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行政”为三卿联合执政(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7:11:23 中国社会科学报 陶兴华 参加讨论
主流认识存在疑点 由于司马迁没有明确说明“共和”究为何指,如果仅仅从字面含义来看,上述主流认识似乎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认识存在几点难解之处。 第一,司马迁多是将“共和”与著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在上下文语境中,“共和”一词更偏向于名词性质,“共和”更有可能是指某位具体历史人物,并且具有类似于王的地位与形象。 第二,古本《竹书纪年》、《吕氏春秋》、《庄子》等典籍表明,“国人暴动”发生后,周厉王“奔彘”,共地之君“共伯和”出面主持宗周地区的危乱时局,他当时在中央的地位非常显赫。 第三,周厉王和周宣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例如《师釐簋》、《师晨鼎》、《师艅簋》、《谏簋》、《元年师兑簋》、《三年师兑簋》等,有对“伯和父”、“师和父”、“司马共”等历史人物的明确记载。这些人与“共伯和”很可能指同一人。 第四,在清华简《系年》相关记述中,载有“共伯和”在“国人暴动”后执掌周王室大权的记录,明确证明共伯和暂代周天子主持政局长达14年之久。 第五,从史籍相关记述可知,“国人暴动”爆发后,周厉王迅速亡命北方彘地,宗周贵族也大量避难逃亡,王畿地区的形势异常危急。周、召二公当时所能控制的力量显然无法与叛乱势力相抗衡,他们自身尚且难保,何谈能够阻止和镇压“国人”的反叛呢?至于完全由他们二人来掌控王朝最高政局,是不切实际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毛泽东“羞辱王明”纯属无稽之谈
- 下一篇:德国亚述学研究久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