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横看成岭侧成峰”(3)


    那么,与中国学者自己的通史著作相比,海外中国史有哪些不同?
    最大的不同,肯定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带来的视角、观念的不同,继而也会带来研究方法的差异。
    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国通史,基本上会以政治史为主要脉络,关系到古代王朝更迭的大事件,在历史叙述中总是占了很大篇幅,其他领域大体依附在这个主轴上。尽管从梁启超《新史学》和《中国史绪论》开始,中国通史写作就一直试图改变这种叙述方式,但总体变化似乎并不大。从晚清民国流行的夏曾佑、缪凤林、钱穆,到1949年以后成为主流的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白寿彝,当然也包括各种通行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大体都是一根主线(政治与事件)、若干支流(社会经济、对外关系、思想文化)。
    在《哈佛中国史》中,我们则看到:当下国际历史学界风起云涌的环境气候、性别医疗、社会生活、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等各种角度,越来越多进入了历史。
    例如,几乎每卷都专门设有一章讨论有关宗族、性别、日常礼仪的内容,如秦汉卷第七章《宗族》、南北朝卷第七章《重新定义亲属关系》、宋代卷第七章《人生礼仪》等等。其中,宋代卷第十二章《公共领域中的私人生活》还运用考古、图像与边缘文献讲述有关卫生、装扮、保健与福利的情况,提供了生动立体的宋代生活场景,使历史不再是严肃刻板的单一向度。《元明》卷对于“物华”即文物、书籍、家具、瓷器、书画以及欣赏品位与商品市场的描述,也是过去国内通史著作中不太常见的。
    特别要提到的是环境史。众所周知,气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前竺可桢就写出了《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等杰出的论文,但除了寒冷气候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迁移和南侵的影响外,我们的通史著作并不那么注意环境与气候在政治史上的意义。而卜正民所写的《元明》一卷,却用“小冰川时代”这一因素,贯串了整个13世纪至16世纪的中国历史。尽管他所谓“小冰川时代”与竺可桢的说法有些差异,有的证据(如用明代绘画中的《雪景图》证明气候变化)也多少存疑,但是,把这一点真正有效地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并作为政治变化的重大因素,确实令人大开眼界,也使得历史本身和观察历史都变得复杂化了。
    海外中国史研究有什么不足之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虽然能够像朱老师那样阅读第一手文献,但还是极度渴求拥有他那般理解中文文献的本能。到底怎样我才能像理解自己的母文化那般,更真切地理解中国呢?”
    卜正民曾经产生过的迷茫,或许是每一位汉学研究者都经历过的。而这种“不够真切的理解”,也许就是海外中国史最普遍的“先天不足”吧。它必然会影响到史料的搜集、取舍、引证、分析等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