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遥是景穆帝之子京兆王子推的儿子,从辈分上说,还是献文帝的堂兄弟。可是到孝明帝时候,景穆帝子孙已出五服,应当绝服除属籍。灵太后坚持礼制原则,从华夏文化传统的角度看,完全是合理的。但是,元遥所说的"大宗一分,则天子属籍不过十数人而已",也符合当时宗室人员构成的实际情况。景穆帝子孙众多,在孝文帝以后的北魏政治中相当重要,而现在突然要除其属籍,这无论如何都会引起宗室内部严重的情感挫伤。 无论是元继请求参预宗庙祭典,还是元遥请求暂缓绝服,他们都引据华夏经典,企图从不同的古注中寻求理论支持。这说明孝文帝已经成功地改造了北魏上层社会的政治文化。元继和元遥已经想不起拓跋鲜卑曾经有一个直勤制度时代,在那个时代,神元帝的子孙平等地参预宗庙祭祀和会议,无论世代如何久远,直勤们都是平等的氏族成员,甚至平等地享有继承机会。然而,即使元继和元遥了解直勤制度及其时代,这些洛阳的元氏贵族也不会认同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制度原则,除非当前社会发生突然的、颠覆性的变动。 问题在于,在洛阳之外,在晋阳以北的秀容川,在阴山东西数千里的六镇地带,那些同样生活在北魏旗帜下的人们,并没有经历洛阳城里的文化变革。在那里,直勤时代的价值、原则、文化风尚甚至语言,不仅残留着,而且可能还居于支配地位。鸿沟越来越深,危机亦越来越迫切。这使我们对于后来发生的造成北魏衰亡的变乱,不仅能够理解,而且还有所期待。 [1]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20-29页。司马金龙夫妇墓铭又收入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35-36页。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丘县文物局:《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12期,70-79页。 [3]《宋书》卷九五,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2364页。 [4]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义》,黄山书社,1987年,258页。 [5]《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819页。 [6]《南齐书》卷四七"校勘记"第5条,829页。 [7]《宋书》卷九五《索虏传》,2334页。 [8]《宋书》卷七二《文九王·南平王铄传》,1857页。 [9]《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河南王曜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395-396页。 [10]《宋书》卷九五《索虏传》,2335-2336页。 [11]《魏书》卷二八《古弼传》,689-693页。 [12]《魏书》卷三○《娥清传》,720-721页。 [13]《魏书》卷二八《古弼传》,载古弼指挥对仇池杨氏用兵时,麾下将领有"永安侯贺纯",见691页。案《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若干氏,后改为苟氏。"与贺纯之为贺氏似相矛盾,疑传写有误。 [14]《魏书》卷一六《道武七王传》,阳平王熙"长子他,……(他)世子吐万,……(吐万)子显"。见391页。《北史》卷一六《道武七王传》,他作佗,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590页。他与佗,当是一音两写。而吐万之子元显的墓志称:"祖大汗,司徒、淮南静王。父万,并州刺史、淮南王。"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359页。由此可知,他或佗是它大翰的简化译音。 [15]《北史》卷一六《明元六王传》:"永昌王健,……子仁袭。"见603页。 [16]《宋书》卷九五《索虏传》,2353页;《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84页。 [17]《宋书》卷九五《索虏传》,2355-2356页。 [18]《魏书》卷一九下《景穆十二王下·安定王休传》,517-518页。 [19]《北史》卷一四《魏诸宗室传》,544-545页。《宋书》所载献文帝诏书称美辰为平北公,而《北史》称"封南平公",当有一误。 [20]《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上》有阳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及汝阴王天赐的本传,分别见441页、443-444页、447页和450页。据本传,新成与小新成皆不封宜阳王,未知所指是哪一个新成。天赐始封汝阴王,不载其后改封勃海王事。据《宋书》,天赐很可能曾经改封。 [21]据万绳楠记录,陈寅恪先生认为这里的"侍中、尚书令、安东大将军、始平王、直勤渴言侯"是指元勰,理由是《魏书》记载元勰始封始平王,后改封彭城王。见万绳南(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259-260页。可是,《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太和九年三月"封皇弟禧为咸阳王,干为河南王,羽为广陵王,雍为颍川王,勰为始平王,详为北海王"。卷二一下《献文六王下·彭城王勰传》亦云:"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据元勰墓志(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四下,图版一八五;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54-55页),元勰死于宣武帝永平元年(508),三十六岁,生年当在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宋书》卷九五《索虏传》所载献文帝诏书,发布时间在宋前废帝景和元年、宋明帝泰始元年,即文成帝和平六年(465)。