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古代上海地区最早的通商港口——华亭港


    若问古代上海地区第一个通商港口在哪里,人们大凡会不约而同地指向今为青浦区白鹤镇、旧为青浦镇的青龙镇港。然而,有一个更为古老的港口被人淡忘,它就是形成于隋开皇年间(581~600),位于吴淞江支流顾会浦旁的华亭港。
    华亭港是唐建华亭县前就有的一个内港。之所以名为华亭港,大抵有以下原因:一是三国东吴陆逊第一次封华亭侯是以华亭谷为乡邑封地,华亭也因此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二是至隋唐时期,汇集众多支流的吴淞江,入海口江面极为浩瀚,时称“华亭海”。此外,隋朝存世虽然只有37年(581~618),但南北大运河的成功开凿,使华亭地区的谷物和散盐得以便捷运出。据明代《松江府志》记,青龙镇建于唐天宝五载(746)。相传,孙权曾造青龙舰于此,故得青龙江和青龙镇之名。但青龙港作为贸易港口的记录出现在唐代。所以,上海地区最早的贸易港口城镇当推青龙镇,而最早的通商港口为华亭港。
    唐天宝十载(751),华亭建县,今上海地区从此结束了归属不定的历史,有了第一个独立完整的县治,治所驻地今松江老城区。华亭建县,得益于唐开元元年(713)重筑“长百二十里”捍海塘,使域内土地免于海水渍浊之灾,疆域得以稳定,农业经济向好发展,人口随之增多;同时又与华亭港作为内港,青龙镇港作为外港,一地拥有两大港口不无关系;尤其是位于吴淞江与青龙江交汇处的青龙港,得踞江瞰海优越航运条件,呈现蒸蒸日上态势。据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行记》载,唐代大中以后,来自新罗、日本的海舶,也在此靠岸。此时的青龙港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商港。时至北宋,记有36坊、烟火万家的青龙镇达到鼎盛时期。政和三年(1113),华亭始置市舶务,掌管华亭港和青龙港中外商船及征收税捐,后两浙路市舶司又移驻华亭。但此后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日渐狭窄,给海船溯吴淞江驶入青龙镇港口带来困难,青龙镇逐渐式微,上海镇“蕃商辐辏”,终被取而代之。
    上海镇是继青龙镇之后又一欣欣向荣的港口城镇。元至元十四年(1277),华亭升府,辖华亭一县,第二年改称松江府。当时,中国有七大市舶司,其中一处设立于华亭县上海镇。元建都于北方,南粮北运,陆路运输消耗太大,运河漕运又经常发生堵塞,海漕运输应运而生。故于至元十八年(1281)设立了总管海运粮赋的都漕运万户府,上海港成为海运漕粮的重要基地。至元二十九年(1292),割华亭县东北境五乡之地建上海县,进一步促进了上海港的繁荣发展。当时,除国内南北商贾外,日本、朝鲜、南洋、阿拉伯等地商人也经常前来贸易。入明以后,经过多次开凿疏浚治理的黄浦江,最终形成“黄浦夺淞”浩阔之势,至清代康熙开海通商后,上海港发展成为江南第一大港,奠定了近现代上海城市雏形。
    从华亭港出发,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当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正以东方大港的昂首雄姿向世界强港进发。据悉,洋山港四期工程建成后,将助力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托举中国梦的一颗海上璀璨明珠。追寻由华亭港至青龙港、上海港、洋山深水港,承前启后的每一个港口,都承载着远行梦想,是出发后的到达,又是到达后的出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