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程砚秋演出剧目志》:与时间赛跑的京剧史料学(2)


    京剧的艺术特质是以歌舞演故事,它的生命是在舞台上,是活在舞台上的艺术。这给史料的收集、保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就史料学而言,京剧史料学自有其特殊性,除了必须依赖“在文字记录者”,更要依赖“在文字记录以外者”。而这类史料的收集、保存就更不容易。比如名家、名角的演出,在摄影和录像并不普及的年代,影像的记录和保存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这是我们如今很少能看到当年名家、名角演出盛况的主要原因。
    黄克先生主持制作的《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便是对京剧史料收集、保存过程中历史局限的一种弥补和抢救。针对京剧流派的代表性剧目,他们从剧本曲文、唱腔伴奏、锣鼓经等身段表演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记录和整理,整理者则主要以流派传人、著名票友、京剧研究专家和学者为主。对于八九十岁高龄的整理者而言,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台戏还没整理完,人已经不在了——由此可见时间的紧迫性。
    据说,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茹晚年在病榻上,曾打算以“说戏”的方式,将从艺几十年来所见所闻旦角艺术大师的演出实况或传授技艺时的心得体会,向青年后进做一番交待,并用录像机记录下来,作为留给后人的一点遗产。我不知道这一构想最终是否成为现实。不过病逝前,在女儿的帮助下,她终于完成了《李玉茹谈艺说戏》等著作,总算是避免了一点遗憾。
    事实上,京剧史料学的残酷性恰恰就表现在这里。更多的时候,其实是艺术家和研究者们年老多病的身体在与时间赛跑。程永江的情况何尝不是如此?他编撰《程砚秋演出剧目志》用了20年,却在此书出版之前突然病故,连一睹自己学术成果的机会都没有,殊为可惜。当今之业界中人,可不以此自勉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