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做学问要有面壁十年的精神


    安作璋:做学问要有面壁十年的精神
    【核心提示】在安作璋看来,他并没有治史的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业精于勤”四个字。没有十年面壁的精神,做不出真正的学问,凡是有所成就的学者,都要经过热桌子与冷板凳的锻炼。
    
    安作璋的论著曾受到过郭沫若的赞赏,被日本学者誉为“秦汉史之大家”。采访之前,记者难免心生畏怯。而在书房与之见面时,这位谦逊、宽厚而和蔼的老者打消了记者此前的忐忑与焦虑。
    崇德敬业 求实创新
    安作璋,1927年生于山东省曹县,1951年毕业于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曾历任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
    作为秦汉史之大家,安作璋将秦汉史作为治史试验田,积累史学研究经验,并逐渐将研究范围拓展到通史、地方史、文化史、文献学等领域,著有《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评传》等史学著作。在秦汉史、中国古代史、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中国运河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等领域有独特贡献。
    “历史文献学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没有充分的历史文献进行历史研究就等于无米之炊。”谈及治学方法,安作璋十分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作用。早在199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学术界将其评价为“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堪称目前我国史学界最完整、系统和具有体系性的史料学著作”。
    “崇德敬业,求实创新”是安作璋几十年治学的宗旨。他认为,史学研究贵在求实,在求实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在史学研究领域,老一辈学者常说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有十份材料说十分话,“没有充分可靠的历史文献,研究结论很难站住脚”。他表示,历史研究一定要掌握搜集资料、研究资料的方法,这是一个基本功。
    在安作璋看来,史学研究者还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有些青年学者和学生经常向他请教治史的秘诀,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业精于勤’四个字,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没有十年面壁的精神,做不出真正的学问,凡是有所成就的学者,都要经过热桌子与冷板凳的锻炼。”
    以跨学科合作推动史学繁荣
    谈及当前史学研究现状和新的生长点,安作璋表示,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事、物、典章制度等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倘若想有所突破,则应当变换新的视角、考虑新的思路、运用新的方法。
    安作璋提出,要将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进行比较研究,站在世界史的高度考察中国历史。他说,在20世纪,一些史学研究者曾对此进行了尝试,将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西方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比较,以此认识中国历史的特点。今天史学界需要进一步开拓视野,从多层面将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中加以研究。
    安作璋特别强调,历史学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扩大其研究范围。他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史,研究领域过于狭窄,研究者要根据社会需要扩大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向经济史、文化史、城市史、乡村史、民族史、人口史、边疆史等领域拓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学越来越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许多问题仅靠传统的单一的历史学方法是解决不了的。”安作璋表示,史学要繁荣,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新时期的历史学研究中,史学工作者要开拓视野、革新方法,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注意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合作,尤其要注意与哲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以及相关自然科学的合作。他介绍说,目前,西方史学界跨学科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除了人文社会科学外,还与生物学、生态学、工程技术等自然学科建立了联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安作璋从事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他认为,在史学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作为指导思想,最核心的就是唯物史观,这是最重要的前提。历史研究如果不从经济基础入手的话,很多问题都说明不了,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奠基时代,这是从它的经济基础入手得出的结论,这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