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挖掘近代海关地图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青岛9月13日电(记者张清俐 通讯员马欢)9月9—10日,由中国海关学会、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旧海关地图的学术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近代的中国地图中相当一部分由近代中国海关专业机构绘制,内容多样、覆盖空间大。复旦大学海关史与海关文献国际研究中心教授吴松弟在考察近代中国海关文献时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文字报告、海图和地图。“这些文献不仅品种众多,数量极为可观,而且在当时的中外文献中具有明显的便于使用的科学性。其中有许多是连续性专刊且较多使用了地图,使得研究更具历史感和动态感以及区域感。”他说。
    据吴松弟调查统计,目前收录旧海关地图较多的有:《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中国海关总署档案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通令全编》。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钟翀研究发现,中国旧海关文献中包含的许多地图实际上是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此类城市地图资料大多运用近代测绘技术绘制,因此测绘精确,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其所具有的特殊绘制背景与我国城市近代化及地图近代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昭庆在已出版的《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和《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中发现有关长江镇江段的变迁地图,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这一时期长江镇江段的变迁研究,从而复原这段时期镇江港口岸线的概貌。
    黄埔海关学会会员袁峰在《粤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中发现刊载了一张黄埔船澳图。他发现,这一时期黄埔口岸海关赖以生存的珠江入海口水系、地貌、经济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辖区水域盈缩、机构分合和关址变迁不断发生。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口岸历史地理的变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结合近代海关绘制的地图研究这些变化,可以以图证史、以图佐史,实现对文字史料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