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依据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1:11:10 未知 刘惠恕 参加讨论
刘惠恕 2012年4月11日,12艘正在作业中的中国渔船因遇强风,停靠在中国传统渔场、南海中沙群岛所属黄岩岛海域避风,突遭一艘菲律宾海军军舰袭扰抓捕,引发了持续两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事件。菲律宾出动军舰抓捕在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礁)避风的中国渔民的理由是:黄岩岛属于“菲律宾的法律以及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明确界定了菲律宾的领土和领海范围。”[1]黄岩岛究竟是属于中国的领土还是属菲律宾的领土?本文据文献资料加以考证。 一、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黄岩岛并将其标入国家地图 文献证明:早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郭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2]郭当时测得“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3]。而《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都记载了包括黄岩岛在内的所有南海诸岛在中国疆域之内。 此后,中国明政府绘制的《大明混一图》(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中国清政府所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康熙时)、《十排皇舆全图》(雍正时,亦名《直格皇舆全图》、《大清疆域图》)、《内府舆图》(乾隆时订)、《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所附《皇舆全图》,均标明包括黄岩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都在中国疆域之内。 而在民国时代,1934年12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继续将黄岩岛列入中国版图。[4]1947年底,中国内政部方域司编制出版《南海诸岛位置图》,以“十一段线”形式,划出中国南海海疆线,确认该线系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线内岛、礁、滩、沙洲均拥有主权,而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位置处于“继续国界线”内。[5]“十一段线”得到了当时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合法政府的承认,各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都标明南海“十一段线”内的海疆为中国所有。而在20世纪众多的国际公约与条约中,也都明确地指出和承认这一海疆标界。[6] 在新中国政府成立后,1953年经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出版的《南海诸岛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在南海海疆标界上,沿续“十一段线”,在同一位置上标绘出9段断续线,因此被国际上统称为“九段线”,“九段线”与“十一段线”的区别在于:“将11段断续线去掉北部湾、东京湾2段,改为9段断续线,地理位置上稍有调整。”[7]至于“十一段线”改为“九段线”的原因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本着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为了越南政府能有效的抗击帝国主义,允许越南在中国南海领土上建设雷达站等军事设施。”[8]鉴于“九段线”形状呈“U”形,也被称为“U”形线。而黄岩岛位置处于“九段线”之内。1977年10月和1978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研队曾两度登岛进行考察活动。1983年4月,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公布,这是对于黄岩岛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权利的法律认定。 新中国政府标绘的南海海疆“九段线”,亦得到了当时世界各国及合法政府的承认,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南海海域发现了大量油气资源,周边国家才开始向中国政府提出领土要求并进行侵占,这在法理上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其中,菲律宾众议院2007年12月二读通过了宿务省众议员昆科提出的《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第3216号法案),试图修改其原有的3046号共和国法令,以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列入菲律宾版图。这一法案在2008年3月13日国会休会前通过第三读(即最后一读)。据菲律宾通讯社网站该年3月16日报道:菲律宾外交部的海事委员会秘书长本苏多15日表示,新法案一旦生效,将有助于明确菲律宾的国家领土范围,政府据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领土”内的资源。[9]菲方试图通过立法形式侵吞中国领土的作法,自然遭到了中国政府的反对。2008年3月间,中国外交部向菲外交部递交了“立场书”,重申中国政府对于南沙群岛的主权立场。而菲前总统阿罗约却表示:这项法案将列为菲优先处理的案件。马拉卡南宫法律顾问阿波斯托尔表示:菲必须通过这项法案,“否则可能会失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赋予的200海里专属经济海域。”[10]菲方试图通过立法形式侵吞中国领土的作法完全是一相情愿,无任何历史依据可言,这是对中国南海海疆“九段线”的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对此,正如中国政府所指出的:“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其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这一事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菲方无权对黄岩岛附近海域的中国渔船登临检查和采取措施。” [11] 二、历史上的菲律宾群岛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菲律宾群岛上出现的诸多国家,都曾是中国的属国,中国政府享有对南海的宗主权,因此,中国与菲律宾的海疆分界,只能是在南中国海与苏禄海之间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人是菲律宾群岛的最早发现者。远在三国时期,东吴孙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曾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前后历数十年,其间抵达过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等地。那时菲律宾群岛上人口稀少,尚未形成有效的国家政权。康泰回国后著有《吴时外国记》(又名《扶南传》)一书,以记其事。该书虽佚,但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有引证,《晋书》亦曾引及。[12] 此后,在唐、宋、元三代,中国与菲律宾群岛有着零星的交往。宋代称今菲律宾之吕宋岛为“民都洛”岛,称今菲律宾之巴拉望岛为“三屿”。[13]在宋人赵汝适的《诸蕃志》一书中,记载有民都洛岛(今吕宋岛)之麻逸国事。[14]元代称今菲律宾之吕宋岛为“三屿”,称今菲律宾之巴拉望岛为“麻逸”。[15]此外,元代古籍《大德南海志》(1304年)中记有“苏禄”国名,[16]元学者汪大渊在所著《岛夷志略》(1349年)一书中,详记苏禄国地理位置和物产。[17]明代称今菲律宾之吕宋岛为吕宋,称今菲律宾之巴拉望岛为芭老员。[18]清代袭明,称今菲律宾之吕宋岛为吕宋,称今菲律宾之明多洛岛为明多罗岛,称今菲律宾之巴拉望岛为巴拉湾岛,称今菲律宾之苏禄岛为苏禄。[19]等等。 约至公元14世纪,菲律宾群岛上的国家权力机构吕宋、琐里诸国开始与中国政府建立纳贡关系,此见于《明史·吕宋》传所述:“吕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遣使偕琐里诸国来贡。”[20]而对于菲律宾群岛上这些较早国家机构的建立,起重要作用的无疑是当时飘洋过海来此经商的中国商人,而其统治形式的法律认定,则始于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遣官赉诏,抚谕其国。”[21]其具体经过为: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一下西洋时,前往渤泥(今马来西亚、文莱)途中经停吕宋,应当地福建侨商请求,任命福建晋江籍华商许柴佬(1405─1424年)为吕宋总督,此后直至1424年,吕宋岛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许柴佬。关于许柴佬任吕宋总督的事迹,见于菲律宾学奥斯汀·克拉伊洛所著《西班牙人到来以前菲律宾的千年史》一书所述:“三保太监郑和巡视吕宋岛之时,委派泉州晋江人许柴佬为吕宋国总督,连任达二十载之久。” [22] 关于许柴佬的事迹,另据中国晋江市谱碟研究会会长周仪扬的考证结论是:许柴佬,英文作KOCHALAO,俗称许佬哥,明初侨居吕宋 (今菲律宾),因经营有方,旋一跃成为当地首富与侨领,在社会中享有盛誉。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时,奉诏委任其为吕宋国总督,统揽军、政、财、文大权,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任职达二十年之久。许柴佬的事迹除奥斯汀·克拉伊洛书著有记外,“菲律宾国立仙道顿马示大学邦牙尼曼教授和邦耶博士等专家学者,均有这方面的著述。”此外,永乐三年明廷遣使授督一事,尚有印信流传下来。[23] 而国内学界近年在位于福建晋江金井坑口的呼哈山发现了许柴佬的墓碑,经测,墓碑高90厘米,宽87厘米,厚18厘米,上面写有“大明吕宋国柴佬许公祖墓”。由此考订为许氏祖籍为福建晋江深沪人。[24]而据当地许氏后人所述:鄭和下西洋時,曾停靠駐扎福建晋江深沪呂宅,深沪現有“三保街”遗址和邻近松柏山上的“南春井”可作佐证。因呂宅村为许氏族人聚居地,故取“呂宋客祖宅”之意命名。许柴佬辞世后,灵柩由呂宋运回家乡停靠围港,因闽南习俗“死人不入村”,因此,许氏族人择地葬于附近的金井坑口呼哈山。[25]据呂宅许氏宗亲回忆:以前村中许氏宗祠內所存的族譜资料多记族人前往呂宋经商及许柴佬任呂宋国总督事,“文革”中该谱被毀。[26] 关于许柴佬的事迹,国内尚有多种文献记载,其说大同小异,主要为以下三种: 1.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许氏委员编纂的材料称:许柴佬为晋江深沪吕宅人(今运伙村),英文名KOCHALAO,俗称许佬哥。明初侨居吕宋(今菲律宾),因经商有方,后成为吕宋岛巨富。在当地享有盛誉,为华侨界领袖。明永乐三年(1405年),钦差大臣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巡莅菲律宾群岛,奉永乐帝诏书封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国军、政、财、文大权。