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2)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日本为了对中国东北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932年3月在长春炮制“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政治统治、经济掠夺、文化奴役。通过砍头、活埋、细菌试验、化学武器等手段残杀中国人,仅1935年至1936年冬,杀害抗日志士5900多人。
    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为了祖国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展示出中华民族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临危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在优势敌军面前,表示“此身存在誓不屈服”,在嫩江桥展开阻击战。李杜、冯占海为首的自卫军发表声明:“能为国家保全一尺干净土地,即算尽我军人一分天职。牺牲一切,在所不惜。”进行了哈尔滨保卫战。满族人李兆麟、陈翰章,朝鲜族人李红光 、李斗文,白族人周保中分别担任东北抗联领导,率领军民与日军展开血战。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抗日联军经常孤军奋战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冰天雪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各族民众积极支持、参与抗战;向抗日武装提供粮食、棉大衣、靰鞡、手套等物资;八路军指挥员马本斋的老母亲被日寇抓去当人质,她深明大义,拒不写劝降信,绝食七天后殉难。当时的文人用文艺创作当刀枪,满族作家端木蕻良创作了《大地的海》、《浑河的急流》等反映各族人民的苦难和抗日斗争的小说。《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数百首抗日歌曲,增强了中华儿女必胜信念。
    杨靖宇将军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率部在长白山密林中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与敌人战斗五天五夜后,在吉林蒙江被敌军包围英勇牺牲。残忍的日军将他剖腹,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誓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指挥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取得胜利。海外的1000多万华侨,心系祖国抗战。他们有的归国参战,有的筹饷,两年间,华侨捐款达13亿多元。每一笔捐献,彰显海外同胞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