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二战战局


    1942年11月19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启动了“天王星行动”,包围了纳粹德国等的大批军队,歼灭大量敌人,成功扭转了苏联卫国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近年来,有观点认为这场战役与其他战役(比如库尔斯克会战)相比,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更有甚者,某些国家的少数人美化侵略历史,无视甚至否定中国和苏联等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阐明斯大林格勒战役获胜原因,明确其历史意义显得尤为必要。
    正确评估战局是苏军取胜关键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使得纳粹德国妄想通过闪击战迫使苏联投降的计划破产,但是苏军在苏德战场总体上依旧处于被动和守势。1942年8月,纳粹德国在苏德战场南翼发动进攻,妄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等苏联中部战略要地。为此,纳粹德国前后投入了100余万兵力。面对德军,坚守在街巷的苏军成功地等到了冬季的来临。德军士兵约阿希姆·施腾佩尔(Joachim Stempel)曾描述了当时的情况:“我们没有苏联士兵的经验,他们在身体、精神和作战训练方面都占据了东道主的优势。苏联士兵在阵地战和肉搏战方面都很厉害,而我们只习惯于驾驶坦克。”
    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德国军事史研究学者罗伯特·M.西提诺(Robert M. Citino)表示:“苏联士兵发现‘德国士兵也是像我们一样的血肉之躯,他们不是超人’,尽管纳粹的宣传机器将他们包装成了超人。苏军通过斯大林格勒的巷战和高加索地区的山地战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刘显忠对记者表示:“从1942年7月17日到11月18日,苏军的防御战使德国的突击部队精疲力尽,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到1942年末,苏军在很多方面均取得了对敌优势。转入军事轨道的工业开始快速生产武器、装备和弹药。此外,指挥人员得到了锻炼,丰富了作战经验。苏联正确评估了形势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及时意识到德军在南方的威胁,并给敌人以有力的回击。”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罗伯特·谢伟思(Robert Service)则从统帅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在大战面前,斯大林选择了“信任他的高级司令官的专业选择”。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的军事史研究学者克里斯·贝拉米(Chris Bellamy)则表示:“为了将空军投送到斯大林格勒,德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德国空军不得不将大部分力量从高加索战场转移出来,高加索本是希特勒的重要战略目标。”
    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认为,纳粹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不负责任的支援被围德军的承诺,致使这支部队被困更深。比弗还指出,希特勒过分迷信战斗意志的作用,也是德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此外,严寒、给养短缺以及战线侧翼的其他轴心国军队缺乏战斗力都为德军失败埋下了伏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