任职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达20年之久。[27] 2.晋江市政协文史委所编《晋江人在菲律宾》一书称:“许柴佬在20年任期内,上忠朝廷,下效黎民,励精图治,身体力行。他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礼仁之治,传播闽南农渔工商先进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种茶诸业,为吕宋国社会稳定、经贸发展、文艺繁荣作出卓越贡献,深受国人拥戴。”[28] 3.《泉州文史资料全文数据库资料》称: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1405年),福建晋江华侨领袖许柴佬(KOCHLAO)奉明帝圣旨,荣膺菲古国吕宋总督,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长达20年,在中菲历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章。许柴佬(许老哥)为唐代八闽开漳名将许天正(649-718年)第十世孙、晋江许氏肇基始祖唐左侍御许爱的后裔。早年旅居吕宋,因经营有力,不久即一跃成为地方首富和侨领,在士庶中享有盛誉。明永乐三年(1405年),“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的钦差大臣三保太监郑和(1371-1435年),首次统率巨型舰队船舶两百余艘、官兵两万七千八百余人,巡视菲律宾群岛,即奉永乐帝诏书委任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权。许柴佬总督出生地,专家初步考证为今晋江市深沪镇吕宅村。深沪是福建著名侨乡,为晋江最佳天然海港。郑和下西洋时曾停靠、驻扎此地。现有“三保街”遗址,在深沪碧峰岭南麓,邻近松柏山,还有官兵饮用过的古井“南春井”。吕宅村为许氏聚居地,取“吕宋客祖宅”之义命名,因明清二代往菲谋生者众多,现许姓村民只剩下三百余人。该村坑口山有个明“永禄大人”墓,应是明“永乐朝吕宋国总督大人”墓或衣冠冢,因谐音、简略,就叫“永禄大人”墓了。[29] 综上录许柴佬材料可见:许柴佬决非是一个虚构人物,在他任吕宋总督二十余年间,最起码从法理上来说,菲律宾吕宋岛曾是大明王朝直接管辖的海外领地,而非独立的国家。此后,仅是因为古时海上交通不便,才成为中国明、清王朝的附属国。在许柴佬任期前后,菲律宾群岛上存在的主要国家有: 吕宋,居菲律宾北部,永乐八年入贡,“后久不至,万历四年,官军追海寇林道乾至其国,国人助讨有功,复朝贡。”[30] 合猫里,“其国又名猫里务,近吕宋,”永乐三年九月遣使附爪哇(今印度尼西亚)使臣朝贡。[31]据今人考证,合猫里地处今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甘马游,[32] 或指其为今吕宋岛南的布里亚斯岛(Burias I.)。[33] 沙瑶,“与呐哔啴连环。呐哔啴在海畔,沙瑶稍纡入山隈,皆与吕宋近。”“后佛郎机据吕宋,多侵夺邻境,惟二国号令不能及。”[34]“沙瑶”或“沙瑶呐哔啴”位置究竟在现菲律宾群岛何处?《明史》未能注明,如据菲律宾保存下来的古文献《班乃纪年》推论,最大的可能性是指曾在菲律宾班乃岛上立国的马迪加亚斯。[35] 古麻剌朗(马巾达瑙苏丹王国),位于今菲律宾棉兰老岛。据《明史》所记:“永乐十五年(1417年)九月遣中官张谦赍敕抚谕其王干剌义亦奔敦,赐之绒锦、紵丝、纱罗。十八年(1420年)八月,王率妻子、陪臣随谦来朝,贡方物,礼之如苏禄国王。王言:‘臣愚无知,虽为国人所推,然未受朝命,幸赐封诰,仍其国号。’从之,乃赐以印诰、冠带、仪仗、鞍马及文绮、金织袭衣,妃以下并有赐。明年正月辞还,复赐金银钱、文绮、纱罗、彩帛、金织袭衣、麒麟衣,妃以下赐有差。王还至福建,遘疾卒。遣礼部主事杨善谕祭,谥曰康靖,有司治坟,葬以王礼。命其子剌苾嗣为王,率众归,赐钞币。”[36] 古麻剌朗是古代菲律宾南部所出现的一个重要国家,与中国明清政府有过密切关系。如果对照文献资料可知:《明史》所载的“古麻剌朗”国,也即见于《菲律宾历史年表》之马京达脑苏丹国,其区别仅是中外史家的叫法不同。[37]强调这点的学术依据是:首先是二者的地域相同,均处现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如据上海史学者徐作生先生考证:“古麻剌朗”国的地址在今菲律宾棉兰老岛的西南部,其都城也即该岛西南小城“库马拉朗呢”。[38]如根据徐先生的考证,再对照现菲律宾国的地图可知:所谓的“古麻剌朗”国旧址,也即现菲律宾棉兰老岛西南部的马京达瑙省,由此亦可推知:见于《菲律宾历史年表》所载之棉兰老苏丹国(1475年建立)、马京达脑苏丹国(约十六世纪出现),[39]实质上指的都是同一地域上出现的同一个国家,其区别仅是中外史家的叫法不同及其统治区域在不同时期有大有小。因此,称“马京达脑苏丹国”即“古麻剌朗”是完全言之成理的。 根据《明史》所记:永乐十八年(1420年)八月,古麻剌朗国王干剌义亦奔敦率妻子、陪臣随谦来朝,贡方物,礼之如苏禄国王”,“明年正月辞还,复赐金银钱、文绮、纱罗、彩帛、金织袭衣、麒麟衣,妃以下赐有差,王还至福建,遘疾卒。”[40]而据徐作生先生考证:“古麻剌朗”国王干剌义亦奔敦死后,墓葬福州,墓址毁于近年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其后人现为居福州三坊七巷黄巷42号的葛氏家族。[41]由此亦可见马巾达瑙苏丹国(古麻剌朗)与中国政府历史文化联系渊源之深。马巾达瑙苏丹国最后政治作用之发挥,见于1899年与美国代表签署《吉兰姆─白茨条约》,条约规定:美国人不得进入菲律宾的南方领土,一切由均由摩洛人的苏丹王或大都司自治。[42] 冯嘉施兰,位置在今菲律宾吕宋岛中部。据《明史》所记:“亦东洋中小国。永乐四年八月,其酋嘉马银等来朝,贡方物,赐钞币有差。六年四月,其酋玳瑁、里欲二人,各率其属朝贡,赐二人钞各百锭、文绮六表里,其从者亦有赐。八年复来贡。”[43]如果参照对比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第39章及台湾学者撰《中国与欧洲三强的战战和和时间》[44]一文所述“林凤进攻西班牙人”部分可知:冯嘉施兰的核心位置,即今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明史》所记与上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明史》将“林凤”作“林道乾”,谓:“万历四年(1576年),官军追海寇林道乾至其国,国人助讨有功,复朝贡。”[45] 蘇祿,位置在今菲律宾北部之苏禄群岛,全盛时,其控制的领土大致包括今菲律宾之巴拉望岛及周边群岛。这是古代菲律宾群岛上出现的最为强大,且始终与古代中国政府朝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据《明史·苏禄》传所记: “苏禄,地近浡泥(地处今亚洲加里曼丹岛北部之文莱国境)、阇婆(地处今印尼爪哇岛)。洪武初,发兵侵浡泥,[46]大获,以阇婆[47]援兵至,乃还。永乐十五年(1417),其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并率其家属头目凡三百四十余人,浮海朝贡,进金镂表文,献珍珠、宝石、玳瑁诸物。礼之若满剌加,寻并封为国王。赐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带有差。居二十七日,三王辞归。各赐玉带一,黄金百,白金二千,罗锦文绮二百,帛三百,钞万锭,钱二千缗,金绣蟒龙、麒麟衣各一。东王次德州,卒于馆。帝遣官赐祭,命有司营葬,勒碑墓道,谥曰恭定,留妻妾傔从十人守墓,俟毕三年丧遣归。乃遣使赍敕谕其长子都马含曰:‘尔父知尊中国,躬率家属陪臣,远涉海道,万里来朝。朕眷其诚悃,已锡王封,优加赐赉,遣官护归。舟次德州,遭疾殒殁。朕闻之,深为哀悼,已葬祭如礼。尔以嫡长,为国人所属,宜即继承,用绥籓服。今特封尔为苏禄国东王。尔尚益笃忠贞,敬承天道,以副眷怀,以继尔父之志。钦哉。’十八年(1420年),西王遣使入贡。十九年,东王母遣王叔叭都加苏里来朝,贡大珠一,其重七两有奇。二十一年(1423年),东王妃还国,厚赐遣之。明年入贡,自后不复至。万历时,佛郎机屡攻之,城据山险,迄不能下。” [48] 另据《清史稿·属国传》所记: “雍正四年(1726年),苏禄国王毋汉未母拉律林遣奉表,贡方物。五年六月,贡使至京,贡珍珠、玳瑁、花布、金头牙萨白幼洋布、苏山竹布,燕窝、龙头、花刀、夹花标枪、满花番刀、藤席、猿十二种。赐宴赉赏,颁敕谕一道,令使臣赍回。定期五年一贡,贡道由福建。十一年(1733年)六月,国王奉表谢恩。并奏:‘伊祖东王于明永乐间入朝,归至德州病故,帝命有司营葬,勒碑墓道,谥日:‘恭定’,留妻妾兼从十人守墓。毕三年丧,遣归。今事隔三百余年,所有坟墓及其子孙存留周恤之处,垦请修理给复。”礼臣议覆:“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答殁,长子都马含归国袭封。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喇,留居守茔,其子孙以祖名分为安、温二姓,应如所请。饬查王墓所有神道享亭、牌坊,修理整饬,于安、温于姓中各遴一人给顶戴奉祀。著为例。’帝允之。乾隆五年八月,苏禄国王麻喊味呵禀朥宁遣番丁护送遭风商人回内地。八年,贡使马明光奏请三年后复修朝贡,帝命仍遵雍正五年所定五年一贡之例。十九年(1754年),苏录国王麻喊味安柔律噒遣使贡方物,并贡国土一包,请以户口人丁编入中国图籍。帝谕:‘苏禄国颂心向化,其国之土地人民即在统御照临之内,勿庸复行赍送图册。”二十八年(1763年),国王遣使贡方物。自后遂不复至。’”[49] 综上所述可见:历史上的菲律宾群岛决非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曾经出现过北方的吕宋、冯嘉施兰、合猫里、沙瑶呐哔啴(马迪加亚斯)诸国与南方的苏禄、古麻剌朗(马巾达瑙)诸国。这些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是大明王朝的属国。菲律宾群岛北方的吕宋、冯嘉施兰、合猫里、沙瑶呐哔啴(马迪加亚斯)诸国后被西班牙人侵占,但其南方的苏禄国、古麻剌朗国(马巾达瑙)在中国王朝以清替明之后,继续作为大清王朝的属国存在,其对于西班牙侵略者与美国侵略者的抗击,在一定意义上都具有为原宗主国守土的性质。这一客观事实也决定了南海始终是中国的属海(附海),这也是历史上“大明海”与“南中国海”得名的基本原因,当代中国与菲律兵的海疆分界,只可能在南海与苏禄海之间,而处于南海中沙群岛所属的黄岩岛,只能是中国的领土。强调这一点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古代中国王朝始终处于南海与界国之宗主国的地位,以及历史上东南亚诸国对于中国处于亚洲宗主国地位这一客观事实的承认。否则的话,当时国际社会为何不称南海为 “菲律宾海”、“越南海”、“马来西亚海”、“印尼海”或“文莱海”呢? 二是由于当时中国对于南海所享有的领土主权,始终受到了国际的承认。如明代来到中国的西方人士称南海为“大明海”,[50]此后,这一名称又衍变为“南中国海”。此即英文“South China Sea”一词的本义。而近代又有人把英语“South China Sea”一翻译为南中国海。[51]如据文献所记:清首任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1818─1891)“1876年西使欧洲,道经南海,入‘齐纳细’(China Sea),犹言中国海也。旋入拍拉苏岛(Paracel Islands),郭氏毫不犹豫的说,‘中国属岛也’”。[52]以致于这一历史上形成认定南海属于“中国海”的称谓,一直被沿用至世界当代。如: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金边签署《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2005年3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越南油气总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在马尼拉签订《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在这些历史性文件中,均使用了“南中国海”这一特定的称谓。