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正视历史事实 深化抗战研究(5)


    继续为“攘外必先安内”辩护欲盖弥彰
    《中国社会科学报》:抗战期间,国民党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该政策辩护者认为,其具有合理性。您怎么评价这种观点?
    李东朗: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大规模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的应对方针是“攘外必先安内”。
    近年来,一种观点再度流行,即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有争取时间准备抗日的一面。而事实上,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使日本大规模侵略阴谋得逞,其不断对日妥协退让,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其集中力量“剿共”和剪除其他异己,不仅不能“安内”,而且极大地破坏了抗日所需的民族凝聚力,丧权辱国的《淞沪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就是恶果;1933年的福建事变、1936年的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证明“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是错误的、行不通的。
    最终,蒋介石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之下,只能改弦更张,接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从集合一切抗日力量方面来做抗日准备。不能否认国民党在这期间的一些抗日准备,但它与严重损害全国抗日局面形成的负面作用相比,微不足道。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合理性,实在是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还有一些声音认为,国民党军队并未有过片面抗战、消极抗战的行为。事实究竟如何?
    李东朗: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宣称要“举全国力量”抗战,表现出抗日的积极性。但也应该看到,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虽然有发动全国民众抗日等内容,但国民党并没有真正实施这些条文。它把抗战胜利希望寄托在美英苏等大国干预日本上,没有通过发动民众战胜日本的信心,因此不愿也不能真正发动人民群众,结果只能是其政府和军队的抗战,即片面抗战的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影响和阻碍中国潜在抗日优势的发挥,无疑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相持阶段,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的抗日积极性发生很大变化,加之出现严重腐败,正面战场总体呈消极态势。1944年,在豫湘桂战役出现大溃败,日军在中美空军不断袭击下居然能以每天3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一直打到贵州独山。甚至国民党军方的《扫荡报》也批评说:“独山失守,表现了军方的无能。”这些情况,极大程度地损害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观感,影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