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新趋势(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2:11:0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韩玄晔 刘艺颖 参加讨论
社会生活研究日趋细化 社会生活史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吕博探讨了衣物疏文本和内容变迁的背后关乎汉唐间丧葬制度的流变,认为衣物疏变化的历史背景是汉唐以来信仰由“巫俗”到“宗教”的推进。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吴羽对《南齐书·五行志》中永明年间的风占进行了考释,认为这些记载并非后人回忆或有意解释,而是当时官方的原始记录。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小稳通过对寒食节起源的梳理,认为寒食起源的诠释在隋唐时期发生改变,是皇权宣示统治合法性、借助儒家思想来整合民间社会的一种方式。 宗教信仰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层面,宗教史与政治史密不可分。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效俊认为南北朝时期形成的舍利崇供和瘗埋方式奠定了舍利崇拜的丰富形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统合为舍利崇拜制度。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邵正坤对义邑中的八关斋会和俗众的受戒情况进行探讨,认为北朝时期奉持八关斋戒已成为在家佛教徒皈依佛法的标志性活动。日本东京大学助理教授李龢书通过分析南北朝道经、正史材料、碑刻史料等性质各异的文本,厘清了至尊神信仰的建构,认为今日所见的道教至尊神信仰体系的成立当在唐末五代时期,其内涵的最终确立与流行可能晚至北宋仁宗时期。 邺城考古取得新进展 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介绍了邺城考古的新发现,认为近年来邺城都城格局、佛教遗迹、手工业遗迹等考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牛润珍利用墓志探讨邺城的城市布局,认为东魏北齐邺城的网格化管理制度是东亚都城网格化管理的典型。日本东京大学准教授佐川英治认为东魏北齐时代的邺城虽然继承了北魏洛阳城的设计并进一步接近儒家理想,但仍然与现实空间的便利性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 邺城位居黄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崔彦华探究了魏晋时期邺城的变迁,认为邺城地位的升降与当时封建割据的政治形势密不可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沈丽华分析了邺城东魏北齐墓的类型、布局和成因,认为此地陵墓的选址、分布规律和平面格局受到了礼制传统、地理环境和政权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日本龙谷大学讲师北村一仁以当代交通路线、摩崖石刻和石窟的位置为线索,探索了邺城与上党郡之间的交通路线,认为大体上可以分为南北两个方向。韩国圆光大学教授苏铉淑探讨了邺城造像中题材图像差异和胡人供养问题,认为这反映了东魏北齐时期邺城佛教艺术的多样性。 本次会议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的最新趋势,政治史研究议题逐渐细化和扩展,宗教史研究与政治史研究的结合日趋紧密。不过,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成果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拓宽东夷文化研究视野
- 下一篇:建构中国海洋文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