[53] 三是近代中国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因政治腐败,连吃败仗,与之签订了一系列割地赔款的条约,如与英国打仗失败,租让香港,承认缅甸属英;与法国打仗失败,承认越南独立;与日本打仗失败,承认琉球属日,朝鲜独立;因国力衰弱,任由吕宋(今菲律宾)、爪畦(今印尼)、浡尼(今文莱)被西班牙、荷兰所占领。这些都是历史事实。但是,近代中国政府唯独没有与西方列强签订过割让南中国海的条约。而且在近代南海海疆屡受西方列强侵咯时期,坚决维护了中国主权,如严正抗议,流血保卫,制图立碑,统一命名等等。因此,当今南海与界国无权向中国政府提出有关南海群岛的主权要求。如果他们有权这样做,就必须各自提供其历史上并非中国属国的实证材料。但是,迄今南海与界国却做不到这一点。 上述三点原因决定了历史上中国政府对于南海的宗主权,必然转化为现实的领土权。当代菲律宾政府无权向中国政府提出有关黄岩岛的主权要求。 三、近代西方殖民者对菲律宾群岛上原有国家的征服,即中国政府丧失宗主权的过程,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近代菲律宾的独立,是向美国人乞求的结果,菲律宾在独立时,也同时继承了近代西方殖民者对菲律宾群岛南部原中国属国未竟的征服事业,如果菲政府有权向中国政府提出黄岩岛的主权要求,中国政府也同样有权向菲政府提出有关苏禄国旧地与古麻剌朗(马巾达瑙苏丹王国)旧地(棉兰老岛)的主权要求 根据文献资料,西方殖民者对原菲律宾群岛上中国属国的征服,始自公元16世纪。其基本过程为: 1521年,葡萄牙航海者麦哲伦奉西班牙王国之命进行环球航海时,发现了菲律宾群岛,命名为圣拉哈鲁群岛(因当日为天主教节日)。随后,麦哲伦在侵略马克坦岛时,被部落领袖拉普拉普打死,麦哲伦命名的岛名亦被西人忘怀。[54]1542年,西班牙航海家洛佩兹再次抵达菲律宾群岛,依照当时西班牙皇太子菲律普的名字,将群岛命名为菲律宾群岛,并开始了对菲律宾的军事侵占活动。1565年,西班牙人占领了菲律宾的宿务岛(居菲律宾群岛中部),开始实行对菲律宾局部地区的统治。[55]至 1570 年(明穆宗隆庆四年),西班牙人占领了菲律宾群岛北部包括原大明王朝属国吕宋、冯嘉施兰、合猫里、沙瑶呐哔啴(马迪加亚斯)的约近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野蛮地屠杀在当地有重要影响的华人华商,[56]建立起所谓的“托管制”(又名“恩柯米安达”制度,即“授地”制度)。至次年,西建“托管区”共达267 个。[57]而在这一时期,有能力代表中国王朝利益有效抗击西班牙殖民者侵略活动的有居于菲律宾群岛南部的苏禄王国与古麻剌朗(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其土地面积包括苏禄王国掌控下的巴拉望岛、苏禄群岛、巴西兰岛以及周围许多大小群岛;古麻剌朗(马巾达瑙)苏丹王国掌控下的棉兰老岛(菲律宾笫二大岛)。两国土地面积相加共约12万平方公里。 此后,菲律宾历史发展的概况为: 1896年,北方吕宋岛地区发生了以A.博尼法西奥(1863─1897年,又译滂尼发秀)为首的“最尊贵民族儿女协会”(又译“卡蒂普南”)领导下的反西班牙殖民者武装起义,至1898年6月12日,起义者占领了除马尼拉城近郊之外的吕宋岛大部,成立了以埃米诺·阿奎纳多为总统的“菲律宾第一共和国”。1898年4月22日,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发动了“美西战争”。同年8月13日,美军登陆菲律宾,实施对西作战。西班牙战败后,两国政府于当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签订《巴黎和约》。根据和约:西班牙全部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割让给美国,另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的主权转让给美国。 “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曾许诺支持“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独立,但西班牙战败后,美军却背弃诺言,对菲律宾实施军事占领,这样就引起了“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持续三年的反美战争。1902年,“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反美战争失败,沦为美国的海外殖民地。当年7月2日,美国发布建立“菲律宾委员会”(菲律宾地方政府)的行政命令。1935年3月24日,美国政府允许建立“菲律宾自治邦”,11月,菲律宾自治政府成立,曼努埃尔·路易斯·M·奎松任总统(1935年—1944年),表示菲律宾将由半独立逐步过渡到完全独立。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8日,日军攻占菲律宾,成立傀儡政权“菲律宾第二共和国”,何塞·帕西亚诺·劳雷尔任总统,维持了2年的统治(1943年10月14日─ 1945年8月17日)。1945年8月,美国重返菲律宾实行殖民统治。1946年,美宣布废除海外殖民政策。当年7月4日,美国政府同意菲律宾解除殖民地地位,完全独立,建立“菲律宾第三共和国”,实施自由党和国民党轮流执政,埃尔皮迪奥·基里诺任首届总统。“菲律宾第三共和国”的统治维持至今。1975年6月9日,菲律宾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91年,菲参议院废除了菲、美军事基地协定,结束了美在菲长达93年的驻军。 以上所述,为菲律宾群岛北部以原吕宋国为基础,取得独立、建立“菲律宾第三共和国”的历史。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菲律宾第三共和国”走向独立的过程,实质上是向美国“乞求”的结果,而并非是依靠武力推翻美国殖民统治的结果。此外,近代菲律宾取得独立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历史上西班牙、美国殖民者对菲律宾群岛南部原中国属国未能完成的征服事业。其基本过程为: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2月10日,美国与西班签署《巴黎和约》,根据该约,西班牙以2000万美元的代价,把菲律宾的主权转让给了美国。但是,自1565年西班牙人攻占吕宋岛之后的370余年间(1521─1898年),由于中国属国苏禄王国与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古麻剌朗)的顽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始终未能夺取其掌控下的主要岛屿(含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苏禄群岛、巴拉望岛、巴西兰岛以及周围许多大小群岛),西班牙人实际掌控的仅是菲律宾群岛北部的吕宋岛地区。而作为当时菲律宾群岛南部苏禄王国与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古麻剌朗)宗主国的中国明清政府,亦从未曾承认过西班人对于此二国的宗主权。而在“美西战争”中失败的西班牙政府为了讨好美国,竟以条约形式把它从未能征服的清王朝属国,作为礼物奉献给美国,真可谓无耻之尤。而美国人要继承这一“馈赠”,不得不去完成西班牙人未竟的征服事业。 美军在登陆菲律宾之初,一度出兵进攻南方不利,为了减少伤亡,不得不与当地人进行谈判。1899年8月2日,美国代表与苏禄王国苏丹签署《吉兰姆─白茨条约》(又名“巴特斯”协定),后又与马巾达瑙苏丹(古麻剌朗)签订了同样的条约。该条约的基本内容为:两国政府承认美国的宗主国地位,但美国须尊重两国苏丹的权力与地位,不干涉宗教事务,美国人不得进入南方两国领土,一切由均由摩洛人的苏丹王或大都司自治。[58]但是在“菲律宾第一共和国”三年反美战争失败后,美国人在吕宋岛站稳了脚。1903年,美国撕毁旧约,继续对苏禄王国与马巾达瑙苏丹国(古麻剌朗)进行野蛮的军事征服战争,并宣布在菲律宾群岛南部建立“摩洛省”。同年,美国公布所谓的“菲律宾土地”法,宣布菲南方未被美军占领的土地属非法土地,凡菲北方天主教徒迁移南方者,可占有土地16公顷,而南方原穆斯林每户土地最多不得超过8公顷。[59] 面对美国人野蛮的征服战争,苏禄王国与马巾达瑙苏丹国(古麻剌朗)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材料表明:“美国‘绥靖’菲律宾的战争导致菲律宾人口损失了六分之一。在棉兰老,这场征服战争进行得尤其困难和血腥,当地人的反抗一直持续到1914年。随后的马尼拉政府追求对棉兰老的殖民统治,将其他岛屿上的基督教居民移入棉兰老岛,最终使穆斯林和其他土著居民成了棉兰老的少数民族。”[60]又有数据表明:美国“共派往菲律宾军官3477人,士兵10.88万人,打了2811仗,死4243人,伤2818人,耗资10亿美元。菲律宾人民为独立和自由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计战死1.6万人,因伤病致死及被屠杀20万人以上”。[61]以致当年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对此曾批评道:“美国的星条旗应该换成骷髅海盗旗。” [62] 面对美国人野蛮的征服战争,棉兰老岛上的马巾达瑙苏丹国(古麻剌朗)最终亡国,苏禄王国坚持到了最后,但面对美军的压力,苏禄苏丹基朗二世1915年不得不与美国驻菲律宾“摩洛省”总督F.卡彭特签订协定。根据协定,苏禄国在形式上得以存在,苏禄苏丹保留宗教领袖地位,但必须放弃对于国家的世俗统治权力。这样,苏禄王国在实际上就成为美占菲律宾的一部分。[63] 1919年,美国又新颁“菲律宾土地”法规定:凡来自菲北方的天主教徒,可以在南方获得免费的24公顷土地。就美国颁布这一法律的目的来说,是由于菲律宾群岛北部吕宋地区经西、美殖民者共达三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1565年─1919年),当地人已基本上皈依了天主教并服从美国人的统治,而居菲群岛南部的原清王朝属国苏禄与马巾达瑙(古麻剌朗)的民众则普遍信仰伊斯教和不服从美国人的统治,美国政府试图通过颁发这一土地法令,挑拨菲律宾群岛上南、北民族的不和,以维护其在菲的殖民统治。此外,美国人亦是试图通过颁发此法,排斥原中国政府对于这两个海外属国所拥有的文化影响力。但是,美国人并没有完全达到对菲律宾群岛分而治之、彻底殖民南方的目的。截至美国政府同意菲律宾取得完全独立地位的1946年,菲南方“摩洛人”的反美独立斗争从未停止(1989年─1946年),直到1970年,菲律宾南方群岛的主人始终是穆斯林,地方政权从省长﹑市长﹑州长,直到每一个海岛的管理人员,都是由穆斯林掌管,外来的人不得插手。[64]美国人只得把彻底征服苏禄王国与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古麻剌朗)穆斯林的任务,转交给了它的继任者“菲律宾第三共和国”。其具体经过为: 1946年7月4日,美国与菲律宾签署《美菲一般关系条约》,根据该约:美国同意菲律宾独立,建立 “菲律宾第三共和国”;此外,美将南方“摩洛兰”人土地一并划归菲律宾政府。[65]美国人的这一作法如同1898年12月10日西班牙人在签订《巴黎和约》时一样,当时西班牙人为了讨好美国人,以条约形式把他们从未能征服的清王朝属国,作为礼物奉献给美国,现在美国人也拾西班牙人之牙慧,把他们未能彻底征服的南方苏禄王国、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古麻剌朗)的土地,作为礼物,以条约形式馈赠给北方的菲律宾(吕宋)人。美国人这一作法的实质,是对菲律宾群岛南部原土著民族居住与生存权利的无耻剥夺,而作为这一遗产的继承者──“菲律宾第三共和国”,其继承的是“强盗”抢劫未竟的“财富”,先天就是非法的,自然要引起激烈的反抗。 在此,需要对居住于菲律宾群岛南部的土著民族“摩洛人”做一个说明。根据文献资料:这一地区的居民早于公元1210年即已信奉伊斯兰教,这比葡萄牙人麦哲伦1521年航海到菲律宾后强行推行基督教(天主教),要早300年。当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吕宋岛后,发现未被其征服的菲律宾南部群岛居民都是穆斯林,他们在相貌、文化和习性上,与公元8─15世纪生活在西班牙南方安达卢西亚的穆斯林居民相似,由于当时欧洲基督徒把生活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叫“摩尔人”,西班牙殖民者遂称菲律宾南部的穆斯林为摩尔人(Moor),后转称其为“摩洛人”(Moro),而称摩洛人居住的土地为“摩洛兰”,意即“摩洛人的土地”。