是中国的一个标志,是中国第一次到这些国家发展铁路的建设,以前从来没有过。如果这条铁路得以成功,我想在中东欧的其他国家也有很广阔的前景。不少国家在罗马尼亚期间已经向李总理提出了希望帮助他们的国家铁路完善,进行升级改造或者建设新的铁路线,包括高铁线这样一种意愿,我们也愿意通过这样的合作打通在中东欧的海陆大通道,使中国的货物和商品更加便捷地进入欧洲,进入欧洲的腹地,我想这也是符合欧洲的意愿。从欧洲整个来说,无论西欧、东欧还是南欧,欧盟方面有一个整体的铁路网的建设规划,我们部分的铁路建设和网络的建设是会连接在一起了,是有利于欧盟的整体铁路完善的。
    记者:刘司长,这次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慧研讨会,也是首次,您能不能谈一下这次研讨会最大成果?下午有三个分论坛讨论,您最关注哪个话题呢?
    刘海星:中国—中东欧的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是我们开展中国—中东欧合作两年以来的第一次搞这样的一个研讨会,而且是在李总理访问罗马尼亚之后仅仅筹备了20多天就得以召开。我今天参加了会议的大部分内容,尽管没有参加所有的分论坛,但是我觉得这次会议的组织是成功的,主题是鲜明的,而且内容是丰富的。三个分论坛各有侧重,有的是谈到的是中国—中东欧关系的机遇与挑战,有谈到务实合作的领域,有谈到文化怎么样在中东欧当中得到更好地体现。我想这方面都是中东欧与中国开展合作方面考虑的方面。双方的合作仅仅是一个开始,不过才两年,还需要更好地培育,要更好地丰富,这里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路也很长。我想这次智库最大的一个收获就在于来自各界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政界的还是学术界的,还是经济界的还是企业界的,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和欧方的无论是前政要、现政要以及学者,在一起来深入地讨论双方合作的机遇、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解决的办法,我觉得这对今后打造更好地中东欧合作平台是一定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再者,中国—中东欧合作确实是过去官方推动,民间做得还不够,也需要进一步增进双方了解,使双方更加了解到为什么开展合作,我们开展合作还有哪些潜?我们现在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今后还有哪些前景可以进一步地勾画?通过这种高级别的智库,确实能够给大家提供很多的真知灼见,供我们开展合作来参考。
    记者: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去欧洲更多的是旅游或者参加商务会议,经常会遇到签证难的问题,下一步咱们签证方面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刘海星:签证方面,如果是欧盟成员国,它受制于欧盟的一个整体旅游的政策,它的身份签证还是有这方面规定的。在这方面,中国与欧盟在谈,在简化或者便利人员交往的措施,包括很多灵活性的措施,我们期待着今后能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次中欧领导会晤当中,在发表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里面也有有关的内容,就是包括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方便人员便利化。如果不是欧盟的成员国,那么他们和中国之间有很多的便利措施,包括互免签证,可以更加便捷地去这些国家。从总体来看16国,都特别的欢迎中国的游客、中国的商人、中国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到这些国家。这16国也是欧盟各有特色的国家,有很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而且是代表不同的地域,因此,的确值得我们广大国内的中国人能够到这些国家去,不光是去这些欧洲大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也多要去中欧这些国家,加强这些国家的了解。同时也欢迎这些国家的人到中国来看一下,加强人员交往。如果人员交往得不够,我想双方的认知也会比较浅,合作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记者: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成立一年以来,有什么样的举措?
    刘海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是设在外交部,这是一个平台,它是一个协调机构,主要的是协调中国国内各个部委的相关工作,提出共同的理念、想法、看法,共同解决一些问题。这个秘书处同时还和16国进行对接,每一个国家都有一名国家级的协调员,这协调员绝大部分都是部级的官员来担任,同时16国驻华使馆还有联络员,以便保持日常的和秘书处的对接。秘书处成立一年以来,应该说每天的工作都是满负荷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除了要召开峰会之前的筹备以外,在平时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会议,比如今年7月份在重庆召开了首次的中国—中东欧地方合作论坛,这就是由秘书处负责来筹划、准备包括最后来进行的,都是由秘书处一手操办的。与此同时,我们有关的部委也都牵头的一些论坛,秘书处也都可以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可以说秘书处发挥了有效的功能和作用,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地完善。
    记者:欧洲司的工作方面涉及到40多个国家,您应该如何处理和这些国家的发展关系?
    刘海星:外交部欧洲司主管了41个国家,包括28个欧盟成员国,还包括未入盟的一些国家,这里面未入盟的既有刚才讲到的巴尔干地区的这些国家,也包括冰岛、挪威这样的北欧国家,还包括像瑞士这样的国家,都是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性质。但是作为欧洲司来讲,我们把对欧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第一,我们要大力发展和欧盟的关系,包括欧盟成员国的关系;第二,我们也要发展与非欧盟成员国的关系,这些欧盟成员国差异性还是很大的,这里面既有大国,像英、德、法这样的国家,也有大量的中小国家,还有欧盟机构,怎样处理好这几者的关系,我想我们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既要发展和大国的关系,又要发展好和欧盟机构的关系,也更要重视中小国家的利益和不同的诉求,使得中欧关系能够相对平衡地发展,齐步共进,而且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达到共同发达的目的,使欧洲这一大块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