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鄚氏河仙政权(“港口国”)与18世纪中南半岛局势(8)

曾经左右中南半岛局势的两位华人首领互相混战,接踵而消亡,颇令后世治史者感慨不已。陈荆和先生认为,鄚天赐和郑昭这两位华裔出身的主权者或国王,开始颇为友善,及后在高棉及暹罗所发生的许多事件促使他们的利益对立,逐渐由敌对而至交战;后来恢复和好,而且在西山之乱后鄚天赐携家眷及部属亡命暹罗,依靠郑昭,但1780年鄚天赐因嫌疑自杀,家眷大多被郑昭杀害;不出两年,郑昭也被臣下所杀。两位叱咤风云的华裔皆死于非命,假如他们能够开诚合作,中南半岛近世历史可能改观了[13]179-218。而最有力量促使海上双雄开诚合作者,应该是他们的故国,但是清朝没有这样做。究其原因,似与如下因素有关:一是如前所述,清朝吸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对东南亚藩属内政与地区局势不多干预,影响清廷对鄚郑纷争采取观望的态度和审慎的决策;二是清朝统治集团与明朝一样,“重农抑商”、“华夷之辨”观念深重,对那些播迁海外的沿海商民相当鄙视和反感,视为弃民;对于“自弃王化”的鄚氏、郑氏及其自相残杀,自然不会也不愿意太多劳心。
    另外,从更深层面考虑,清朝统治集团缺乏海洋观念与海权意识,把海洋视为异己和动乱渊薮,对海洋只有深深的恐惧,因而在国家安全战略、对外政策理念上“重内轻外”,重“陆防”而轻“海防”;而且所谓海防,“仅备海盗而已。”[31]“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31]3981对清代中外关系研究颇有造诣的比利时学者萧婷(Angela Schottenhammer)指出,清代在对外关系与政策上,对待海疆、陆疆的态度明显有不同差别,清朝皇帝对陆上疆界非常警惕和敏感,一直相当关注,当他们觉得陆路邻国对自身利益造成威胁时,便会采取军事行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亚的海洋地区却受到不同的审视和对待[32]226。作为宗主国的清朝对处在中南半岛、南海外洋的暹罗、河仙纷争,虽然在道义上支持后者,但并没有考虑积极施予援手,基本上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立场,似乎也印证了清朝的对外政策理念。
    [收稿日期]2013-06-01
    注释:
    ①藤原利一郎.鄚玖事迹考[J].史窗,1954年(第五、六号);同氏.广南王阮氏ご华侨--特に阮氏の对华侨方针につぃて[J].东洋史研究,1949年,10(5);陈荆和.河仙鄚氏世系考[J].华冈学报,1969,(5);武世营撰、陈荆和,注释.河仙镇叶镇鄚氏家谱注释[J].文史哲学报(台湾大学),1955,(7);郑瑞明.清代越南的华侨[J].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专刊,1976年;同氏.十八世纪后半中南半岛的华侨-河仙鄚天赐与暹罗郑昭的关系及清廷的态度[J].历史学报(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历史学会编),1978(6).另外法国学者Charles B.Maybon的《安南近代史》(Histoire moderne du pays d'Annam:étude sur les premiers rapports des européens et des annamites et sur l'établissement de la dynastie annamite des ,Gregg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2),加拿大学者William E.Willmott的《柬埔寨的中国人》(The Chinese in Cambodia,Vancouver Canada: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1967),张文和的《越南华侨史话》(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5)、吕士朋的《盛清时期的中越经济关系-兼述华人对南圻的开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初期历史研讨会论文集》下册,1989)等亦有述及。
    ②向达先生对图中的昆仑山作了详细的注释,指出该岛即古军突弄山、军屯山、昆屯,西文Pulo Condore,在越南南端东面海上,中古时代海舶往来东西洋,此为必经之地,亦为最险之地。对占浦山、占腊国、占腊港、占贲港,也有注释。见《郑和航海图》第13、32页。
    ③莫玖改用鄚姓,以区别于越南历史上被视为僭伪的莫朝莫氏。
    ④李长傅先生校注本《海国见闻录》(陈代光整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第57页。书中“暹罗,即Ban Tnaimas”,误,当为河仙,暹罗文Ban Tnaimas;另外河仙(Hatian),当为河仙(Ha tien);鄚玖(mac low),当为鄚玖(Ma Cow)。
    ⑤据汤开建等研究,东南亚诸国中,暹罗是与明代保持朝贡贸易往来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朝贡国。参见《万历四十五年田生金〈报暹罗国进贡疏〉研究--明代中暹关系史上的一份重要的中文文献》,暨南学报,2007年第4期。
    ⑥阿瑜陀耶即大城,意为“岛”,位于曼谷北面77公里处,湄南、华富里、巴塞三条河及人工运河环绕,14世纪以后作为都城达417年之久,是泰国历史上为时最久的都城。今为大城府治。
    ⑦原书陈文方讨伐暹罗作景兴三年,误。另外《大南寔录》、《嘉定城通志》对此事也有记载,不过都认为起因于防备缅甸乘胜东侵,不确。
    原文参考文献:
    [1]G.赛代斯,著.蔡华、杨宝筠,译.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莽甘(Pierre-Yves MANGUIN),著.吴旻,译.关于扶南国的考古学新研究-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沃澳(Oc Eo,越南)遗址[C].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J].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44图。
    [3]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进《广东至暹罗城海道程图》,乾隆三十四年七月十四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武世营,撰.陈荆和,注释.河仙镇叶镇鄚氏家谱注释[J].台大文史哲学报(台北),1955,(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