此后,菲律宾政府称摩洛人居住的土地为“南部菲律宾”,[66]这实质上是对苏禄王国、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古麻剌朗)旧土称谓的偷梁换柱。 还是在“菲律宾第三共和国”建立之际(1946年),原苏禄王国、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古麻剌朗)所属摩洛人部落曾呼吁国际社会保护其国家独立,反对强权者出卖、吞并,但无济于事。因此,从“菲律宾第三共和国”成立之时起,便与南方“摩洛兰”人进行着持续的征服与反征服战争。其基本过程为: 从1950年起,菲律宾政府向南方大规模移民,并将原集结于菲北方活动的“毛派”农民游击队向南部“摩洛兰”地区驱赶,意图鼓励其从穆斯林手中无偿夺地,以缓解政府危机。 从1970年起,菲政府从北方遣军,对南方穆斯林进行烧杀抢掠,强制推行同化政策,鼓励来自北方的天主教移民抢占南部居民的土地和村舍,帮助他们组织天主教民兵武装维持治安,又指派官员在军队的保护下,独掌地方的行政管理权。菲政府的目标是把南方变成基督教的土地,不允许穆斯林有容身之地。在菲政府军的野蛮征服下,南方原土著居民“摩洛人”不仅失去了可供支配的矿藏、沿海渔业资源,而且沦为二等公民,子女则失去了入学读书的机会。 1972年9月,依靠政变上台的菲律宾前总统马可斯 ( 1965年12月─1986年2月在位)宣布实施《军事管制法》,对南方展开全面战争。有数据表明:菲律宾政府军的“三分之二部署在棉兰老岛”。[67]但这一高压政策只能激起当地居民更大的反抗。同年,努尔·米苏阿里领导下的菲南方穆斯林反政府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宣布南方独立,并建立起自己的武装部队。这一活动得到世界诸多穆斯林国家的同情。马可斯在位时,所做的另一件事是1975年6月9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由于对菲律宾南方独立目标的理解不同,1977年“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组织分裂成三派,其中两派主张在菲南部棉兰老岛地区实行民族自治,另一派主张棉兰老岛地区脱离菲律宾,成立一个独立国家。1987年1月,“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组织中的激进派亦放弃完全独立要求。该组织遂与菲政府就棉兰老地区自治问题进行多次谈判。同年,菲南方四省举行公投赞成建立“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菲律宾政府也确认了这一公投。 1989年11月6日,菲律宾南部“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成立,包括巴西兰、马京达瑙、南拉瑙、苏禄和塔威塔威五省。而原苏禄王国所属的巴拉望岛另立“巴拉望省”,属菲律宾政府直接管辖。该岛系菲西南端大岛,周围有属岛一千多个,总面积11,785平方公里,有人口 311,548人(1980年数据)。[68]但由于菲政府对于成立“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的多项承诺未能落实,政府军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间的战争继续进行。 1992年10月和1993年1月,“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组织与拉莫斯政府分别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印尼首都雅加达就自治问题举行谈判,1996年9月2日,“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与菲政府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南部长达24年的战乱。但是,年轻的摩洛兰穆斯林并未放弃争取“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完全独立的斗争,加入更为激进的“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或“阿布萨耶夫”组织,与政府军继续战斗。其中,“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的斗争目标,是争取在菲律宾南部13个省建立穆斯林自治区。“阿布沙耶夫”组织则主张用武装斗争手段建立完全独立的伊斯兰政权。 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菲律宾阿罗约政府一方面表示全力支持美反恐行动及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向美开放军事设施,提供后勤服务;另一方面则乘机以“反恐”名义,自2003年开始,加大扫荡“摩洛兰”的力度。美国布什政府则对菲阿罗约政府积极参加所谓“世界反恐战争”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顺应世界潮流,承诺向菲提供新的军事装备,加大对菲军事、经济援助,并向菲派遣军事专家,协助训练进入摩洛兰作战的菲政府军。 2006年,伊斯兰会议组织代表团抵达菲律宾斡旋,期望协助穆斯林与菲律宾政府维持10年前订定的停火协议。而领导“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的答复是:“我们如今需要的是政府认真履行和议,让菲南能实现长治久安。这个地区备受忽略,穆斯林被歧视,很多人生活贫困。我们需要重建一切,社会和具体的重建对持续的和平是重要的。”[69] 2010年6月9日,菲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2012年4月26日,菲政府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签署协议,宣布同意该组织在菲律宾南部组建“政治实体”,但细节尚未议定。 以上所述,为自“菲律宾第三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南方“摩洛兰”人所进行的征服战争简况,这场战争给菲南部土著民族带来了极为惨重的灾难。据统计:20余年的战争共造成10万摩洛人失去生命,25万摩洛人流离失所。在现今“摩洛兰”2000万人口中,穆斯林的比例已经下降到只有60%(1200万),而从北方高地(吕宋和米沙焉群岛)迁入的天主教移民已达40%(800万)。[70]就菲政府发动这场战争的实质来说,是继承西、美殖民者的未完征服之战,对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两个主权国家──苏禄王国、马巾达瑙苏丹王国(古麻剌朗)进行赤裸裸的侵略与征服,这是在重复欧洲中世纪史上所曾发生过的野蛮的“十字军东征”事件,试图把“摩洛兰”变成没有穆斯林的土地,以把菲律宾创建成“亚洲唯一的基督教国家”,[71]这也暴露了西方社会一再标榜的“自由民主”价值观的虚伪性。但是迄今为止,由于“摩洛人”的坚决抵抵,菲律宾政府并没有完全达到征服与同化菲律宾南部群岛上土著民族的目的。目前在菲南方活跃的政治势力包括: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菲律宾南部反政府武装组织,1972年成立,目前为创建菲南方五省(包括巴西兰、马京达瑙、南拉瑙、苏禄、塔威塔威)“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ARMM)的主导力量。 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菲律宾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装组织,1978年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分离出来后建立,主张在菲律宾南部13省建立起一个独立、严格的穆斯林自治区(其地域含苏禄王国与马巾达瑙苏丹王国旧地)。 阿布沙耶夫组织(阿拉伯语中意指“持剑者”):1991年由菲律宾传教士阿布杜拉加克·阿布巴卡尔·简加拉尼创立,主张通过武装斗争手段在菲南方建立起独立的“穆斯林王国”。该组织因涉嫌制造多起爆炸和绑架事件,美国和菲政府认定其与本·拉丹领导的“基地”组织有联系,将其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新人民军(毛派):1969年成立,属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力量,主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政治上持民族主义立场,反对美国干涉,反对日本投资。 苏禄国王室力量:目前已传至17世,仍为当年苏禄东王的后裔。[72]其尽管已丧失了世俗权力,但仍对菲南方宗教事务有发言权,是昔日苏禄王国与马巾达瑙苏丹国(古麻剌朗)穆斯林民众有权获得政治独立的文化象征。此外,有资料证明:苏禄王室成员均加入中国国籍,并被中国明清两朝政府册封,[73]苏禄群岛尽管在进行了350余年反西、美侵略战争后被占领,但岛上的居民迄今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否认为菲律宾人,曾多次向菲律宾政府提出回归中国的要求,但均被拒绝。[74] 概而言之,自20世纪70年代以降,菲律宾南部群岛的反政府组织与菲政府抗争不断,时战时和,多次宣告“独立”。但由于各反政府组织的政治目标不一,缺少外部力量支持,势力单薄,不足以与在美国支持下的菲政府军正面对抗。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的“菲律宾第三共和国”是迭经西班牙与美国侵占,以原吕宋国为基础,经侵吞菲律宾群岛北部原中国属国冯嘉施兰、合猫里、沙瑶呐哔啴(马迪加亚斯)诸国后建立起来的国家。而存在于菲南方的原清王朝属国苏禄与古麻剌朗国(马巾达瑙),从未停止过对西班牙、美国以及菲现政府野蛮征服战争的反抗,他们的斗争只是对于历史上拥有完全自主权利的苏禄王国、马巾达瑙苏丹国(古麻剌朗)民族独立地位的回归,具有社会正义性,因此,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菲政府军无力彻底消灭他们。而讲到黄岩岛问题只所以要提及这些,只是想证明一点,即:如果菲律宾政府有权向中国提出黄岩岛的主权要求,中国政府便也同样有权力向菲政府提出有关苏禄群岛与棉兰老岛的民族自决问题及主权要求,只要当地民众仍承认中国历史上的宗主权,中国政府便有义务支持他们反抗菲律宾政府野蛮征服战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四、历史上美军曾占领过黄岩岛为靶场,但这不足以成为菲律宾向中国提出黄岩岛主权要求的理由,同样,联合国所颁发的二百里海洋法及菲政府提出的其他理由都不足以成为菲律宾向中国提出黄岩岛主权要求的理由 以上所述,为历史上的中菲关系、近代西方殖民者对菲律宾群岛的侵占过程及菲律宾走向独立的经过。近代菲律宾的独立,实质上是向美国乞求的结果。而考察近代菲律宾向美国乞求“独立”的过程,会发现其对后来中菲关系造成了两大影响:一是使菲律宾(原吕宋国)对原中国属国苏禄、马巾达瑙(古麻剌朗)的征服、兼并在其心目中成为“合法”;二是当中、菲两国环绕着领土争端产生矛盾时,菲律宾会再次乞求历史上的美菲关系,想以美国为靠山,达到其侵占中国领土的目的。这主要是由于产生于历史上的美、菲宗主国与隶从国关系,导致美、菲之间在军事上的结盟关系一直存在。具体如下: 自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以降,一直在菲驻军,这种状况直至1946年菲律宾独立,未能改变,并通过三大军事条约的签订,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这三大军事条约分别为: (1)1947年3月14日,菲律宾与美国签订《菲美军事基地协定》 根据《协定》,菲律宾为美国提供23处军事基地,使用期限为99年。