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之后所作的明代编年史。作者夏燮,字谦甫(嗛父),一字季理,别号谢山居士、江上蹇叟,生于一八○○年(清嘉庆五年),卒于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安徽省当涂县人。他的父亲夏銮是一位“学宗程朱”的学者,伯兄炘也是“学兼汉宋”,仲兄烱、叔兄燠都是精通诸经注疏、声韵之学的研究者①。夏燮本人除了精通音韵之外,“兼深史学,留意时务,持论宏通”(《清儒学案》卷一五五,《心伯学案》)。他们一家都是读书治学的人,并且“自相师友”,互相影响,可谓家学渊源。 夏燮于一八二一年(道光元年)中举人,初任青阳训导,一八五○年任直隶省临城县训导,一八六○年参加当时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幕府。其后,官江西永宁县知县等,《明通鉴》便是署这一官衔的。他写了很多书,除《明通鉴》一百卷外,尚有《五服释例》二十卷,《述均》十二卷,《中西纪事》二十四卷,《粤氛纪事》二十卷;又校勘明《陶安学士集》、吴应箕《楼山堂集》、《国朝汪莱算学书》、《校汉书八表》等,俱刊行。没有刊行的有《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谢山堂文集》等书。 一、冲破“钦定《明史》”的束缚,以编年体经纬有明一代史事 夏燮是鸦片战争后系统地研究明史的第一人,他之所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及其本人的学术思想分不开的。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紧接着,美、法侵略者也跟踪而至,趁火打劫,分别胁迫清廷与它们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进一步侵入中国各地,中国社会逐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五九三页。)早已暮气沉沉的清朝统治阶级,更深刻地暴露了它的腐朽无能。阶级矛盾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也更加深化,使乾、嘉以来紧张的阶级关系更加激化,人民反抗清贵族统治的斗争已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形势下,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鸦片战争前,执掌着朝政的清贵族虽然基本上是联合汉族地主共同统治中国,同时,清贵族统治集团对汉族地主官僚又怀着极大的戒心,对他们的权限不仅作了各种限制,而且每每采取排挤的政策,限制他们势力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清贵族的势力日趋衰落,对汉族地主官僚由限制排挤转而为依赖和依靠,对汉族地主势力也无力控制而逐渐松弛了。社会如此急剧动荡和变化,人民群众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不能不在思想领域中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清代的文化界,在乾隆、嘉庆时期,考据学曾盛极一时,许多知识分子在清王朝的高压与笼络下,埋头故纸堆中,不问世事,穷年累月地一味从事古代典籍的训诂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史学的研究和编撰,却长期地陷于停滞,其中尤其是对明史的研究被视为禁区,几乎无人敢于问津。其原因是由于从清初顺治十八年起,一直到清中期乾隆年间,文字狱从未停歇过,而私撰明史,就是其中的主要罪状之一。在清廷的严酷摧残下,明史的研究受到严重的戕害。另一方面,清自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年)着手《明史》修纂,一直到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成书时止,首尾用了九十五年。在清廷诏谕严格规范下进行编纂和修改的“钦定明史”颁布后,就奉为官方的权威性著作。尔后,不仅是《明史》的本身,而且凡是清廷主持的大规模典籍的编纂,有关事例都得以本书为准绳,有关内容都得以本书为皈依。在清廷文字狱的淫威下,长期来,学者都恪守官书,对这部钦定《明史》,即使悬诸国门,也是千金无人敢易一字的。 鸦片战争前后,在社会危机日益深化,清贵族统治政权日益腐朽,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活动又步步紧逼的形势下,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占统治地位的汉学与宋学的羁绊,揭起“经世致用”的旗帜,把视线转向社会现实。在史学研究上也逐渐摆脱乾嘉考据学的束缚,开展对元史、西北地理、清史诸方面的研究,对钦定《明史》也敢于公开议论批评了。如魏源通过地理沿革的考辨,提出“《明史》之外国沿革,无一不谬。”(《西南洋·南印度海中锡兰山岛国沿革》,《海国图志》卷三)并且申明,他之所以予以考辨的目的,指出其中的谬误,是为了给《明史》“以祛正史之污,并以祛后来诸国之惑。”(《西南洋·北印度以外疆域考》,《海国图志》卷三三)这无异向人们公开宣称,一向不准碰一碰的钦定《明史》是有错误的,必须重新进行研究,予以纠正,以免谬种流传。 夏燮对《明史》的看法,首先认为参加《明史》编纂的人,“半系先朝遗老,亡臣子孙,其中或以师友渊源,或因门户嫌隙”,不可能写出符合明代史实的《明史》来。他说:“近阅明季稗史,参之官书,颇有《本传》所记铮铮矫矫,而野史摈之不值一钱,亦有野史所记其人之本末可观,而正史贬抑过甚者,岂非恩怨之由!”又说:“若谓野史不可信,则正史何尝无采自野史而折衷者,安见登之正史遂无传闻之误乎!”(《与朱莲洋明经论修明通鉴书》)他认为野史中存在的错误是容易辨识的,因为“野史之原于正史,正史之本于《实录》,明人恩怨纠缠,往往藉代言以侈怼笔。如《宪宗实录》,丘濬修隙于吴(与弼)、陈(献章);《孝宗实录》,焦芳修隙于刘(健)、谢(迁);《武宗实录》,董玘修隙于二王(王琼、王守仁);而正史之受其欺者遂不少,弇州所辩,十之一二耳。至如《洪武实录》再改而其失也诬,《光宗实录》重修而其失也秽。”②编撰《明史》所依据《实录》的情况是如此的。而初稿的实际编撰和审定者是万季野,万卒后由王鸿绪续成和修改。“季野当鼎革之际,嫌忌颇多,其不尽者,属之温哂园,别成《绎史》。”可见《明史》在修纂时,就存在很多问题,后来修改时又“多不能辨,率以窜改之《实录》阑入其中,殊非信史。”由此可知,《明史》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