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青龙镇是上海贸易发展的根(2)


    文汇报:您当年去青龙镇的时候,当地是怎样的景象?
    邹逸麟: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只有几户农家,都是老青浦,他们指着一条小河跟我说,这就是青龙港。不过我那时候只看到一段,不像现在飞机航拍能看得清全貌,我就看到一条又窄又臭的水沟,大概就是现在通波塘的位置。我当时想,这条臭水沟就是青龙港啊?很失望。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又去了一次青龙镇。那时候青浦当地的青壮年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当地只有几个老头老太。我看到有几个年纪比较轻的人在种菜、养兔子,就去问他们知不知道青龙镇,结果他们说自己是在这里租房的,有安徽来的,有江西来的,那他们更加不知道青龙镇的历史了。
    文汇报:最近几年,您有没有再去过青龙镇?现在媒体报道了青龙镇的考古发掘,是不是人们对青龙镇的知晓度有所提高?
    邹逸麟:我去了两次都没什么东西,就觉得没劲了,后来就再没去过。
    2010年开始,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到青龙镇开始做系统发掘,现在隆平寺塔的塔基也找到了,这很重要。隆平寺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我们现在知道青龙镇当年的繁荣,就是通过记录在《上海县志》里隆平寺的碑记。那么现在隆平寺地宫也发掘了,这里的知名度肯定比以前高了,至少当地老百姓肯定知道一些这里的情况了。
    文汇报:关于青龙镇,我们现在还有很多谜团未解。比如青龙镇究竟什么时候置镇,好像学界目前仍然说法不一。
    邹逸麟:是的。因为关于青龙镇的设置年代,在唐宋两代各种文献里都没有记录。明嘉靖《上海县志》说是唐天宝五年(746),后来明清两代的方志都沿袭了这种说法,现在我们有些学者也认可这种说法,包括这次青龙镇考古媒体宣传的时候,也有人是这么讲的。
    但是我不认可这个结论,我有3条理由:
    第一,关于具体置镇时间,唐宋文献是没有记载的。元朝人说“镇之得名,莫详所自”,也就是说青龙镇得名不知始于何时。那么元朝人都不知道,明朝人怎么可能知道?我认为明朝人会搞错,可能是出于他们对文献的误读。我们后来查到南宋《绍熙云间志》记载了青龙镇上有隆福寺,明嘉靖《上海县志》记载此寺建于唐天宝年间,但其实隆福寺什么时候建的现在也无从考证。那么有可能明朝人把青龙镇建塔建寺的时间,搞成了置镇时间了,误以为青龙镇也是天宝年间置镇的,之后就以讹传讹了。
    第二,唐代的“镇”和我们现在的“镇”不是一个概念,是带有军事属性的。在镇的建制问题上,从北魏到唐代都是一种军事性质的据点,一直到宋代才演变成为商业性质的据点。我们现在可以确认华亭县置县是在天宝十年,青龙镇属于华亭县,县还没置怎么可能把镇置了?假如是在天宝五年置镇,那么青龙镇在当时就应该属于苏州。但是那时候东南沿海是没有强盗的,为什么要置镇呢?很明显,青龙镇地方在唐代不是军事要地,那么它的置镇年代也不可能是在盛唐期间的天宝年间。
    第三,考古发现有唐朝瓷器,说明唐朝有人在这里住,但不能说明这里就是个镇,只能证明这里有人。镇是国家的一种建制,国家要派官来的,宋朝所有置镇都有记载,但就是没有记载青龙镇。
    文汇报:那么,您认为青龙镇是什么时候置镇的?
    邹逸麟:我认为是在五代吴越国(907—978)的时候。因为吴越国对太湖的水利规划很重视,每七里有一纵浦,每十里有一横浦,把太湖流域的河渠组成一个纵横交错、阡陌相连的农田水利网。当时国家还有专门疏浚河流的工兵,可能当时就是为了管理工兵派了镇将。到了宋朝置镇的传统就延续了下来,但改了文臣管理,以商业贸易为中心,从“镇将”变成了“镇监”,这个是有文献记载的,是景祐元年的事情。
    我希望今后的考古发现能够推翻我的结论,把青龙镇置镇的历史再往前推一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