1966年9月,两国重签该协定,将美国的使用期限缩短为25年,至1991年期满,并规定除苏比克海军基地、克拉克空军基地和桑莱岬海军基地外,其他基地全部归还菲律宾。 (2)1951年8月30日,美、菲在华盛顿签订《共同防御协定》(又译《美菲联防条约》) 《协定》共8条,于1958年8月27日正式生效,有效期无限。主要内容为:缔约任何一方遭到“武装进攻”时,缔约双方进行协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75]根据该协定,美军在菲律宾建立了数十个军事基地,部署了数十万大军。该约签署的背景是:冷战时期,美国试图利用菲律宾作为阻止“共产主义势力”南下的桥头堡。 (3)1998年2月,菲律宾与美国签订《访问部队协定》 该协定于次年5月经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在参议院的强力游说,被通过生效。根据协定:美军重返菲律宾驻兵;两国恢复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前来参加军演的美军不受菲法律管辖;美军对是否携带核武器,可以“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等等。随后,两国在2000年初举行了“并肩2000”大型军事演习。[76] 《访问部队协定》签订的背景是:冷战结束之初,菲国内反美情绪高涨,1971年,菲律宾收回了桑莱岬海军基地。迫于压力,1979年1月,美国正式承认菲律宾对于克拉克和苏比克基地的主权。[77]1987年2月,菲全国公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规定: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于1991年期满后,须通过议会来决定是否延长租借期。1991年9月,菲律宾参议院投票决定拒绝延长美国在菲军事基地的租借期,这一决定实质上是废除了1951年8月30日美、菲在华盛顿签订的《共同防御协定》,结束了美在菲长达93年的驻军。因此,美国分别在1991年和1992年从克拉克空军基和苏比克海军基地撤军,结束了其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78]但是,根据1951年的菲美共防条约,两国每年还须保持联合军事演习。1996年,由于两国对美军人在菲犯罪的司法管辖权问题发生分歧,美国于同年12月起停止了联合军事演习,美菲军事合作陷入低潮。[79]但由于1995年2月,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发生“美济礁”事件,使菲政府感到仍有必要把美军请回来牵制中国。[80]因此,1998年2月,菲律宾又与美国签署《访问部队协定》,为美军重返菲律宾提供方便。 2001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这使菲、美军事合作进一步得到加强。菲政府全力支持美反恐行动及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向美开放军事设施,提供后勤服务。美国则承诺向菲提供新的军事装备,加大对菲军事经济援助,向菲派遣专家协助反恐训练,以帮助菲政府军进攻南方“摩洛兰”人。 2004年1月,美国能源部长斯宾瑟·阿伯拉汗(Spencer Abraham)访菲。双方签署能源发展合作备忘录。美将向菲提供350万美元技术援助。当年2月,菲、美军队举行“肩并肩2004”联合军演,共派出4,900余人(其中美军2,600余人)参演。 在美军驻军菲律宾期间,所发生的对后来中菲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初,驻菲苏比克湾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辟为靶场。1992年美军向菲律宾交还苏比克湾基地的时候,把中国的黄岩岛一并“移交”给了菲方。据英国广播公司引述日本外交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的说法是:由于菲律宾海军力量薄弱、无力接收该岛,当1992年美军撤出黄岩岛驻军后,中国海军重新收回了黄岩岛。[81]另据菲方的说法:1957年,菲律宾政府和美国海军在该地区联合进行了海洋调查,随后苏比克湾的菲律宾海军基地曾将黄岩岛作为防御点,并于1965年在岛上悬挂国旗、建立灯塔宣誓主权。[82] 2010年在菲律宾发生的大事之一是:当年6月9日,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当选为菲律宾第15任总统,对华政策日趋强硬,尤其是表现于与中国争夺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方面。当2012年4月11日中菲黄岩岛争端发生之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气势汹汹地说:“我们敢挑衅,因为我们的同盟国美国会基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帮助菲律宾。”[83] 但是,历史上美军曾占领过黄岩岛为靶场,却不足以成为菲律宾向中国提出黄岩岛主权要求的理由。除此之外,菲律宾政府向中国提出拥有黄岩岛主权的理由尚包括: (1)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菲律宾以这项新公约为借口,宣称“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因此对黄岩岛享有海洋管辖权,后又改为宣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84]1997年底, 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说:“菲律宾有勘探和开发黄岩岛资源的主权, 它是在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之内。”[85]据此精神,1999年6月,菲律宾教育部在新版地图中将中国黄岩岛,连同整个南沙群岛列入版图。 (2)黄岩岛距离菲律宾比距离中国更近。2000年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巴瑞肯说:黄岩岛是菲律宾领土的一部分,因其位于距离吕宋岛125海里处,而距离中国大陆将近1000海里,距离海南岛600海里,因此,“中国对于这座岛礁的主权立场,缺乏历史与法律基础”。[86]据此,2001年3月15日菲律宾副总统兼外长金戈纳发表声明称:黄岩岛是菲领土的一部分,菲已对该海域行使主权及管辖权。[87] (3)菲律宾大陆架范围应延伸至350海里。2002年5月,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马牙洛在南海问题上提出了两条主张:第一,菲律宾也应分得南海石油资源的一杯羹;第二,菲律宾应延伸大陆架范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界限是200海里,但像菲律宾这样拥有特殊地质构造的群岛国家,其大陆架范围应延伸至350海里。[88]据此,菲律宾众议院2007年12月二读通过了宿务省众议员昆科有关修改其原有3046号共和国法令、将菲律宾延伸至中国南海的3216号法案。菲总统阿罗约表示:这项法案将列为菲优先处理的案件。马拉卡南宫法律顾问阿波斯托尔表示:菲必须通过这项法案,“否则可能会失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赋予的200海里专属经济海域。”[89] (4)菲律宾的法律明确界定了菲律宾的领土和领海范围。2009年1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通过2699号法案(Senate Bill 2699),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包括太平岛)纳入菲律宾领土;当年2月2日,菲律宾众议院通过第3216号法案(House Bill 3216),将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的部分岛嶕(包括太平岛)划入菲国领土;2月17日,菲国会批准《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3月10日,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抗议,正式签署该法案。2012年5月4日,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宣布,已正式将黄岩岛改称为“帕纳塔格礁(Panatag Shoal)”。[90]5月6日,菲律宾媒体披露:菲将开始给黄岩岛“去中国化”,清除非菲律宾的标记物或建筑。6月13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宣称:黄岩岛属于“菲律宾的法律以及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明确界定了菲律宾的领土和领海范围。” [91] 目前,菲律宾正在使用三种策略加紧与中国争夺黄岩岛主权:一是持续进行南海军事对峙;二是请求美国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1951年8月30日签订)给予菲律宾军事援助;三是准备向国际法庭起诉中国。[92]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菲律宾政府除对中国黄岩岛(属中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外,对中国南沙群岛亦提出了主权要求,侵略活动不断。根据菲方的说法是:1956年,马尼拉航海学校校长托马斯克罗马到南沙群岛“探险”,“发现”了中业岛等9个主要岛屿,并命名为“卡拉延群岛”。1970年至1980年,菲律宾政府先后侵占了南沙群岛的8个岛礁。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总统签发195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律宾所有。[93]1995年2月间,菲政府肆意制造南沙群岛美济礁(菲称“米斯奇夫礁”)事件,无端扣押中国渔88人,宣称该海域属菲律宾“200海里经济区专属区”,将中国南沙海域东部41万平方公里划入其领海。1999年6月,菲律宾教育部在新版地图中将中国黄岩岛,连同整个南沙群岛列入版图。当年8月,菲政府把“南沙群岛是菲律宾领土”列为修宪的内容,试图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领土扩张。经过近30年的非法经营,目前菲律宾已在其侵占的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上修建起了两个小型空军基地,又将其中的3个岛礁建成陆军基地。[94] 而上举的菲律宾政府向中国提出有关黄岩岛主权以及南沙群岛主权的所有理由都是不不能成立的。对此,近年中国学界所撰诸多学术论文均加以了有力反驳,包括:李金明:《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4期;王传剑:《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历史与现实》,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6期(作者为山东建筑大学教授);李国强:《专家解读黄岩岛归属: 菲方诉讼缺乏法律依据来源》载《新京报》2012年4月29 日(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洪涛:《国际法专家驳菲主张黄岩岛主权三大借口》,载《法制日报》2012年5月11日;拙著:《中国近现疆域问题研究·第四章·南海主权自古属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等等。此处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政府近年所散布的有关与中国争夺黄岩岛主权的诸种理由,甚至连菲国内学者都无法说服。