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中原和江汉地区文明化进程比较(3)


    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中原生计较为艰苦,文化颇多波折,故能长存忧患,自强不息,而江汉生活较为优裕,文化发展平稳,难免耽于安乐,少思进取,这或许就是中原之兴与江汉之衰的主要原因,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41)。
    龙山时代中原地区已经有“稻、黍、稷、麦、菽”所谓“五谷”(42),而江汉地区农作物基本都是水稻,有人或许会说是由于江汉地区作物的单调,使得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气候冷干时期食物来源可能不如中原北方地区稳定,从而造成江汉之衰。其实中原虽有“五谷”,但占绝对优势的仍然是粟和黍,新来的小麦在农业中比重还很小;而江汉平原除水稻外,也有少量粟的种植(43),长时期属于江汉传统的鄂北豫南更是稻粟混作,而且江汉地区还有丰富的鱼类水产资源。这说明中原和江汉地区的农业基本都是多元状态。更进一步说,如果气候变迁造成江汉地区出现危机,那么其北的中原地区面临的危机一定更大。可见以江汉地区稻作农业的单调解释其文化衰变存在诸多问题。实际情况可能是吃“五谷杂粮”的中原总体生活较为艰苦,气候恶化时面临生存危机;而江汉“鱼米之乡”经济长期较为稳定,生活更加优裕。
    中原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敏感的气候条件,还决定其文化发展颇多波折,呈现盛则辐展四方,衰则四面临敌的态势。“气候干冷时,迫于生存压力的北方文化大规模南下,挣脱沼泽水患之苦的东、南方文化迅速膨胀;中原文化农耕条件不如前优越,内部矛盾增加且外部压力加大,实力必然遭受影响。气候暖湿时,北方文化安于故地甚至北移,东、南方文化由于沼泽水患而影响发展;中原文化的农耕条件明显改善,内部矛盾减小甚至对外开拓,实力自会明显增加。”(44)而江汉地区气候更加稳定,发展较为平稳,盛则北进中原,衰则中原人南下,对外关系更加单调。这样经过较长时期的锤炼积淀,就使得中原地区文化容易形成海纳百川、机智变通和长存忧患、自强不息的特质,而江汉地区可能养成相对封闭、骄傲自满、耽于安乐的风气。这样的文化特质差异,为中原文化之兴和江汉文化之衰埋下了伏笔(45)。当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干冷气候事件导致北方文化多米诺骨牌式南向移动的时候,江汉文化被南下的中原文化击败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约2000年后,“小国僻远之秦”(《史记·六国年表》)而能伐楚成功,几乎是禹征三苗的翻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