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文文献研究上演“接力赛”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29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记者 张春海 参加讨论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出土的回鹘文文献残损严重,许多词语难以辨认;如何考证文献中出现的梵语和佛教用语、忠实地译出千年前的回鹘文诗歌又不失韵文的特点……这些工作耗费了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他的新著《回鹘文诗体注疏和新发现敦煌本韵文研究》问世后,这种“死文字”所记载的历史画面,随着研究而“复活”。 迎难而上,研究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这位哈萨克族教授的经历,正是几代献身回鹘文文献研究的中国学者的一个缩影。 回鹘文化“破土而出” 回鹘文的创制时代因缺少明确证据而难以确定,这一难题长期困扰国际学界,有学者认为其应产生于763年后不久。而酒泉文殊山万佛洞新发现的回鹘文题记,则为回鹘文使用的下限提供了重要证据,表明直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回鹘文与回鹘佛教徒仍存在于河西地区。 回鹘频频出现于唐代史书;而宋元时代,中原王朝对回鹘的记载稀少而模糊。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发现于敦煌藏经洞和吐鲁番等处的回鹘文文献,为学者打开了一道“时光之门”。流行于宋元时期的回鹘文,被广泛用以书写诏告敕令等,所留下的文献资料,成为今人认识与研究回鹘与中亚诸族历史文化的无穷宝藏。 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富学提出,可以说,世界上少有哪种文化能像回鹘文化这样多地受惠于出土文献。20世纪以前,对回鹘文文献的知识及回鹘文化的了解,主要局限于汉文文献等史料中一鳞半爪的记载和传世的几件回鹘文文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回鹘写本、刻本的发现和研究,学者才得以对回鹘历史文化有了重新认识。 现存的回鹘文文献经历了数世纪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和人为的掠夺破坏,幸免保存至今者只是凤毛麟角,但这些断简残篇依然包含着那个远去时代的社会文化信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张铁山如是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筑牢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三道防线
- 下一篇:历史虚无主义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