仅举例如下: 2012年4月11日中、菲黄岩岛军事对峙事件发生后,当月28日,菲律宾《马尼拉标准今日报》发表有菲学者维克托·阿奇斯的撰文:《它(黄岩岛)属于中国》。文章指出: “斯卡伯勒礁(括中国黄岩岛)确实属于中国,早在元朝1279年中国就已发现并在地图上对其进行了标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渔民从那时起就在这里活动。实际上,当时在蒙古统治者忽必烈手下工作的天文学家、工程师兼数学家郭守敬对南海进行了测绘,测绘点就是作为中沙群岛一部分的斯卡伯勒礁。” “我们的外交部拿出来作为领土证据的‘古老地图’却是在1820年才绘制的,比中国的地图晚了541年。参议员埃德加多-安加拉竟然声称这份晚了540多年才出现的地图比中国那份古老得多的地图更有说服力,这让我太惊讶了。” “但更令我惊讶的是,华金-贝纳斯神父4月22日在另一家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作为1987年《(菲律宾)宪法》的主要制订者之一,他竟然将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用作他维护菲律宾主权的基础。尽管他后来的确承认了这样的事实‘斯卡伯勒礁是在确定菲律宾领土的《巴黎条约》所确定的范围之外’,他还这样。这是怎样的唬人的说法?” “在1946年,菲律宾从美国殖民地那里宣布独立时,我们确切的领土应该是什么?为什么1899、1935、1943、1973、1986和1987年的我国历次宪法都没有将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报注)和斯卡伯勒礁包括在领土中呢?我们突然从何处、从谁那里一下子就得到了这些岛屿?难道这是凭空得到的?”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曾在斯卡伯勒礁及周边地区进行过科学考察活动,后来还在那里立过碑。但是菲律宾1997年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这块标志碑移除。”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所有菲律宾官方发行的地图都没把斯普拉特利群岛和斯卡伯勒礁包括在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之内。1961年我们自己的议会批准通过的共和国第3046号法令阻止我们对上述岛屿的拥有。然而,经过了漫长的48年之后,在2009年3月10日,我们修改该法令,单方面地宣布拥有这些有争议的岛屿。但是,有这样一个事实不置可否,其中有三个国际条约都支持中国对那些岛屿拥有主权。它们分别是《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西美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它们都规定菲律宾领土边界限制在东经118度线。” “另一方面,菲律宾主张对那些岛屿拥有主权的依据仅仅是1982年《联合国海岸法公约》。就我所知,这只是个‘公约’,不能推翻或替代殖民者之间签订的条约或达成的协议。即使它真的被当成一个‘法’,它也不能追溯生效并改变从前事实。我们到底在糊弄谁?”[95] 当维克托•阿奇斯先生在发表该文,遭到来自菲律宾政府的压力,被骂成“卖国贼、懦夫和叛徒”后,仍坦然面对,在接待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指出:“我并不害怕政府,我的立场是有事实支撑的,我不过是把明明白白的事实讲出来。”“这么做是为了告知广大读者,(在黄岩岛问题上)菲律宾当地报纸向读者展示的是虚假的、扭曲的事实。”“在支持率下降和公信力逐渐消失的情况下,阿基诺政府正试图用这种方式赢得菲律宾人民的支持。法律界,尤其是国会之所以支持阿基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既有利益,完全是出于政治考虑。”“黄岩岛问题不需要被国际化。东盟目前仍然保持中立,美国也已经宣布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选边站队,‘这是给阿基诺的一记狠狠的耳光’。”[96] 阿奇斯先生对菲政府有关享有黄岩岛主权理由的反驳,可以说是句句在理。以下,仅对《它(黄岩岛)属于中国》文中所涉及到的界定菲律宾国界的三个国际条约以及1982年《联合国海岸法公约》能否成为当代菲国划界理由的问题加以诠释。 1.关于确定菲律宾国界的三个国际条约 这三个国际条约分别指: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1900年《美西华盛顿条约》和1930年《英美条约》,这三个条约都明确规定了菲律宾领土位于东经118°以东。而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处于北纬15°07',东经117°51',亦即位于该界限以西,它属于中国中沙群岛的组成部分。该岛距离中沙环礁约160海里,距离广州600海里,离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黄岩岛以东是深邃的马尼拉海沟,系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天然分界线。[97]上三个条约的具体规定为: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签《巴黎和约》第三条称:“西班牙将通称菲律宾群岛的各岛屿让与合众国,这些岛屿包括位于下列各线以内的诸岛:一条线由西向东,沿着或靠近北纬二十度通过可航行的巴士海峡中央,从东经一百一十八度至一百二十七度;由此沿东经一百二十七度至北纬四度四十五分,由此沿北纬四度四十五分至北纬四度四十五分与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三十五分的交叉点,由此沿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三十五分至北纬七度四十分,由此沿北纬七度四十分至该线与东经一百一十六度的交叉点,由此划一直线至北纬十度与东经一百一十八度的交叉点,由此沿东经一百一十八度至起点。合众国将在本条约互换批准书后三个月内,付给西班牙两千万美元”。[98]根据这一规定,菲律宾领土西部边界为:沿北纬4°45′与东经119°35′交接处往北,至北纬7°40′处,然后沿着此纬度线往西,至东经118°交接,后沿东经118°往北,至其与北纬20°交接处。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均不在此范围内。[99] 1900年11月7日美国与西班牙在华盛顿签《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条约规定:“西班牙让与美国在巴黎和平条约缔结事件以前也许曾经有过的全部所有权和所有权的要求,让与美国属于位于菲律宾群岛外面的该条约第三款所规定的界线内的任何和全部的岛屿,特别是加牙因(Cagayan)、苏禄(Sulu)和锡布土(Sibutu)岛屿以及它们的属地,西班牙同意所有这些岛屿必须完全地包括在群岛的割让中,只要它们曾经明显地属于上述界线以内的”。[100]这一规定再次确立了1898年美西《巴黎和约》第三款条约划线的有效性。 1930年,英、美两国签订《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边界的条约》,条约称:“美、西1898年条约所确定的一部分线将由分割属于菲律宾群岛的岛屿及属于英国保护的北婆罗各国的岛屿的线取代。”[101]根据该条约,菲律宾与中国的海疆分界仍以1898年美西《巴黎和约》第三款条约划线为标准,包括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仍属中国疆域,未进入菲律宾版图(在1932年签订的美英条约又再次认定了认定了该线的有效性)。 上述三个条约基本界定了现代菲律宾的领土范围,而被菲国称之为“疆界条约”。由此可见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从来不包括中国的黄岩岛以及南沙群岛,这也是阿奇斯先生有关黄岩岛非菲律宾所属的发论依据所在。美国人原本也并不认为黄岩岛属于菲律宾的领土。而在2012年4月11日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发生后,菲律宾试图援引两国1951年8月30日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请求美国给予军事支援。但是,黄岩岛既不属于与菲律宾相关的三个“疆界条约”所规定的领土范围之内,自然也不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条约的范围之内,美国冒然出兵支持菲律宾与中国争夺黄岩岛,既无法理依据,又要担当与中国开战的军事风险,也不会轻易答应。因此,2012年5月10日,美国防部重申在中、菲黄岩岛争端问题上“不选边”站队。[102]阿基诺寄望于“同盟国美国基于《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帮助菲律宾”[103]的想法只能说是一相情愿。 2.1982年《联合国海岸法公约》能否成为菲律宾划分疆界的理由? 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公约》(1994年7月28日由由联合国大会最终决议通过)提出:沿海国领海基线不得超过向海方向12海里。从领海基线向海方向不超过200海里的海域为该国经济专属区,其享有对自然资源之主权与管辖权。从领海基线向海方向200─350海里的水下陆架系该国大陆架,沿海国亨有对大陆架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及管辖权。菲律宾依此作为向中国提出黄岩岛主权的理由。 但是,《联合国海洋公约》仅是一项弹性条款,而非世界各国的海疆条约,它只是说明近海国家有可能使用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最大宽度,却并不能取代“国际法”,亦即不能改变在该约颁发之前世界各国对于各自领土的实际占有状况。对此,正如中国学界指出的那样:“国际法对于领土取得有四大要素──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连续不断的行政管理。从历史和法律角度而言,黄岩岛都属于中国。”[104]而中国之所以享有黄岩岛主权,这是因为远在元代,中国已发现了黄岩岛,载入疆域,并进行了实际的经营管理。对此,本文第一节已加以说明,不再赘述。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对于包括黄岩岛在内的整个南中国海主权,在历史上一直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仅举实例三方面为证: (1)关于地图。1954、1961和1970年联邦德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4年至1967年苏联出版的《世界地图集》; 1957年罗马尼亚出版的《世界地理图集》;1957年英国出版的《牛津澳大利亚地图集》、《菲利普地图集》和1958年出版《大英百科全书地图集》;1968年民主德国出版的《哈克世界大地图集》;1968年英国出版的《每日电讯世界地图集》;1968年、1969年法国出版的《拉罗斯地图集》;1965年出版的法国《拉鲁斯国际地图》、1968年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出版的《世界普通地图》;1952年日本出版的《标准世界地图集》、1973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中国地图集》等等,均标明南海属于中国的领海。[105]其中,1965年出版的法国《拉鲁斯国际地图》不但用法文拼音标明西沙、南沙和东沙群岛的中国名称,而且在各岛名称后均注明属于“中国”。[106] (2)关于文献资料。1966年日本出版的《新中国年鉴》指出:“中国的沿海线,北从辽东半岛起到南沙群岛约11000公里,加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达20000公里。”