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张振珮先生《史通》讲演录(5)


    前面提到,知几重视直书实录。《史通》有《直书》、《曲笔》专篇,从正反两面强调史贵直书,反对隐讳虚美。他总结春秋以来的惩劝论和直书论,力倡史之为务,目的在于彰善瘅恶,申以劝诫。他赞扬那些奋笔直书、无所阿容的优秀史家,是“宁为兰摧玉折,不断瓦砾长存”,“遗芳余烈,人到于今称之”;而假回邪以窃位,持谄媚以偷荣的史家,则是“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他用“远古”、“中古”、“近古”等时段范畴来表示不同的历史时期,看到战国、秦汉以后中古时期史事复杂,文籍大兴,史书难以尽载,应刻谨慎删削去取,做到选事择人而书。他的选事标准是关系国家兴衰,生民休戚;择人原则是恶可以诫世,善可以示后。他认为“天下善人少而恶人多,其有书名竹帛者,盖唯记善而已”;但“干纪乱常,存灭兴亡以系,既有关时政,故不可阙书”,所以要大善大恶才能选入史书。可见他的直书论与惩劝论是密不可分的。自《史通》撰成,直书与曲笔的界限十分清楚,史书选材的标准也得到明确。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不诬事实,近于至公”(《通鉴》卷六十九),专述历代兴衰治乱大事,得失互举,善恶并书,很难说不是受《史通》启发,足见知几影响之大。
    著名的史才论,《史通》未载,据新、旧《唐书·本传》及《唐会要》卷六十三,礼部尚书郑惟忠问知几:“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他回答说:“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史通·核才篇》慨叹“ 史才之难,其难甚矣”,可以证明史才论并非他人的虚构附会。“三长”具体指什么呢 ?他解释说:“夫有学而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货殖;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梗楠,弗 能成室;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简单地说,“ 才”是写作历史的表达能力;“学”是充分的资料和广博的学识;“识”有不同的解释 ,应在《史通》中找答案。《鉴识》篇辟头就说:“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核才篇 》说要有“铨综之识”,可见“识”是指会通的眼光,综括判断的能力。三者中“识” 最重要,否则虽学穷千载,书总五车,仍然会“见良直而不觉其善,逢抵牾而不知其失 ”。
    说史识除铨综之识外,也包括了会通之识,还可举出两例。一是《汉书五行志错误》 批评班固举轻略重,见小忘大,是因为“习有不周,识无能鉴”,史家如果学有未周, 缺乏通识,就不能明察事理,洞悉优劣,以致闹出持善配妖、牵强附会的笑话。二是《 魏书》入主出奴,成王败寇,魏澹改收书,以非易非,其失弥甚;惟王邵撰《齐志》, 独无此失。《杂说下》斥责《隋史》“美澹讥邵,岂所通鉴乎”?他批评“世之学者, 或耽玩一经,或专精一史,谈《春秋》者,则不知宗周既殒,而人有六雄;论《史》、 《汉》者,则不悟刘氏云亡,而地分三国;亦有武陵隐士,灭迹桃源,当此晋年,犹谓 暴秦之地也”。他明确要求在会通全史的基础上,专精一个断代,即使是学派之争,也 要择善而从,短长互补。有人评论知几,说他反对通史,可见不懂会通;又说《鉴识篇 》“识有通塞,神有晦明”,“若据此以为刘知几有所谓‘通识’,那么‘塞识’又当 如何解释呢”?其实知几只是反对用纪传体写通史,并没有说过编年体写通史不行。知 几之前,仿《史记》通古为纪传的,无论梁武《通史》还是元晖《科录》,没有一部成 功;知几之后,也找不到一部可与《史记》相匹的纪传通史,只有司马光改纪传为编年 ,《资治通鉴》才与《史记》一样,成为天地间必不可或缺的史学钜著。由此可见知几 识力的深邃和敏锐。至于说“通识”之外还有所谓“塞识”,仅就题目看,“鉴”即有 明察、洞晓之意,如何能说知几不主“通识”而主什么“塞识”呢?何况《史通》一书 其他地方还多次论及“通鉴”、“通才”、“深识”,而他本人也是本着历史文化的智 慧通识与史学理念,来省察与判断隋唐以前上千年的史学现象的。
    史才论没有明确提到史德。明代胡应麟《史书占毕》(见《少室山房笔丛》)称“才、 学、识三长,足尽史乎?未也,有公心焉,直笔焉”。清代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发挥说: “刘氏之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又加上一个史德,成为四长。他说“德 者何?谓著书之心术也”,即史家如实反映史实,据事直书的品德,也就是胡应麟说的 “公心”与“直笔”。把史德作为史家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单独提出,强调其作用,固属 必要。但若据此谓知几完全不讲史德,则又失之千里了。《直书篇》说:“正直者,人 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惑经》篇说:“良史以实录为工。”他认为趋邪而弃正, 是“不践君子之迹,而行曲自陷小人者”。所以十分强调史德及公心的重要,并反复褒 扬直书,反对曲笔。他强调秉笔直书,但又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很有些全 面观察问题的辩证因素,贯穿《史通》一书,也处处表现了这种原则。以《魏书》为例 ,其书“抑扬失当,毁誉任情”,历来被称为“秽史”。知几对著者魏收指责很多,批 评严厉,但对他创立《序纪》,叙述拓跋圭开国以前事,仍从体例上加以肯定。可知史 德表现在史家身上,就是公心(潜在心理意向);表现在史书上,则为直笔(外显的客观 态度);而要做到直笔,又必须立论全面,褒贬有据,“善恶必书,斯为实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