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香林(1906-1978),字元一,号乙堂,广东兴宁人,是20世纪中国一位著述颇丰的史学家,一生对客家学、谱牒学、民族史、唐史、香港史、中外关系史、华侨史等都有精深的研究。仅在中外关系史和华侨史方面,就有专著十余部、论文近百篇。但由于众所周知的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大陆学界对罗香林在此领域的贡献所知甚少,所以笔者不揣浅陋,撰写此文,以期抛砖引玉。 一、罗香林对于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及其主要成果 罗香林对中外关系史的研究,由来已久,就笔者所见他在这一方面最早的文章是于1928年发表在《清华周刊》上的《自汉到唐南洋事业》。40年代他任广东省文理学院校长时,主张“加重中西交通史、及南洋史地等课程”,“而于所授隋唐五代史及史学方法等,亦每举中外交通与文化交流诸关系,为学子探讨参证。”[1](P67~68)居香港时又“以中国南方之海上交通及其文化发展为研讨重心”,[2](P52)可见他对中外关系史研究一贯重视的态度。就笔者所见到的材料,罗香林对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外关系史上宗教传播问题的研究 罗香林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期即受陈寅恪先生的影响,开始关注佛教问题。据他晚年的回忆,当时陈寅恪先生开设有“高僧传研究”和“佛经翻译文学”等课程,虽然“因为引用外文的专籍特多,所以学生每不易笔记;但又因其每讲都有新的阐发,所以学生也津津有味。”[3](P17)另外,罗香林自己信仰基督教,所以对基督教的历史也有较深的研究。在这两种宗教之外,罗香林还旁涉伊斯兰教与真空教,洋洋洒洒,蔚为壮观,现大致概括如下:(1)佛教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大,其传播史多为学人所重。但罗香林认为“无论其自印度传出之佛教流别,与其艺术作风,本自有其原先之殊异;而其中途所受别种文化之混合,与入华传播所受各地历史与环境之影响,亦各有若干后起之殊异。”[4](P2)所以“除为纵式之研讨,以究其时间演变之所因外,而并宜为分区研讨,以究其空间播荡所届者也。”[4](P1)因此他悉心收集有关交广道佛教传播的资料,并考察其沿途之遗迹与文物,先后写成:《关于牧原和尚的年代问题上邱荷公先生》、《禅宗与曹溪南华寺》、《旧唐书僧神秀传疏证》、《广州光孝寺古遗--诃梨勒树与菩提树考》、《六祖慧能与广州光孝寺关系考》、《唐相国房融在粤笔受大佛首楞严经翻译考》、《广州光孝寺唐代悲心陀罗尼经幢考》、《唐时往来南海之高僧义净不空等与广州光孝寺之关系》、《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佛教各宗派之关系》、《交广道之中印关系及唐代粤桂佛教与艺术之新的发现》、《广州光孝寺唐代大悲心陀罗尼经幢考》、《摄论宗传授源流考》、《旧唐书僧玄奘传讲疏》、《玄奘法师年代考》、《桂林石刻晚唐贯休所绘十六罗汉像述证》、《南宋至唐广州光孝寺与禅宗之关系》、《广州光孝寺唐代木雕小型罗汉等像考》、《交广道之中印关系及唐代粤桂佛教艺术》等论文。 在这些论文的基础上,罗香林还著有《唐代桂林之摩崖佛像》和《唐代广州光孝寺与中印交通之关系》两部专著。前书主要论述“唐代桂林之佛教造像,其传播史实、与造作景况、艺术作风,及现存状态、与所属系统,及应有地位”,[5](P76)“并附论其与中外文化交流之关系,与其自成系统,而克与西北各地佛教造像相提并论之特征。”[5 ](P7~8)后书探讨自印度由海道入中国的佛教,举凡佛经翻译、宗派构成、植物传播与 赴印高僧等史实,皆有相当严谨的考证。“其中所考《首楞严经》之翻译底蕴、与诃子 树移植之关系等,亦深为佛学界南怀谨、及日本石田干之助教授等所推重。”[6](P38) (2)景教研究。罗香林对于唐元两代的景教用力最多,先后写成的论文有:《景教徒阿罗憾等为武则天皇后造颂德天枢考》、《景教与中国文化》、《唐代桂林西域人摩崖题刻与景教之关系》、《唐岭南道之景教流传与刘蜕父子不祀祖关系》、《景教入华及其演变与造物特征》、《系出波斯之李珣及其海药本草》、《吕祖与景教之关系》、《 唐代景教之传入、发展、与遭禁》、《中国族谱所记基督教之传播与近代中国之关系》 、《唐岭南道之景教传播》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