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史金波:历史上华北地区的民族变迁(3)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于907年统一契丹各部,并征服了奚、室韦、阻卜等部落,称汗建国,国号“契丹”。契丹神册三年(918年),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罗城)。后率兵亲征渤海国,改渤海国名为东丹国,册立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契丹天显十二年(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对后唐。华北地区归入契丹统治。辽太宗耶律德光率五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后率军南下上党(今山西长治),助石敬瑭灭后唐。辽太宗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今北京西南)为南京,云州(今山西大同)为西京,燕云十六州成为进一步南下的基地。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会同十年(947年)攻克后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灭后晋,定国号为“辽”。辽景宗前期与宋朝聘史往还。宋太宗统一江南后,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征北汉,辽派数万兵支援北汉。后宋太宗进攻幽州(今北京),与辽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北),宋军大败,宋太宗仅以身免。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大军深入宋境,宋、辽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对战,最后双方订立和约,成为兄弟之邦。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多年之久。辽朝的南京道、西京道、中京道都在华北地区,南京在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中京在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宋辽的边界在今河北、山西中部一带。华北北部为契丹人和汉人杂相居处的地区。
    女真族勃兴于今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其领袖太祖完颜阿骨打首先在东北地区建立政权,收国元年(1115年)称帝建国。随后展开南下灭辽之战,先用五年时间攻占东北全境,金天辅六年(1122年)进入华北,先后克辽中京、西京、南京。阿骨打去世后,其弟太宗即位,乘胜利锐势继续追击辽部残余势力,金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天会五年(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金朝势力比辽朝更向南扩展。金朝最早的都城是上京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南),贞元三年(1155年),设中都路首府大兴府为中都(今北京),西京路首府大同府为西京(今山西大同),北京路首府大定府为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京路首府开封府为南京(今河南开封)。华北地区此时尽入金国版图。金先迁都中都,再迁都南京,历经一百二十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在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
    这一时期,华北地区先后有契丹族、女真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生活居住,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一方面,这些少数民族在与汉族接触过程中不免趋于汉化,以至于少数民族统治者忧心忡忡地要本民族回复原有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习也影响着汉族。
    (五)元代
    以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蒙元王朝,结束了中国又一次分立,形成了盛大的统一王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少数民族掌握全国政权的格局。蒙元时期实行民族等级压迫制度,将境内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等,以蒙古、色目为优。大一统的王朝方便了各民族间的接触与交往,特别是随着行政管理、军事驻军等政府行为的实施,蒙古族及以色目人为主的北方各民族分布到全国各地。早在蒙古伐金时期,蒙古、色目人已进入华北。如唐兀(党项族)大将察罕是率军协助成吉思汗攻金、伐宋的主将之一,他从成吉思汗“略云中、桑乾”[5](卷120,《察罕传》)。这些地方都在华北地区。
    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这使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再次成为少数民族汇聚之地。元大都聚居着蒙古皇室、各级官员、商人和其他居民,其中除蒙古人外,还有很多唐兀、乃蛮、汪古、回回、畏兀儿、康里、钦察、阿速、哈剌鲁、吐蕃等色目人以及契丹、女真等族人。
    元大都还是少数民族文化中心,北京的白塔寺(大圣寿万安寺)当时是蒙文佛经翻译刻印中心,同时也印刷回鹘文佛经。这里聚集有多民族的翻译、编辑、出版人才。元朝的皇家乐队也有色目人,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后,每年在大明殿启建白伞盖佛事时,“仪凤司掌汉人、回回、河西三色细乐”[5](卷77,《祭祀志》)。回回乐应指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河西乐则指西夏乐,可见元大都已有少数民族乐人居住。
    蒙古军队原以怯薛军为主力。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中央禁军称为宿卫军,宿卫军又分皇帝亲自掌握的“怯薛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元世祖除保留原来的四怯薛军,又抽调各地精锐,建立前、后、左、右、中五卫亲军,作为中央禁军,直接隶属于枢密院,设亲军都指挥使统领,编组为皇帝的护卫军和京城防守军。又签发各族丁壮组成二十一卫亲军,驻守京城附近地区。宿卫军中有蒙古军队,色目军队立卫的有阿速、贵赤、钦察、唐兀等卫。每军达数千人至万人左右。驻军卫所的蒙古、色目人士兵多以军户著籍,“即营以家”,北京一带的蒙古、色目军人及其家属数量可观。
    元代少数民族地位高于汉人的政策改变了人们对国内民族关系的认识,以汉族为中心的传统思维受到极大冲击。由于元代各民族交往频繁,近距离接触,使长期在中原居住的一些少数民族迅速走上被同化的道路,元代是契丹人、女真人、党项人走向消亡的重要时期,其中有很多少数民族融合在华北地区。
    (六)明代
    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元灭明兴,是朝代的嬗替,但在相当一部分汉族人思想上是从中原驱逐了“夷狄”。尽管明朝也是多民族王朝,但并未完全统一中国。明代中国的北方仍由势力颇大的蒙古族统治,形成与明朝南北对峙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