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2)


    综上所述,道家政治价值观以“无为”为中心,涵括理想措施与现实手段两个层面:在理想层面上,主张顺应人的天性,反对“尚贤”“仁政”、以法治国,让老百姓“自化”“自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无为”政治的现实手段,吸收儒家的德治、法家的法治,主张以法治国、循名责实,并从道的层面对德治与法治予以改造、提升,提倡“至仁”“至礼”,从而使“无为”政治价值观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丰富。
    就人生价值观而言,道家的价值倾向论从老子“贵柔”,到列子“贵虚”、《太一生水》“贵弱”,再到《黄帝四经》“重柔”不“以刚为柔”,“贵柔”始终是道家推崇的价值原则。范蠡践行了这一原则,“功成身退”。在“贵柔”原则的指导下,道家的人性修养论呈现出双重路径:学道复性、养气复性,最后达到与道合一、与天同气的人性境界。而人性的最高境界在于精神自由,庄子开创性地提出“齐物”“心斋”“坐忘”等修养方法,以此引导人们忘记尘世的苦难,自由逍遥于内在的精神家园。
    道家对人性境界的讨论常设于理想君主或理想社会的语境之下,人生价值观与政治价值观密不可分,而二者又都与道气论的演变密不可分。换言之,诸家对道气论的阐释,正是出于价值观体系建构的需要。例如,《管子》四篇不仅主张蓄藏精气,还强调要把蓄藏的精气发出来,也就是德性修养要见之于行事,这一思想为黄老学派积极有为的价值观奠定了形上基础;而《太一生水》没有选择“气”而是选择“水”作为本原,则是为其“贵弱”的价值观找到价值根源。上博简《恒先》把“物”理解为气,在肯定道在生成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同时,强调“气自生、自作”,则是为其“自为”的政治价值观奠定了气论基础,凸显了道家气论的政治意义。
    道气论贯通于政治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之中,三者共同构成了道家价值观体系。在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过程中,有道治国、无道修身的基本价值立场及“无为”“守柔”的核心价值原则在不断“变迁”中逐步奠基,此一历经变迁而逐渐奠基的道家核心价值观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例如,“自由、平等”的价值理想、“不折腾”“社会自我调节”的国家治理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无不渊源于道家价值观体系。对道家价值观变迁的深入研究必将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