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全景记录泉州人文历史(2)


    史家的传统与职责
    “这些文字、图片都是用脚‘走’出来的。”摩挲着面前的丛书,脸庞黝黑的许晓松这样说。
    泉州历史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灿若群星,光是现有的世界级、国家级“非遗”就有3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市级文保单位达数百处。为了编好写“活”这套丛书,张惠评、许晓松数年来通力合作,用“脑”打开思路,用“脚”丈量文字。
    “首先在选题上,我们不但要忠于现有的史料,还要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发掘埋藏在历史尘埃下的史料遗迹。”张惠评举例说,为了写好《泉州海丝史话》,他们不但参考了50多种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论文著述,还用史家的眼光去挖掘尘封的史料。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古代泉州外贸的主要商品有瓷器、丝绸和茶叶。但我们发现,手头上有关茶叶的史料比较少,几乎不能整理出一章文字。但史家的直觉告诉我们,泉州作为历代的茶叶主产地,这方面的遗存应该不少,只是还未曾被今人发现和了解。”为了探寻古代海上茶叶之旅,许晓松走访了泉州的各个茶叶主产地,在大海捞针式的探访中,终于在南安县莲花峰前的一座石亭周围,发现了众多古代茶叶外贸的遗存。“这里有东晋留下的石刻,有唐代诗人的诗歌等。当地所产的茶叶被称为‘石亭绿’,清朝时期驰名中外,甚至不少英国商人都来这里买茶。”许晓松感慨,这种用脚得来的“发现”,虽然辛苦,但绝对幸福。
    “在探寻的过程中,令我感动的还有泉州人对历史文化的珍爱和自豪。”许晓松说,为编写丛书,他经常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了拍摄古代名巷万厝埕的照片,我数次到巷子对面一位老人的家中。老人不但打开家门热情地接待我,还和我如数家珍地谈起万厝埕的名人典故。那一刻,我觉得,泉州的历史,不但活在书本上、古迹里,更是活在老百姓的心里。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保留下来,尽到一个史家的责任。”这位为了编写方志史话,晒黑了脸庞、患上了白内障的汉子如是说。
    在张惠评看来,编修地方志也是出于“史家的责任”。张惠评告诉记者,泉州人有“海纳百川、爱拼敢赢”的性格,也有修史的传统。历代泉州人在各地为官期间,就修了390多部史志,包括《敦煌县志》《闽书》《三山志》等。他说,近年来,泉州市方志委以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探索出日记、月志、年鉴、志书“四位一体”的地情资料保存机制,就是为了秉承前人的史家传统,为这座历史名城尽到“存史、资政、教化”的职责。
    (光明日报泉州8月31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