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王充哲学与东汉社会(2)

二、虚妄盛行与“九虚”“三增”
    虚指不合事实的虚假说法,妄指不合逻辑的谬妄言论。王充说,当时社会风气流行虚妄,“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浮妄虚伪,没夺正是”(《对作》)。“伪书俗文,多不实诚”,“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自己》)。
    王充那个时代为什么虚妄特别多呢?这恐怕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探究。首先,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温饱,自然就要歌颂朝廷。歌颂一旦过头,就成了虚妄。例如,光武帝时代,郎中汝南贲光上书,言“孝文皇帝时居明光宫,天下断狱三人”。为了歌颂汉文帝,夸大事实。光武帝纠正说:“孝文时不居明光宫,断狱不三人。”(《艺增》)王充对此发出感想:“夫贲光上书于汉,汉为今世,增益功美,犹过其实,况上古帝王久远,贤人从后褒述,失实离本,独已多矣。不遭光武论,千世之后,孝文之事,载在经艺之上,人不知其增,居明光宫,断狱三人,而遂为实事也。”(《艺增》)当代人的夸大说法,一旦写入书中,后代人就以为是真事。根据这种情况,以前书中所记,也未必是真事。这就导出第二种原因。
    其次,古代典籍中所记的事本来就是有真有假的,无碍生活。但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儒家说法就带法典性。西汉董仲舒以《春秋》决狱,按《春秋》说的道理来判案,就是儒学法典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儒家又是信师而好古的,对于古代的各种记载、老师的各种说法都信以为真,一点不敢怀疑。这样一来,古籍中的所有记载,对社会就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来无碍生活的虚妄内容,却变得十分重要。当时谶纬多以经典的形式宣传虚妄的内容,桓谭按儒家精神,拒斥谶纬迷信,却被定为非圣无法的大罪,被迫害至死。这是显例,社会上因虚妄导致各种不切实的迷信,所造成的危害,更不计其数。有鉴于此,需要探究的虚妄说法就显得特别多。
    再次,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王充对此有所分析。他在《艺增》中说:“著文垂辞,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写文章总要夸张,称赞美德超过善行,揭露作恶超过罪行。为什么要这样呢?世俗人好奇,不奇的话,没有人爱听。因此,作文者要投世俗所好,赞誉一个人总要说得比实际更好,这样,听众才高兴。说谁不好也要加油添醋,这样,听者才满意。世俗好奇,就是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说好说坏都加以夸张,就是为了满足这种精神需求。社会安定以后,精神需要提高,虚妄言论也就盛行了。
    称赞现代的人物和事件,要受到现实的检验。前面提到的贲光想歌颂汉文帝,说他断狱三人,被汉光武帝所否定。歌颂古代圣王盛世,就像画鬼那样,随便怎么说,也没有人出来纠正。因此,古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被高度夸张,乃至神化。“为言不益,则美不足称;为文不渥,则事不足褒。”(《儒增》)经过加油添醋,又层层加码,“儒者称圣泰隆,使圣卓而无迹;称治亦泰盛,使太平绝而无续也。”(《宣汉》)把圣人吹得太高,脱离实际。把古代太平盛世也夸过了头,使后世怎么努力也达不到。
    虚假的反面是实事,谬妄的反面是实诚,是合符情理。王充写《论衡》,就是“疾虚妄”而“求实诚”。
    《佚文》表明了王充写《论衡》的宗旨:“‘《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王充用“疾虚妄”来概括写《论衡》的宗旨。他在《对作》中说:“虚妄显于真,实诚乱于伪,世人不悟,是非不定,紫朱杂厕,瓦玉集糅。以情言之,岂吾心所能忍哉!”“今《论衡》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辩其实虚”。“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辨真伪虚实的目的又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实虚之分定,而华伪之文灭。华伪之文灭,而纯诚之化日以孳矣。”(同上)也就是“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同上)“疾虚妄”的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风气“归实诚”。
    王充为了“疾虚妄”,写了“九虚”:《书虚》、《变虚》、《异虚》、《感虚》、《福虚》、《祸虚》、《龙虚》、《雷虚》,又写了“三增”:《语增》、《儒增》、《艺增》。这些篇章所批评的内容包括天人感应说、民间迷信、古代传说等,主要有儒家经传中的言论,先秦诸子以及秦汉时代流行的书籍,包括《吕氏春秋》、《淮南鸿烈》、《史记》等重要典籍。也包括汉代新出的一些书,王充称为“儒书”、“传书”、“短书”。
    王充的“九虚”“三增”,反映了当时社会习俗,虚妄盛行,也反映了有识之士对实诚的追求。有识之士是先觉者,他们的识见代表了社会思潮的新趋势。一百多年以后的魏晋时代,玄风盛行,强调真情,讥笑虚伪,成为一种新风气,有的学者认为这股风是王充吹来的。
    社会稳定日久,自然形成某种风尚。风尚一成,人们就随着风尚行动、说话,社会上形成了风尚观念。对同于风尚的,不以为非;对反风尚的,不以为是。是非由风尚观念所定。当多数人为风尚所驱使的时候,少数哲学家参较实验,逻辑分析,理智地作出新的判断,而视那些被众人熟视无睹的、不言而喻的真理为虚妄。经过几百年,风尚变了,风尚观念也改了,哲学家的理智才得到承认。魏晋时代,汉代的经学大师乃至圣人贤者都受到贬斥,而王充及其《论衡》却得到赏识。从中可以看出,风尚的变化,对于理论的评价也会发生变化。所谓“大江东去,泥沙俱下”,大趋势总要裹挟一大批虚妄。先见虚妄者难免受到众人的讥笑,但是,历史是先见者的丰碑的排列,丰碑就立在无名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