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历史发展观陈寿的历史发展观,继承了自战国秦汉以来孟轲、邹衍和董仲舒等人的“五德终始”学说。在他看来,既然“汉绍尧绪,为火德”(《汉书·高帝纪》臣赞注),那么,将来代汉而建立新朝的,必然是属土德的,前面已说过,在三国鼎立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实际上是三雄代汉,分而治之,陈寿是把这三个割据政权作为一个总体来看待的:它们都是以土德代汉的,它们都想在襄助汉室的旗帜下以达到独占天下的目的,而结果是谁也没有实现。基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状况,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了大量魏、蜀、吴属土德的材料。写曹操建魏: “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建安五年即公元二○○年)凡五十年,而公破(袁)绍,天下莫敌也。”(《魏书·武帝纪》)写曹丕称帝,数言: “黄龙见谯”(《魏书·明帝纪》)。 又在《明帝纪》中借有司之口说: “魏得地统”。 写刘备少时: “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蜀书·先主传》)写刘备未称帝时: “是后(汉建安二十五年,魏黄初元年)在所并言众瑞,日月相属。” 又写蜀臣劝刘备称帝: “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璿玑上下来应之,此为异瑞。又言二十二年(建安二十二年)中,数有气如旗,从西竟东,中天而行,《图》《书》曰‘必有天子出其方’。”(《蜀书·先主传》)写孙权正尊号: “(黄武八年,公元二二九年)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吴书·吴主传》)并衬之以吴中童谣: “黄金车,斑蓝耳,开昌门,出天子”。 同时又记胡综等人为孙权称帝所作《赋》: “乃自在昔,黄(帝)虞(舜)是祖,越历五代(夏商周秦汉),继世在下。昔在周室,赤乌衔书(红色书信,文王以为火气胜),今也大吴,黄龙吐符。”(同上)还写道: “黄龙元年(公元二三一年)冬十月,……会稽南始平言嘉禾生。”(同上)“是岁(吴永安元年即公元二五八年),安吴民陈焦死、埋之,六日更生,穿土中出”(《吴书·三嗣主传》)。 以上所记“黄星”、“黄龙”、“黄气”、“桑树生高五丈”,冬天“嘉禾生”、死人“穿土中出”等,按五德终始之说,都是尚黄属土德或“土气胜”的象征,是代替“火德”的。 在陈寿看来,朝代的更替,不仅是按“五德转移”,而且是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的。在《魏书·明帝纪》中他写道: “初,汉熹平五年(公元一七六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详也?’飏曰:‘其国后将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现。天事恒象,此其应也。’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即公元二二○年,这年曹丕称帝),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飏之言,其验兹乎!’” 在《魏书·三少帝纪》中,他还写魏明帝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这年司马炎自立为帝): “襄武县言有大人见,[长]三丈余,迹长三尺三寸,白发,著黄单衣,柱杖呼民王始云:‘今当太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