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五服的考古学观察(下)(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37 《中原文物》2006年第5期第 赵春青 参加讨论
注释: 1 ②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观堂集林》(上),中华书局,1959年。 ③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④安金槐:《豫西夏文化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年第1期。 ⑤张忠培:《以世界的中国姿态迎接新世纪》,《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⑥刘起:《我国古史传说时期综考》,《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⑦严文明:《黄河文明的发祥与发展》,《华夏考古》1997年第1期。 ⑧许顺湛:《黄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源头》,《中州学刊》1992年第1期;王震中:《从仰韶文化与大溪文化的交流看黄帝与嫘祖的传说》,《江汉考古》1995年第1期;陈旭:《炎黄历史传说与中华文明》,《河南博物院落成暨河南省博物馆建馆70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⑨李绍连:《炎黄文化与炎黄子孙》,《中州学刊》1992年第5期。 ⑩严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物》1999年第10期。 (11)王青:《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袁广阔:《孟庄龙山文化遗存研究》,《考古》2000年第3期。 (12)石兴邦、周星:《试论尧、舜、禹对苗蛮的战争--我国国家形成过程的考察》,《史前研究》1988年第1期。 (13)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2),文物出版社,1989年。 (14)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 (15)(21)徐旭生:《尧、舜、禹》(上、下),《文史》第三十九、第四十辑,中华书局,1994年。 (16)顾颉刚:《禹贡注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 (17)(20)顾颉刚:《禹贡注释》,《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2页,科学出版社,1959年。 (18)顾颉刚在《畿服》一文中谈到《周语》之五服时说:“合王畿、侯国与力所未及之区域而言之,以远近为次第,凡分五部,皆命之曰‘服’。其曰‘甸服’者,即〈商颂〉之‘邦畿’;……‘侯服’,诸侯也,王所封殖以自卫者。‘宾服’,前代王族之有国者,以客礼待之,蕲其能贴服于新职权,转而为今王之屏藩也。更别‘夷蛮’、‘戎狄’为‘要’与‘荒’。夷蛮者,虽非前代王族,而久居中原,其文化程度已高,特与新王室之关系较疏,故不使跻于华夏之列;然犹服我约束,故谓之‘要服’;要者,约也。戎狄者,未受中原文化陶冶之外族……故谓之‘荒服’;荒,犹远也。斯盖久当时形势加以理想化,作更精密之分析与更整齐之规划,而试定此五种称谓,原非事实上确有此等严整之界线。”见顾颉刚:《畿服》,《史林杂识初稿》,中华书局,1963年。 (19)顾颉刚:《畿服》,《史林杂识初稿》,中华书局,1963年。 (2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修订本),38~39页,科学出版社,1960年。 (23)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修订本),中州书画社出版,1981年。 (24)胡渭在《禹贡锥指》卷第十九引金吉甫云:“五服之制,因地而为长短者……地有广狭,俗有夷夏,未必截然如此方正。”胡渭亦指出:“《王制》曰:‘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汉书·地理志〉曰:‘洛邑与宗周同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以是知先王体国经野皆用此法。虽云四面相距各若干里,其间容有所乘除,未必面面均齐,或赢缩也。” (25)李民先生认为《禹贡》所说的“甸服”,是指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当然这个区域并不像伪《孔传》说的那样,是整整齐齐的“四面五百里”,“规方千里之内”。 (26)赵辉:《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文物》2000年第1期。 (27)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 (28)洛阳市博物馆:《临汝煤山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年第4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临汝煤山遗址1987~1988年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1年第3期。 (29)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河村》,科学出版社,2001年。 (3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禹县瓦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3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3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新密市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第2期。 (33)赵春青:《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郾城郝家台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永城王油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6)董琦:《虞夏时期的中原》,科学出版社,2000年。 (3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38)李伯谦:《论造律台类型》,《文物》1983年第4期。 (39)徐基:《山东龙山文化类型研究简论》,《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栾丰实:《王油坊类型初论》,《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9年安阳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5年第1期。 (4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大寒村南岗遗址》,《考古学报》1990年第1期。 (42)河南省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村落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4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辉县孟庄》,科学出版社,2003年。 (44)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4期。 (45)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临境文化的初步探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46)袁广阔:《孟庄龙山文化遗存研究》,《考古》2000年第3期。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86年第9期。 (48)下靳考古队:《山西临汾下靳村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2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4期。 (4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翼城南石遗址调查、试掘报告》,《三晋考古》(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50)高炜:《试论陶寺遗址和陶寺类型龙山文化》,《华夏文明》(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1)许宏等:《陶寺类型为有虞氏遗存论》,《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6期。 (52)黄石林:《陶寺遗址乃尧至禹都论》,《文物世界》2001年第6期;王克林:《陶寺晚期龙山文化与夏文化》,《文物世界》2001年第5期、第6期。 (5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5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芮城南礼教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6期。 (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56)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垣曲古城东关》,科学出版社,2001年。 (57)第一,主张把它纳入王湾类型(即王湾三期文化),文见李仰松:《从河南历史文化的几个类型谈夏文化的若干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二,主张划入客省庄文化,见郑杰祥:《河南龙山文化分析》,《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第三,主张把黄河以北的归入陶寺文化,见张江楷等:《新石器时代考古》,233~234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58)董琦:《虞夏时期的中原》,57页,科学出版社,2000年。 (59)苏秉琦、吴汝祚:《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址的类型和分布》,《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 (60)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临潼康家遗址第一、二次试掘简报》,《史前研究》1985年第1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康家考古队:《陕西临潼康家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5、第6期。 (6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