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剑桥世界史》(3)


    第二,前四卷分别从史前史、农业史、城市史、政治经济史的维度进行论述,后三卷逐渐进入现代意义上的整体世界史,体现了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程。全书强调互动、交流,论述人类是如何从碰撞走向一体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互动中的比较研究,强调“他者”的重要性。
    第三,传统的历史分期已经烟消云散,至少从表面上看“西方中心主义”划分历史时期的方法已不复存在。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斯宾格勒的“西方的衰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非西方民族以独立的主体出现在世界舞台,“和平学”以及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等观念都在不断消解着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认知,世界共同体范畴里的平等主义思潮也随之滋生;20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痛苦记忆、核毁灭的危机、去殖民化的来临、全球范围对种族歧视的批评、石油危机、国际组织的兴起、冷战结束、女权运动、多元文化的扩展等,刺激了史学家以平等的思想审视这个世界。
    第四,著述过程中注重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尤其重视考古学、人类学、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使得本书成为跨学科的产物。但编撰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艺术、科学、技术、文学等人类文明遗产如何在世界史编撰体系中表现出来,通观全书,这点处理得并不是很恰当。
    法国哲学家吉尔松(1884-1978)曾说过:“我们研究历史是为了将全部的往昔从虚无中解放出来。没有历史,过去将会化为一片空白。没有历史,过去将不再成为过去。我们研究历史,是为了让过去在这独特的当今重生。”世界史是多样的,不同的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世界史:因为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史料;不同时期对史料的解读也是不同的;历史编撰方法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变化;不同的叙事风格和组织概念会呈现出不同的世界史;更加重要的是,历史学家工作的本质特征是不断创新方法,以接近往日的真实世界,满足人类的知识欲望。一言以蔽之,所有历史研究与历史叙述都是记录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一种表达手段,一种叙事风格,没有终结。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