这时距元勰出生还有八年,所谓直勤渴言侯当然不可能是元勰。我认为这个渴言侯,是元丕。只是据《魏书》卷六《显祖纪》,皇兴年间元丕还只是东阳公,尚未封王,见127页。《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云元丕于太武帝时赐爵兴平子,"献文即位,累迁侍中,丞相乙浑谋反,丕奏闻之,诏收浑诛之,迁尚书令,改封东阳公"。见553页。乙浑被诛,事在天安元年二月。据此,《宋书》所载献文诏书中的尚书令,只能是元丕。前引王融上疏中所说的"总录则邽姓直勒渴侯",就是指当时的北魏重臣元丕,疑邽当作邦,今存北朝石刻中,邦字颇有写作邽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丘县文物局《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所录碑阴题名中,有"尚书兴平侯宜勤渴侯",宜勤当作直勤,渴侯即渴言侯,亦即元丕。南巡碑载其爵位为兴平侯,可见他在文成帝时已经由兴平子进为兴平侯了。综上所述,渴侯或渴言侯,乃是元丕的鲜卑本名。当时北族中以渴侯为名者很多,显然是常用的嘉名,兹不赘。《宋书》所载献文诏书中诸臣爵位,与北朝诸史有一定出入,或由于传写之误,或由于中间改封而史书漏记,问题多多,姑且存疑。 [22] 寻绎《魏书》与《北史》中参与此一战役的将领官爵姓名与身世背景,只有元石比较接近。《魏书》卷六《显祖纪》天安元年九月:"殿中尚书、镇西大将军、西河公元石,都督荆、豫、南雍州诸军事,给事中、京兆侯张穷奇为副,出西道,救悬瓠。"见127页。《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有《元石传》,见552页。北魏无西阳郡,故知献文诏书中的"西阳王"必为传写之误。 [23]《魏书》与《北史》的《源贺传》,都说给源贺赐姓的是世祖太武帝,分见《魏书》919页和《北史》1023页。可是《资治通鉴》卷一一六晋安帝义熙十年(414)记其事,却说是太宗明元帝拓跋嗣,见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年,3671页。如果《资治通鉴》别无所本,则有可能是因为系源贺奔魏事于南凉亡国之后,正在明元帝神瑞初年,去太武帝即位还有十年,《通鉴》当是推此情理,改系其事于明元帝之下。依据本文观点,源贺一族改姓源氏,要迟至孝文帝时期。太武帝赐姓之事,只说明源贺是在太武帝时被接纳为宗室,享受宗室待遇。明元帝时期,源贺尚未被接纳为宗室。故《通鉴》此条不可从。 [24]隋代李和墓志中,就把源子恭写作元子恭。李和墓志见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三原县双盛村隋李和墓清理简报》,《文物》1966年第1期。 [25]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二,商务印书馆,1958年,446页。《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史部,有《托跋凉录》十卷,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963页。《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写作《拓跋凉录》,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1993页。这部南凉史书,应当是北魏迁洛以前的作品,那时南凉国姓,与北魏相同,故称拓跋凉。孝文区别南凉国姓曰秃发,改为源氏,而以北魏皇室独专拓跋,改为元氏。此后有关南凉诸史,遂尽用秃发一姓。姚薇元认为秃发是魏收所改,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1962年,239页。其实改南凉拓跋为秃发,要早得多。崔鸿《十六国春秋》有《南凉录》,已尽改为秃发,见《太平御览》卷一二六南凉三主各条,中华书局,1960年,609页。亦请参看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方狀猷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128-133页。 [26]《宋书》卷六五《杜骥传》,1722页。 [27]《宋书》卷六五"校勘记"第10条,称特勤为直勤之异译,见1727页。 [28]《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建德公婴文传》,345页。本传不言婴文死于与宋的战争,或为史文遗漏。 [2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丘县文物局:《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12期,79页。 [30]《魏书》卷一七《明元六王·乐安王范传》,414-415页。 [31]《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上·乐浪王万寿传》,452页。 [32]《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565-566页。元素的鲜卑本名,墓志中往往写作素连,如元侔墓志,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60页。《元和姓纂》误以为素达,见林宝《元和姓纂》(附岑仲勉四校记本),中华书局,1994年,400页。今据南巡碑碑阴题名,知元素的鲜卑语本名是素连戊烈,素连也是简化形式。 [33]《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544页;《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347-348页。 [34]《太平御览》卷五九八引石崇《奴券》全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2694页。又卷七七三又引其部分,3429页。这个本子引文颇有衍夺,语句或难通解。