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界一般将分裆袋足鬲看作是西北戎文化的遗存。然而,正如李锋所指出:“袋足鬲为陕甘一带几种文化所共有。”(注:李锋:《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而戎又有多种。姬周族从不窋到古公亶父居豳以前在马莲河至泾水中游所交往的“戎狄”族与古公亶父迁岐后所联姻的姜嫄族,应该是有区别的。因此,碾子坡遗址与刘家墓地虽然都有袋足鬲,但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划等号。如果我们承认刘家墓地就是古公亶父所联姻的姜戎族文化,而它的一、二期在古公迁歧以前即已存在(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二、三期),那么它的渊源又在哪里呢? 曾有学者指出,刘家姜戎文化与甘青地区的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有关,因为它们之间有一些相同处(注:卢连成:《扶风刘家先周墓地剖析》,《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如刘家晚期的鬲、双耳罐、腹耳罐等器种与辛店文化同类器物形制特征几乎完全一致;刘家墓地的随葬石块习俗,也在寺洼文化中出现。 “但是,刘家文化面貌上与甘青地区诸青铜文化也有相当的区别。如辛店、卡约、沙井文化都有彩陶,刘家墓地没有发现彩陶。寺洼文化虽然没有彩陶,但与刘家文化面貌差别较大。与刘家文化面貌最相似的是辛店文化,但这只是对刘家文化晚期而言。如辛店文化陶鬲多有近乎铲形的偏足根;陶器纹饰细而浅;双耳罐、腹耳罐多为鼓腹,并出现了圜底。这些都是刘家偏洞室墓葬的形制、埋葬习俗具有强烈的自身特点,时代应早于辛店文化。”(注: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这些事实说明,刘家姜戎文化与西北甘青地区的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只存在某些联系,而不存在渊源同族关系。那么,刘家姜戎文化是否有可能来自渭水的东南地区呢?这一设想在考古学上还缺乏直接证据,但在古文献中却为我们提供了较明晰的线索,本文就此提出讨论。 一、姜与夏同源 周与夏同源,姜亦与夏有关。据《国语》可知,姒姓的夏与姜姓族同时受封于夏禹之时,而其远祖则为黄帝与炎帝。《国语·晋语四》:“昔少典氏取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周语下》:“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坠高堙卑,以害天下。皇天弗祝,庶兄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 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釐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工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皇天嘉之,胙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皆黄炎之后也。”《国语·周语中》:“齐许申吕由太姜。”由上所述,可得其关系如下: 关于姜姓吕氏佐禹治水有功而封这一史实,还见于《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可见,姜与夏两族关系至为密切,何况他们还同源于少典氏。 二、姜姓初封在豫西 《国语》说,姜姓族是因为其祖四岳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众所周知,鲧封崇山即嵩山,禹都阳城,在嵩山南面的登封市告成镇。而姜姓祖先四岳,徐旭生先生认为即太岳山名,也就是嵩山(注: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孙诒让《墨子间诂》谓“四”与“太”因篆文相近而互讹。其说可从。故《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说:“姜,太岳之后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夫许,太岳之胤也。”《国语》谓姜、许为“四岳”之后,《左传》则称为“太岳”之后,可见“四岳”即“太岳”。《史记·齐太公世家》谓“太公望吕尚”因“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而“从其封姓”。杨向奎先生谓“太公望”的称谓来自地望,“太望”实指太岳(注: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又为一证。 因为姜姓和姒姓都起源于嵩山,而且姜姓先祖共工和姒姓先祖鲧都是因为堙洪水而败,而先祖四岳与禹又都是因疏洪水而封,以致于童书业、姜亮夫等先生均以为共工与鲧为一人之分化,笔者以前亦信从其说。