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铁路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2)


     
    大会主题发言
    朱从兵教授以“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铁路之计量分析”为题,从铁路建设、铁路运力、运输实绩和运输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就北洋政府时期我国的铁路建设进行了重新解读。他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铁路从某种程度上说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南开大学江沛教授以京奉(北宁)铁路与资源型城镇唐山的近代变动为题,集中探讨了资源型城镇与近代交通体系的发展交互作用下的城市变动形态。他的探讨进一步推动了铁路与近代城市变迁的研究。韩国仁川大学金志焕教授以安奉铁路为突破口,论述了铁路建设对于近代中国东北市场变革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正是铁路在东北的修建,才促进了近代东北市场格局的变化。复旦大学戴鞍钢教授以近代黄河流域为中心,探讨了沿海港埠与内陆出口农副产品的水陆转运问题。他认为铁路这种近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与其他传统运输方式一起互联互补,实现了沿海港埠与内陆出口的良好衔接。吉林大学李书源教授则以“铁路与近代东北交通体系的重构(1898-1931)”为题,集中梳理了近代铁路修建给东北带来新的交通体系的重构过程。南京大学李玉教授以“接收而不接受:铁路知识的供给与刘锡鸿的选择”为题,从信息与知识“接收”与“接受”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人物思想与心态的变化。他的研究视角新颖、独到。暨南大学冀满红教授以“进退维谷:芦汉铁路借款谈判与中外纷争”为题,对芦汉铁路借款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就借款的模式进行了评析。东北师范大学曲晓范教授以“民国吉敦铁路工程腐败案形成和被查过程研究”为题,对东北地区的吉敦铁路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他对于民国时期吉敦铁路的探讨拓展了近代东北铁路研究的内容。上海师范大学邵雍教授以“日本军机轰炸上海铁路设施述略”为题,集中梳理了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日本侵略者疯狂炸毁我国铁路设施的历史实况。安徽师范大学马陵合教授则以“安奉铁路交涉研究”为题,从地方外交的角度对安奉铁路中日交涉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中日双方针对安奉铁路交涉的过程中,东北地方大员既体现出维护主权的意识,也显现了地方官员交涉权力的有限和外交政策的急进。而交涉的结局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央与地方在事关铁路主权外交事务上的无序与矛盾。杭州师范大学丁贤勇教授以“1930年代初杭江铁路修筑与社会观念变化”为题,探讨了民国时期杭江铁路修筑过程中国人社会观念的变化历程。他认为,民国时期杭江铁路的成功建设,揭橥了穷干、苦干、实干、快干之精神,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国人对铁路建设的旧有观感。苏州科技学院祝曙光教授则以“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铁路运输”为题,通过对甲午战争过程中中日两国铁路运输的比较研究,探讨了铁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吉林师范大学的范立君教授以中东铁路与近代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开发为题,集中探讨了中东铁路的修建与近代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的开发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他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中东铁路多从政治角度进行探讨的缺憾,同时他还注重从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视角进行探讨,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