1972年日本出版的《世界年鉴》指出:“中国……除大陆部分的领土外,有海南岛、台湾、澎湖列岛及中国南海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各群岛等。”1973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指出:“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1961年美国出版的《哥伦比亚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辞典》指出:南沙群岛是“南中国海的中国属地,广东省的一部分。”1963年美国出版《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岛屿“还包括伸展到北纬4度的南中国海的岛屿和珊瑚礁,......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1971年美国出版的《世界各国区划百科全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几个群岛,其中最大的是海南岛,在南海岸附近。其他群岛包括南中国海的一些礁石和群岛,最远伸展到北纬4度。这些礁石和群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107] (3)关于重要国际会议 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会议规定日本必须放弃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苏联代表葛罗米柯在会上指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岛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952年,由当时日本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签字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第十五图《东南亚图》,把按和约规定日本必须放弃的西沙、南沙群岛及东沙、中沙群岛全部标绘为中国领土。[108] 1955年10月27日,第一届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飞行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与会者有美、英、法、日、加、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多米尼加、老挝、南朝鲜、菲律宾、泰国以及南越和中国台湾当局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会议认为中国南海诸岛中的东沙、西沙、南沙群岛位于太平洋要冲,气象报告对国际民航关系重大,特此通过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每日四次)。通过该决议时,包括菲律宾和南越代表在内,没有任何国家代表提出异议。[109]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中国对于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全部南海领土主权的所有,不只是在于历史上中国政府对于南海海域的开发经营、持续管理以及在近代受西方列强侵略时期,对于这一主权的坚决维护,同时还在于中国对于南海的领土主权,早已受到了国际的公认。菲律宾政府所提出的享有黄岩岛主权的理由无一条可以成立。尤显荒唐的是菲政府所宣称的“菲律宾的法律已明确界定了菲律宾的领土和领海范围”[110]的理由。如果不顾历史实际占有情况,把别国的的领土宣称为本国的领土,这与强盗欲抢劫他人家的财产而把他人家的财产宣称为自己家的财产有何区别呢?如果中国政府也颁布法令宣称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是中国的领土,菲政府能否承认呢?由此可见菲律宾政府向中国政府所提出的“黄岩岛主权”要求,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事实上,菲官方在1994年7月28日联合国大会最终表决通过《联合国海洋公约》之前,曾多次承认对于黄岩岛无主权。如:1935年颁布的菲律宾《宪法》和1961年颁布的菲律宾《领海基线法》,均承认依据1898年《巴黎协议》、1900年《华盛顿协议》和1930年《英美条约》所确定的东经118°线为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黄岩岛在此线之外。1990年2月5日,菲律宾驻德国大使比安弗吉尼明确表示:“据菲国家地图和资源信息部的数据,黄岩岛不在菲领土主权范围以内。”1994年10月18日,菲律宾国家地图和资源信息部再次确认“菲领土边界和主权是由1898年12月10日《美西巴黎条约》第三款规定,黄岩岛位于菲领土边界之外。”[111]在1967年、1981年和1984年菲律宾出版的地图中,也都清晰地显示出黄岩岛在虚线标出的菲海上分界线的外侧,字体大小、颜色与菲律宾领土内地名不一致。[112]而当1994年联合国大会最终表决通过《联合国海洋公约》之后,菲政府却以此“公约”为依据,向中国争夺黄岩岛的主权,纯属无理取闹。 注释: [1]《阿基诺称中菲缺乏相互尊重,菲执意要把黄岩岛争端提交国际法庭》,《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网站2012年6月14日报道,《参考消息》2012年6月15日转载。 [2]见《元史》卷48《天文志·一》。孰守敬测南海事另见《元史•郭守敬传》。 [3]同上注。 [4]当时称“斯卡巴洛礁”,属“南沙群岛”(后改称中沙群岛)的一部分。──1934年12月21日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召开第25次会议,审定中国南沙各岛礁中、英文岛名,颁发《关于我国南海各岛屿中英地名对照表》。 [5]《南海诸岛位置图》,中国内政部方屿司1947年版。──该线以未定国界线形式标出。 [6]参百度网《百科名片·九段线》。 [7]转引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刘星华:《南海九段线的由来及其重要意义》,载《铁军》杂志2012年第8期(总120期)。 [8]百度网《百科名片·九段线》。 [9]见《菲律宾想把南沙划入版图,中国政府抗议》,见《世界新闻》2008年3月17日、3月23日报道。 [10]中央社马尼拉2008年3月16日电,转引《参考消息》2008年3月17日文:《菲欲强行将南沙纳入版图》。 [11]中新社北京2001年3月1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答记者问,驳斥菲律宾方面对中国黄岩岛提出的领土要求》。 [12]见裴松之:《三国志注·吴书》。 [13]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 [14]宋赵汝适:《诸蕃志》,见冯承钧《诸蕃志校注》本,中华书局1956年版。 [15]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 [16](元)陈大震、吕桂孙撰:《大德南海志》(又名《南海志》,原本佚),潘宗周《宝礼堂宋本书录》1939年刊印本。 [17](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苏继庼校释本,1981年版。 [18]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一版。 [19]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20][21]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吕宋》。 [22]转引周仪扬:《十五世纪吕宋总督许柴佬及其祖籍地初探》,载《“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印本。 [23]见周仪扬:《十五世纪吕宋总督许柴佬及其祖籍地初探》,载《“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印本。 [24][25][26][27]《许柴佬墓碑現金井坑口呼哈山》(记者)胡志法,载《晋江绽济报》2009年4月27日。 [28]《晋江人在菲律宾》(第一辑,晋江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新华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29]《泉州文史资料全文数据库资料》,载http://www.mnwhstq.com/was40/detail?record=1&primarykeyvalue=sid%3D049AB6B09.00001185.1857&channelid=18515. [30]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吕宋》。 [31]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合猫里》。参陈佳荣《金猫里、合猫里和猫里务考》,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1981年版。 [32]见《合猫里朝贡》,载http://www.gongpin.net/grandview/item_2542.html. [33]《猫里务》,载http://baike.baidu.com/view/615288.htm. [34][40]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沙瑶》。 [35]参米良:《古代东南亚国家法制的产生及发展》,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年第2期;凌彰:《菲律宾文学概述》,载《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1期。 [36]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沙瑶》。 [37]见《菲律宾历史年表》,溯古追风世界历史论坛,http://bbs.xhistory.net/read.php?tid-2108.html. [38]徐作生:《古麻剌朗国及其王陵研究》,载《东南亚研究》1988年第1期。 [39]见《菲律宾历史年表》,溯古追风世界历史论坛,http://bbs.xhistory.net/read.php?tid-2108.html. [41]徐作生:《古麻剌朗国及其王陵研究》,载《东南亚研究》1988年第1期。另参《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滨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北京版。所辑关于古麻刺朗国的文献共九处。 [42]《摩洛人的历史和现状》,载http://bbs.xhistory.net/read.php?tid-12253.html《世界史论坛》。 [43]清张廷玉等编《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冯嘉施兰》。 [44]《中国与欧洲三强的战战和和时间》(编辑刘莹),载中国台湾网2012年6月20日。 [45]见《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吕宋》。 [46]今文莱,居亚洲加里曼丹岛。 [47]又名阇婆婆达、阇婆达、诃陵、社婆一说即今爪哇岛,一说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 [48]《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列傳第二百十三《外國六•苏禄》。 [49]见《清史稿》卷五二八《属国传》,列传三一五《苏禄》。 [50]参韩振华《南海诸岛史地研究》“我国历史上的南海海域及其界限”节考证。 [51]见百度网《百科词条•南海》。 [52]见《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十一帙,第2册,第147页。 [53]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金边签署《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中第一段写道:“各方重申承诺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这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见纳纳•苏特里斯纳(印度尼西亚总统外事顾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亚洲安全》,自google网页下载。2005年3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越南油气总公司和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在马尼拉签订《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协议议定在三年协议期内合作区总面积超14余万平方公里。──见央视国际 2005年3月15日 报道《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宣布》。 [54]参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西班牙统治下菲律宾的社会经济状况”节,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 [55]参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西班牙统治下菲律宾的社会经济状况”节,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另参晏绍祥、李隆庆编《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56]参《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吕宋》。 [57]参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西班牙统治下菲律宾的社会经济状况”节,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 [58]参《摩洛人的历史和现状》,载http://bbs.xhistory.net/read.php?tid-12253.html《世界史论坛》。 [59]数据转引《中文维基百科• 摩洛人》,载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1%A9%E6%B4%9B%E4%BA%BA. [60]见素侠云雪译:《菲律宾棉兰老地区的革马政党》(2011年12月9日),该文译自《国际观点》网站,http://www.internationalviewpoint.org/spip.php?article1246. [61]数据见天涯社区2003年1月27日载文:《避重就轻,美化侵略——评<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载: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6447.shtm. [62]转引天涯社区2003年1月27日载文:《避重就轻,美化侵略——评<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载: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6447.shtm. [63]参《百度百科•苏禄国》,载:http://baike.baidu.com/view/326948.htm. [64]参赵达明:《悲伤的摩洛兰》,载《高原杂志》第12期,2012年7月2日。 [65]参《美菲一般关系条约》( 1946年7月4日)。──1946年7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菲律宾独立宣言,美国第三十三位总统杜鲁门(HarryS.Truman)宣布:“鉴于菲律宾人民一旦准备好承担义务,美国政府就将向菲律宾人民交付全部主权这一承诺;鉴于菲律宾人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现在,我,哈里杜鲁门……据此承认菲律宾作为一个自行管理国家的独立性……。”──转引天涯社区2003年1月27日载文:《避重就轻,美化侵略——评<美国历史上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独立的过程>》,载: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6447.shtm. [66]参赵达明:《悲伤的摩洛兰》,载《高原杂志》第12期,2012年7月2日。 [67]见素侠云雪译:《菲律宾棉兰老地区的革马政党》(2011年12月9日),该文译自《国际观点》网站,http://www.internationalviewpoint.org/spip.php?article1246. [68]数据见《百度百科》辞条《巴拉望岛》。 [69]见《维基百科·摩洛人》辞条。 [70]数据转引赵达明:《悲伤的摩洛兰》,载《高原杂志》第12期,2012年7月2日。 [71]见《摩洛兰》,载中穆网2004年2月4日。 [72]参赵达明:《悲伤的摩洛兰》,载《高原杂志》第12期,2012年7月2日。 [73]见本文第二节。 [74]见《中华网论坛》2011年6月3日载文:《梁防长出席香格里拉对话,要求菲律宾归还苏禄群岛》。 [75]《媒体盘点菲军力:海军战备多停留在二战水》,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7日。 [76][77][78]陈占杰:《枪炮声烈抗议声隆——菲美“并肩2000”军事演习掀起轩然大波》,载《人民日报》2000年02月25日。 [79]参陈占杰:《枪炮声烈抗议声隆——菲美“并肩2000”军事演习掀起轩然大波》,载《人民日报》2000年02月25日。 [80]《菲美军事协定连遭声讨》,载《求是》理论网2012年7月1日。 [81]参《联合早报》2010年4月23日报道。 [82]见《新京报》2012年5月10日报道:《中方有力证据:二战前后民国政府将黄岩岛纳入版图》。 [83]《媒体盘点菲军力:海军战备多停留在二战水》,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7日。 [84]转引李国强:《菲律宾曾多次宣称对黄岩岛无主权》,载2012年4月29日《新京报》。 [85]见:Andrew Shery and Rigoberto Tiglao,Law of the Seize,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June 12,1997,p.转引李金明:《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4期。 [86]见[菲]《世界日报》2000年2月3日第2版,转引李金明:《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4期。 [87]《朱邦造驳斥菲律宾官员对中国黄岩岛的领土要求》,中新社北京2001年3月17日电,载中新社网站2001年3月17日。http://www.sina.com.cn. [88]见《世界新闻报》2008年3月24日报道:《菲律宾在中国南沙群岛秘密修建兵营》。 [89]中央社马尼拉2008年3月16日电,转引《参考消息》2008年3月17日文:《菲欲强行将南沙纳入版图》。 [90]见《马尼拉公报》2012年5月3日报道: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埃德温•拉谢尔称,菲律宾正式将黄岩岛称为“帕纳塔格礁”(Panatag Shoal)。此前菲律宾政府对黄岩岛曾用过另外两种称呼: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和巴约的马辛洛克(Bajo de Masinloc)。据菲方解释:早在西班牙殖民时期(16世纪)菲律宾渔民已经将黄岩岛海域作为传统的捕鱼区,并将黄岩岛作为恶劣天气时的避难点,1748年,一艘名为斯卡伯勒号的英国茶叶商船在此触礁沉没后,菲律宾和国际上将此地命名为“斯卡伯勒礁”。使用新名是“为了简洁”。 [91]《阿基诺称中菲缺乏相互尊重,菲执意要把黄岩岛争端提交国际法庭》,《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网站2012年6月14日报道,《参考消息》2012年6月15日转载。 [92]《媒体盘点菲军力:海军战备多停留在二战水》,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7日。 [93]法案内容为将把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连同附近海域划入了所谓的“卡拉延区域”,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所有。 [94]有关菲律宾政府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过程参见拙著《中国近现疆域问题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四章《南海主权自古属于中国》考证。 [95]菲律宾投资家维克托-阿奇斯:《它属于中国》,载:菲律宾《马尼拉标准今日报》2012年4月28日,转引《北京日报》2012年5月10日。 [96]见北青网2012年5月10日报道:《“我不过是把明明白白的事实讲出来罢了”》(新华社记者高飞)。 [97]数据转引《百科名片•黄岩岛》,另见李国强:《专家解读黄岩岛归属: 菲方诉讼缺乏法律依据来源》载《新京报》2012年4月29 日。 [98]见扬生茂等编《美西战争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0页,陈鸿瑜编译《东南亚各国海域法律与条约汇编》,南投埔里: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1997年版第2页。 [99][100]转引王传剑《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历史与现实》,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 [101]见《国际海域划界条约集》,海洋出版社1989年北京版,第301页。 [102]《五角大楼重申美国在黄岩岛问题上“不选边”的立场》,载环球网2012年5月11日。 [103]《媒体盘点菲军力:海军战备多停留在二战水》,载:《人民日报》2012年5月7日。 [104][111][112]转引李国强:《菲律宾曾多次宣称对黄岩岛无主权》,载2012年4月29日《新京报》。 [105][106]见《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下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00年11月22日。 [107][108][109]以上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上的承认》,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00年11月22日。 [110]《阿基诺称中菲缺乏相互尊重,菲执意要把黄岩岛争端提交国际法庭》,《菲律宾每日询问者报》网站2012年6月14日报道,《参考消息》2012年6月15日转载。 责任编辑:孙宝灵 孔建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重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 下一篇: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