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近世畿辅文化的特质及价值(3)


    元明清三代的畿辅以今天京、津、冀地区为主体辖区,其文化代表着中央主体意识形态观念,直接接受皇权辐射,均有浓厚的泛政治色彩。畿辅文人的作品与时事、政治的关系紧密;与之相对,元明清时期的另一个文化中心——江南地区,吟风弄月的作品似乎更多。畿辅地区虽有边连宝、史梦兰等一批疏远政治的文人,但更多的人积极入仕,以治平天下为人生追求,如刘因、赵南星、杨继盛、梁清标、魏裔介、纪昀等。从方志编纂体例上也可看出畿辅文化浓厚的政治色彩,如同治《畿辅通志》便收入了大量与畿辅有关的“诏谕”和御制的“宸章”(即诗、文);光绪《承德府志》也收入了“诏谕”和大量御制“天章”。
    畿辅文化的价值
    将畿辅文化视为一个生命体,进而观察其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透视其既中心又边缘的环状夹层状态,可以为理解政治文化的影响传递途径提供一个生动的模型。畿辅地区环绕首都,代表国家主体意识形态,长期以来不断发展,不断辐射,亦不断吸纳、丰富自身的内涵。畿辅文化自上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多区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并在交汇中形成了交流、容融的近世形态,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形成的典型范例,集中展示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是当今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前缘。所以,考察元明清畿辅文化,对于深入认识和准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及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纵观元明清畿辅文化从中心到边缘的递减效应,可以找出规律性的影响因素。首先是南北水陆交通线周边更能有效地传导文化中心的影响力;其次是地区原有文化底蕴决定接受文化中心影响的程度;再次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容易受到文化中心的感召;最后是地区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变,也会相应改变其与文化中心的互动关系。如,出于民族政策的需要,承德在清代成了政治文化的重要舞台;沿海贸易的发展使得天津府在清代大幅提高文化地位,由边缘向中心靠拢,等等。
    元明清已然成为历史,但畿辅文化在其间的积淀尚未得到充分发掘和总结,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版图的认知也尚不够完整。经过长期积累凝聚而形成的畿辅文献丰富多样,品类齐全,是研究古代中华文化发展历史过程的重要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借鉴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全面规划、建设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京津冀地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此,我们提出“畿辅学”这一以畿辅为研究对象的全新学术概念,涵盖畿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相信经过不断地研究努力,元明清畿辅文化的丰富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千年来畿辅文化形态与文学研究”首席专家、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