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尽管礼乐之制稍有变化,但伦理纲常、等级秩序依然作为判断奢侈的关键性标准。明清时期人们并不拘泥“六礼”等规定,而是有所变通,抛弃了一些繁文缛节与消费事项。有的地方志作者认为,风俗原本因地而异,不可能整齐划一,“夫五方异习,千里殊风,民生俗尚大都勿类焉。尔君子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一道德同风俗转移化导之机,诚在上而不在下也”(注:嘉靖《建阳县志》卷3《风俗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对迂儒拘泥《朱子家礼》,稍有不合大加底毁提出批评:“王者监于前代,斟酌损益,各成一朝之令典,或有偏州下邑,习俗所沿,要皆总其大纲,禁其太甚,使不悖于道耳。拘儒不通礼意,动引据《家礼》一书,稍有未合,则以为非,虚文诋饰,欲以移风易俗,盖亦疏矣”(注:乾隆《永春州(郑)志》卷7《风土志》。)。在私人文集中,据《推篷寤语》:“舆图各有所产,物性各有所宜,如橘过淮则为枳,貉逾汶则死是矣。君子之为治也亦若是。齐其教不易其宜,同其政不易其俗,要使不过其则可也,若概以吾法一切整齐之,把持之,则徒驱民思乱而已。”(注:法式善:《陶庐杂录》卷5引《推篷寤语》,第161页。) 有的地方志认为不必一概遵从六经之礼,如泰兴县志尽管抱怨冠服“贵贱亡等”,但也认为“婚姻……大都男婚女嫁,视家有无,概从俗宜,不必户执六经之礼,从滋承筐刲羊之诮也”(注:康熙《泰兴县志》卷1《风俗第六》,据抄本。)。 而有的对删节相关礼仪予以肯定,于是某些礼制的具体内容已与古礼规定有所不同,“马介愍准紫阳《家礼》而节略之,著《四礼辑宜》,人多遵之,渐复古礼焉”(注:康熙《灵寿县志》卷1《地理志·风俗》。)。“其问名、请期、奠雁,虽大户概从节省”(注:康熙《汾阳县志》卷4《风俗》。 实际上《朱子家礼》也与古礼不同,明清时期民间对此也予以确认,“婚礼,古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朱文公酌量通俗,省去问名,合纳采,省去纳吉,合纳币,以从简便”。(康熙《开封府志》卷12《典礼》风俗附,同治二年刊本)“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也。《家礼》以问名并入纳采,以纳吉请期并入纳币,以备六礼之数,其实止纳采、纳币、亲迎三礼而已。”(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60《风俗志》引《雍正志》,嘉庆十五年刊本))。人们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与某事项的实际需要,举行仪式,进行消费,婚“娶之日,不亲迎,而有谓之亲迎者,婿至妇家,成合卺礼,偕妇返,无踏藁、牵红诸仪节。贫家偶行之,意在惜费,非欲复古也”(注:嘉庆《山阴县志》卷11《人民志·户口风俗》,嘉庆十一年刊本。)。“凡品官婚娶或为子聘妇,先遣姓氏通书,次遣使及媒氏行六礼”,“庶人止用纳采纳征亲迎而简省其仪”(注:康熙《衢州府志》卷25《风俗》,光绪八年刊本。)。“古有六礼,今止纳采、纳币、请期,俗便之”(注:道光《太平县志》卷3《坊里志·风俗》。)。 “六礼等仪犹多废缺,冠礼不知三加”(注:嘉庆《枣强县志》卷6《风土志》。)。等等。 在地方志中,虽认为某些方面的攀比求新无伤大雅,但同时认为对贱妨贵、少凌长需严加惩戒,是整顿风俗的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惟治丧一节,鲜遵《家礼》,其最失者,亲方死而盛服艳饰,以临殡殓……而一二凶狠顽民,贱至于妨贵,少至于凌长,小至于加大。抑思儒绅巨族固不可以欺罔小民,而小民又可以肆其横逆、蔑视尊贵乎……锄其梗而使之不敢肆,拔其莠而使之有所惩,庶几化行俗美之首务也哉”(注:雍正《永安县志》卷3《风俗》,1940年铅印本。)。 这实际是讲风气习俗要控制在“礼”所规定的适度的范围之内。诚如封丘县志所赞扬的,“其丧婚以礼,约不至陋,丰不及靡……贫富不相耀,强弱不相侵,灾患相恤”(注:康熙《封丘县(孟)续志》卷3《风俗》, 康熙三十六年刊本。)。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的奢侈观念及其演变,即便是这些“小儒”与庶民百姓之间,以及其他不同阶层之间、观念与行为之间及不同的语境情况下也存在一定差异,如明代民间已出现“蔑少长之节,以势利相凌轹”等现象(注:嘉靖《邓州志》卷8《舆地志·风俗》。)。“崇华黜素,虽名家右族亦以侈靡争雄长,往往逾越其分而恬然安之”(注:弘治《上海志》卷1《疆域志·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文只是立足于地方志来考察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并将人们经常讨论的“大儒”的奢靡观透过“小儒”的言论加以考察分析。我们说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变迁明显,奢靡的时空范围也有不少变化,这在地方志中非常明显,但方志作者奢靡观念的变化相对较少,特别是质的、关键性的变化并未出现,一些变化也还只能算作非主流观点,这也许有助于理解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变迁及其有限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