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让史学研究成果服务于人民群众(3)


    传递虚、假、错、伪的历史知识。很多以历史“正说”“正剧”形象出现的作品,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心理,置有明确史实记载的历史发展线索、历史人物活动于不顾,任凭主观意志剪裁、编造,从而导致历史题材作品所展示的历史环境、人物关系或过于片面,或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
    《中国通史》是一部以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为线索的历史学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各研究领域中的专家,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全景式地展示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保证了基本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可以说,这是一部由史学专家撰写的大众化的通史,它对广大读者接受科学的历史知识,纠正当前历史题材作品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很有帮助。
    
    史学研究成果贴近并服务于人民群众,还需要在多种形式上下功夫,不应只限于厚重的史学专著。过去吴晗同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汇集了一批著名学者,用通俗的语言和清新的文风,将严谨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读物,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普及了几代人的历史知识。今天我们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我们史学工作者应当重视并利用这些传播手段和形式,用科学的历史知识占领这些先进的传播高地,将胡编乱造,充满错误历史观的伪史学、假史学赶出大众图书市场。五卷本《中国通史》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它不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充分采纳了新的技术手段,也较好地处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历史观与学术性的关系。本书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历史,广泛吸收一切对中国历史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的有益的学术观点,客观对待有学术争议的问题,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注重防止唯我独尊的民族意识,体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
    大众化与科学性的关系。大众化、通俗化不是要放弃科学性。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程度。把所要阐述和思考的历史问题,通过大众化的方式表述出来。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力求能够被最广大的读者接受。
    通与专、点与面的关系。全书既有中国通史的贯通意识,又有各章节突出的问题意识。所谓贯通意识是使读者在看完本书后,对中国历史纵向过程有基本了解;所谓问题意识是抓住了各时段最为重要的历史问题,从问题引入,使读者对中国历史的横向深入有充分了解。
    总之,全书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我们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通过与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比较,勾画出中国历史发展的特色。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从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中,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创造的辉煌文明中,科学地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
    (本文刊发时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