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彭林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王国维卷》出版(3)


    导言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谥忠悫,光绪三年农历十月二十九日(1877年12月3日)生于浙江海宁州城双仁巷之私第,在哲学、美学、文学、教育、戏曲、文献学、古器物学、古文字学、经学、史学、敦煌学、边疆史地等领域均卓有建树,是独步海内外学坛、享有国际盛誉的巨擘。
    一、哲学与文学研究
    1892年,王国维先生考中秀才,其后两次到杭州应乡试,均不中,遂退出科场。1898年,到上海《时务报》馆任书记校对。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上海则是中华国土上西方文化最为集中的地区。这种迥异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引起王先生极大的兴趣,先是到“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学。1901年,得罗振玉资助,赴日本留学,次年因病归国。1903年3月,到通州师范学校任教,次年到江苏师范学校任教,其间开始研究西洋哲学,开始读汗(康)德的《纯理批评》(今译《纯粹理性批判》),其后读叔本华之书而尤其喜好之。“自癸卯之夏,以至甲辰之冬,皆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静安文集•序》)并以哲学为最高学问:“天下有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学是已。”(《论哲学家与美学家之天职》)在这一时期,翻译《西洋论理学史要》,撰写《哲学辨惑》、《叔本华像赞》、《汗德像赞》、《就伦理学上之二元论》、《叔本华之遗传说》、《汗德之哲学说》、《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叔本华与尼采》、《教育家之希尔列尔传》、《德国哲学大家汗德传》、《汗德之伦理学及宗教论》等;进而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提升民众素质,解决吸毒等社会问题,先后撰写《论教育之宗旨》、《教育小言十二则》、《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去毒篇(鸦片烟之根本治疗法及将来教育上之注意)》、《论普及教育之根本办法(条陈学部)》、《人间嗜好之研究》、《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等。
    王先生研究西方哲学的最大收获,是于1903年,王先生撰《红楼梦评论》。中华传统的美学精神,是始离终合、始困终亨,而以“大团圆”终结,《桃花扇》堪称典范。清代的《红楼梦》研究,则以考据派、索隐派为主流,烦琐细碎,不见大格局。王先生不落窠臼,以叔本华的悲剧学说为基础,揭示《红楼梦》的悲剧特征与别具一格的美学价值,可谓凿破鸿蒙,在红学界引起强烈震动。
    1908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著名的“意境”说。“意境”一词,在唐人王昌龄的《师格》中即已出现,但仅仅是与“物境”、“情境”并列的概念,后人不断完善与补充之,使其成为最常用的范畴之一,但边界模糊,不甚严谨。王先生从“意境”的构成、类型、创作等不同角度进行理论总结,将其提升为文学艺术内在本质的最高范畴,并用于文艺评论之中。提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的见解,认为境界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是为“有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为“无我之境”。他提出三种境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弟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弟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弟三境也。”脍炙人口,传诵不绝。王先生是学界公认的运用西方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
    随着研究的深入,王先生对叔本华哲学不再满足,开始发疑。“然于其人生之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也。后渐觉其有矛盾之处,去夏所作《红楼梦评论》,其立论虽全在叔氏之立脚地,然于第四章内已提出绝大之疑问。旋悟叔氏之说,半出于其主观之气质,而无关于客观之知识。此意于《叔本华及尼采》一文中始畅发之。”(《静安文集•序》)又说:“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又如,康德将美学定义为“天才之创作”,王国维认为有些并非出自天才之手的作品,如商、周之钟鼎,秦、汉之摹印,汉、魏至唐、宋之碑帖,以及刘向、蔡邕等学者的文章,同样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他在1907年发表的《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提出“古雅”说,论证它的性质、特征及其在美学上的地位,以及后天修养与天才、修养的关系,在理论上弥补了康德天才论的缺陷,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范围,因而极具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