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简帛学的学科分支新论


    简帛学是20世纪创建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门重要学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简帛学的迅速发展,学科的研究表现为越来越细化,简帛学的学科分支划分和研究便成为学术界无法回避、必须直面的问题。目前,有关简帛学的学科分支划分,主要有如下几种意见:
    李学勤在《当代中国简帛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的“序”中指出:“事实上,历年出土的大量简牍帛书,依其本身性质,可划分为典籍和文书两大类,对两者进行整理研究的方法途径彼此有相当大的差异,所需要的知识手段也互不相同,应该作为两个学科分支看待。……很明显,把简帛学划分为简帛书籍、简牍文书两个学科分支,不仅是发展趋势,而且还是当前的实际了。”
    卜宪群《简帛学刍议》(《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年11月2日第3版)认为:“用简帛学来规范这门学科的名称更妥帖。而在许多特定条件下使用‘简牍’二字,应表明它是简帛学的一个分支,简牍学应包括在简帛学的学科范围之内,正如还可以有帛书学一样。”
    张显成《简帛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4年)说:“简帛文献学是简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简帛文献内在规律的专门学科。”
    谢桂华在回答记者采访关于“三国吴简”是否预示着将成为一门类似于“敦煌学”一样的独立学科时表示,“‘三国吴简’肯定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简帛学学科”(张邦卫《“三国吴简”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主任谢桂华访谈录》,《长沙晚报》2001年8月18日第B3版);石见《“敦煌百年”的曲折与“长沙吴简”的未雨绸缪》(《中国文物报》2001年1月17日第3版)又首次提出“吴简学”的概念,表明两位都认为“吴简学”应该成为简帛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分支。
    上述诸家有关简帛学学科分支的划分,或以简帛内容性质划分,或以简帛载体不同划分,或以简帛属性特征划分,或以简帛国别时代划分,不一而足。由于研究者的认识角度各异,学界对于简帛学学科分支的具体划分各不相同,迄今尚存较大分歧和争议,这不仅与当今中国简帛学的国际“显学”地位极不相称,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简帛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应与学界对于出土简帛自身的基本属性与特征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有关。
    首先,出土简帛本身是一种文化遗物。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简帛作为纸普遍使用之前的一种文字书写材料,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其本身即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物,日本学者冨谷至著的《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副题曰《书写材料的文化史》,从文化史的角度,清楚地表达了简帛自身的这一文化遗物属性与特征(冨谷至著,刘恒武译、黄留珠校《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年);二是简帛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形制和使用方式多遵循一定的规则,此即简帛学界所谓的“简帛制度”,众所周知,文化有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简帛制度当是简帛文化的具体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简帛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简帛记录、承载、反映当时社会的文明创造和各个层面的文明积累,出土的简帛古书和简帛文书,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纵览中国数千年文化史的全貌,同时也极大地充实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宝库,简帛资料的文化遗产意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关心和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所认识(王子今、赵宠亮《简牍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其次,出土简帛本身是一种文献。张舜徽在《中国文献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一书中曾指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当然,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缣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至于地下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或牙齿,那是古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在某一墓葬中出土了大批没有文字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实物……那是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这些都是考古学家的职志,和文献学自然是有区别的。”出土简帛本身是文献,自然具有文献的一切属性与特征,突出表现为:一方面出土简帛具有一般文献的文献学整理意义,即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传统文献学的理论、方法与知识,对出土简帛进行录文、分类、编目、校勘、注释、翻译、索引、编纂、出版等工作,如尹湾汉简与《尹湾汉墓简牍》专题整理报告(连云港市博物馆等编《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另一方面出土简帛又具有一般文献的文献学研究意义,即传统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和方面,如年代、结构、体例、内容、来源、辨伪、流传等,同样也适用于简帛文献的研究。尤其出土简帛典籍,或有流传到现在的传本,或是没有传世本的古佚本,有的则是与传世古籍部分篇章相合的另外一种版本,但无论何种情形,作为古书,学者首先都要对其进行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