其实,这只是说明了两族密切关系而已。正如杨向奎先生所说:“我们不必把共工和鲧说成是一个人,他们同是两个氏族的祖先。这两个氏族:夏与姜都有过洪水的传说,都有过治水的名人,当它们合并成一个部族后,彼此影响,不同的人物而有相似的遭遇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从他们的交互影响中可以看出这两个氏族的融合过程,因而我们可以说姒氏与姜氏的结合早于姬氏与姜氏的结合。”姜族与夏族以嵩山为中心,而其活动范围还要宽广一些。这可以从小“九州”的地望中找到线索。先秦文献里,有“禹治九州”之说。《左传·襄公四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山海经·海内经》:“帝乃命禹卒布以定九州。”《楚辞·天问》:“何所营,禹何所成?……九州安错,川谷何洿。”王逸注:“言九州错厕,禹何所分别之?”关于“九州”的具体范围,《左传·昭公四年》说:“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以上诸险的具体地望均可得而说。 四岳:即太岳嵩山,说已见上。 三涂:杜预注:“在陆浑县南。”《水经·伊水注》伊水“迳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熊会贞疏:“在今嵩县西南十里。” 阳城:在嵩山南面的登封告成镇。《国语·周语上》韦昭注:“夏居阳城,嵩高所近”。《史记·夏本纪》集解:“今颍川阳城是也。”《括地志》:“阳城县在箕山北十三里。”《水经·颍水注》杨守敬疏:唐告城即阳城县治。” 太室山:杜预注:“在阳城县西北”,即登封嵩山的主峰之一。 荆山:顾颉刚先生以为即今河南西部灵宝县的西边(注:顾颉刚:《史林杂识·爪州》,中华书局,1963年版。)。 中南:又称终南山,即今之秦岭,在西安南郊,包括陕西的蓝田、洛南、商县、山阴、商南一带。 总上可见,所谓九州之险,位于今河南西部和陕西省的东南部。这就是禹所治的九州,亦即早期夏人的活动地区。 而这九州之险也是姜姓的活动区域,因为姜姓又称姜戎。《左传·哀公四年》则载有“九州戎”之说:“楚人即克夷虎,乃谋北方,……蛮子赤奔晋阴地。司马起丰析与戎狄以临上雒,……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有盟,好恶同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且将为之卜。蛮子听卜,遂执之。”杜预注:“九州戎,在晋阳地陆浑者。”阴地又见于《左传·宣公二年》:“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杜预注:“阴地,晋河南山北自上洛以东至陆浑。”高士奇《春秋地名考》卷四云:“晋上洛,今西安府洛南县;陆浑,今河南府嵩县。其地南阻终南、北临大河,所谓河南山北也。”清代洛南县,即今陕西省洛南县;陆浑,即今河南嵩县以北的陆浑镇;卢氏县,在洛河上游,嵩县以西。由此可见,“九州戎”的范围与上述禹治九州六险的范围大致相当。换言之,禹所治的九州六险亦即早期姜姓族的活动范围。 三、考古印证 姜与夏同源,早期活动范围又大致相同,已如上述。在考古学上,其时代相当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细言之,则有王湾类型晚期(或称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和三里桥类型)。 王湾类型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嵩山以南的颍、汝河上游和嵩山以北的伊河、洛河、涧水一带。王湾类型的早期与仰韶文化相接,而其晚期(或称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经汝州煤山遗址和密县新訾遗址的验证,知其直接发展为二里头文化。 嵩山以南颖河流域的登封告城镇王城岗遗址和禹县瓦店遗址均属于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类型。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有关专题组专家对该两处遗址作了进一步复查和发掘,证明该两处遗址的文化面貌均为龙山文化晚期,而又与二里头文化紧密相连。专家们认为,该两处遗址当属早期夏文化,与鲧禹启时代大致相当。具体论证详见方燕明《夏商周断代工程“早期夏文化研究”专题报告》。 三里桥类型分布于嵩山以西的嵩县、栾川、卢氏等地,与陕西的洛南、商县、丹凤、商南等相接。据郑杰祥先生介绍:“三里桥类型与陕西‘客省庄类型’文化和晋南龙山文化相比,其文化面貌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大同小异,总的来看应属一个文化体系,可见这个文化的分布地域和相当年代,与上述文献记载的姜戎部族的活动地域和存在年代基本符合。因此,我们认为三里桥类型的文化遗存,可能就是姜戎部族文化,简称之为‘姜戎文化’。在豫西地区,三里桥类型的文化被二里头文化所取代。”(注:郑杰祥:《论禹、戎禹和九州的关系》,《中原文物》199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