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青龙镇是上海贸易发展的根(3)


    青龙没落,上海崛起
    文汇报: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青龙镇名不见经传,但这里曾经盛极一时。在您看来,当年青龙镇为什么会那么繁华?
    邹逸麟:这首先是因为青龙镇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青龙镇在上海,上海是中国东海岸线的中点,腹地长江,南北方便,而且上海在温带是个不冻港,一年四季都可以有贸易。
    青龙港本来是吴淞江(今苏州河)的一段,但是因为截弯取直,它变成吴淞江的一个支流,一个叉道,刚刚好形成了一个避风港。那时候,如果船停在吴淞江上肯定是很危险的,以前吴淞江的潮水很大,在青龙镇都可以看到吴淞江的潮水,就像今天在海宁看浙江潮一样,那么船停到青龙港这个避风港就很安全。南宋《绍熙云间志》就记载:“青龙镇去县五十里,居松江之阴,海商辐辏之所。”这里的“县”是指华亭县,也就是今天的松江区,“松江”就是今天的吴淞江。根据当时的文献,宋代的吴淞江自吴江县而下,过甫里,就是今天的甪直,流入华亭县境,再经过青龙镇北,东流入海。可见北临吴淞江、东濒大海的青龙镇,不仅停泊安全,而且出海方便,这就具备了成为一个贸易港口的地理条件。
    我们现在根据范仲淹年谱,可以看到范仲淹移守乡郡姑苏以后,在景祐二年(1035)疏浚了吴淞江支流,促使青龙镇海上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促成了景祐中青龙镇职能向商业贸易的转化。根据我们复旦史地所张修桂教授的研究,北宋宝元元年(1038),盘龙湾的裁弯是吴淞江见于记载的最早一起裁弯,盘龙湾在青龙江下游,这次裁弯对青龙江一段吴淞江的流畅有着积极的影响。后来嘉祐年间(1056—1063)对吴淞江的白鹤汇又做了一次裁弯,形成了青龙江以北一段松江的排泄新道。这样一来,原来这一段的吴淞江旧道就变成了可以避风的叉道,形成了以青龙镇命名的青龙江。于是,青龙镇的商贸就兴起了。
    后来有一阵青龙江浦湮塞,外国的船舶来得不多。在宣和元年(1119)白鹤汇又进行了第二次截弯取直,疏浚了青龙江,航道通畅以后,这里的贸易又繁荣起来了。
    文汇报:当年青龙镇的繁荣景象可见于哪些文献?
    邹逸麟:有很多。比如《宋会要辑稿》,这是清朝嘉庆年间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的内容。在《宋会要辑稿》里记载道,在熙宁年间
    秀州(治嘉兴)辖区内有9个税场,包括在城(秀州城内)、青龙、华亭、海盐等等。秀州在熙宁十年(1077)一年的商税总额是65426贯934文,青龙仅次于在城税场,以15879贯403文排名第二,可见青龙镇是当时秀州地区商业最繁荣的一个市镇。
    同样是在《宋会要辑稿》里,还记载了政和三年(1113)在青龙镇所属的秀州华亭县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务,这个在青浦博物馆里也可以看到模拟情景。这个市舶务的主要职责有两个,一个是“抽解”,也就是对外商船舶货物抽取实物税;一个是“博买”,也就是政府对外商船舶货物中禁榷之物全部收购,再把其中一部分卖给商人。根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当时的外商主要是朝鲜半岛、日本的商人,没有欧洲人。
    再比如,根据明朝弘治《上海县志》、明朝嘉靖《上海县志》的记载,到了南宋初年,青龙镇的贸易进一步繁荣,市镇规模更加可观,有三十六坊,有酒楼茶馆,特别我要讲到的是有镇学。有镇学说明这里有很多有钱人的子弟要念书,要搞科举。办学校是要钱的,而且要有学生,只有几户十几户人家那是办不了学校的,这说明当时青龙镇上已经有很多富商大贾了。
    文汇报:那么,青龙镇后来为什么会衰落呢?
    邹逸麟:到了南宋后期,吴淞江淤塞,连带着青龙江也淤塞了,通航能力显著下降,船进不来又出不去,于是青龙镇很快就没落了。到了南宋乾道二年(1166),华亭县的两浙市舶司被撤销,到了宁宗庆元以后,外国船舶只能到明州港(今宁波一带)交易。这样一来,青龙镇更加不会有外商船舶贸易,地方政府当然也不会致力于青龙江的疏浚,那么江道淤浅就是必然的事了。其实哪怕当时要疏浚也是很难的,因为那时候的吴淞江很宽,疏浚又不像现在有机器,靠的全是人工,疏浚的速度显然是赶不上淤塞速度的。
    那么那些商船到哪里去呢?其实都到青龙镇下游的上海镇去了。根据明朝弘治《上海县志》的记载,在南宋度宗咸淳(1265-1274)时代,上海镇置市舶分司,吴淞江上的贸易港转移到上海镇。有趣的是,当时上海镇上的市舶司仍然叫青龙司,可见青龙当年的风光。为什么去上海镇呢?因为那里也有一个避风港,就是黄浦江旁边的“上海浦”。为什么我们这里叫“上海”呢?就是因为我们是在上海浦旁边成立的聚落,以前那个时候还有个地方叫“下海浦”的。“上海浦”这个地方的淤塞不严重,所以生意人就转到这里来了。
    到了元朝末年,青龙江已经完全淤塞了。在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24)置青浦县时,县治还是设在青龙镇,这说明虽然当时青龙镇的贸易港地位没有了,但镇市的规模还在。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青浦县撤销,万历之后,青龙镇制撤销。
    青龙镇存在了600多年,作为一个商业都会、对外贸易港口大约130余年,但真正繁华也就在百年左右,就是从北宋熙宁到南宋绍兴的近100年。青龙镇的兴衰,与吴淞江及其岔道青龙江的通塞有着密切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