兹全据严可均《全晋文》卷三三石崇《奴券》,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影印本,1958年,1651页。 [35]魏晋之际以胡人为奴婢,是一种时尚。史料所见胡奴,也偶有出自氐羌者,如晋王嘉撰、梁萧绮录《拾遗记》卷九,记晋武帝时有一老羌姓姚名馥,"充厩养马"。中华书局,1981年,198-199页。这条材料当然不尽可信,但魏晋时有氐羌沦为中原奴婢,应当是可能的。另外,《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注引《世语》云:"并州刺史毕轨送汉故渡辽将军范明友鲜卑奴,年三百五十岁,言语饮食如常人。"见《三国志》,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101页,虽然离奇怪诞,幽州缘边地区之有"鲜卑奴",也是可能的。但是,洛中诸贵收买奴婢的主要地区,还是并州。《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泰传》:"正始中,徙游击将军,为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怀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征为尚书,悉以还之。"见 638页。 [36]西晋末年石勒建议郭敬诱诸胡至冀州"就谷,因执卖之",东嬴公司马腾也"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食"。见《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2708页。祖逖有胡奴名王安,祖逖对他说"石勒是汝种类",可见也是羯人。见《晋书》卷一○○《祖约传》,2627页。 [37]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17-318页。 [38]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154页、239页。 [39]沙畹:《宋云行纪笺注》,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六编》,43页,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 [40]伯希和:《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二编》,51页,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卷。 [41]《资治通鉴》卷一六四:"土门自号伊利可汗,号其妻为可贺敦,子弟谓之特勒。"《通鉴考异》:"诸书或作特勤,今从刘昫《旧唐书》及宋祁《新唐书》。"5078页。《资治通鉴》面对特勤与特勒的纷歧,干脆统一用法,偏偏选择了错误的一个。《通鉴》如此,他书可想而知。 [42]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特勤当从石刻"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40-141页。 [43]杜佑:《通典》卷一九七《北狄·突厥上》,中华书局,1988年,5402页。《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几乎全袭《通典》。 [44]护雅夫:《〈隋书·西突厥传〉笺注》,余大钧译,载余大钧《北方民族史与蒙古史译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2页。 [45]韩儒林:《突厥官号考释》,载韩儒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318页。 [46]耿世民译《阙特勤碑》与《毗伽可汗碑》,载林幹《突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253-272页。 [47]芮传民:《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17-276页。 [48] A. 伯恩什达姆:《6至8世纪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东突厥汗国和黠戛斯)》,杨讷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48页。 [49]勒内·吉罗:《东突厥汗国碑铭考释--骨咄录、默啜和毗伽可汗执政年间(680-734)》,耿昇译,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4年,98-99页。 [50]《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2301页。 [51]《北史》卷九九《突厥传》,3293页。 [52]韩儒林:《突厥官号考释》,载韩儒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318页。 [53]杜佑:《通典》卷一九七《北狄·突厥上》, 5414页。 [54]从匈奴单于继承情况看,冒顿和老上单于皆传子不传弟,而老上之后,多有兄终弟及,可见老上单于是后来所有单于的共祖,意味着很可能匈奴挛鞮(虚连鞮)氏是从老上单于时期确立的。此外,呼韩邪单于的支系在东汉以后受到格外推重,特别表现在南匈奴的文化传统中,反映呼韩邪复国以后所进行的社会改造及其长远影响。 [55]刘浦江:《辽朝"横帐"考--兼论契丹部族制度》,《北大史学》第八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9-49页。 [56]比如,刘邦大封同姓王,就有其弟楚王交、兄代王喜、从父弟荆王贾、从祖昆弟燕王泽。见《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二》,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397-406页。从历史编纂的角度看,后代正史列"宗室传",往往只收开国皇帝子孙以外的宗室人物,而以开国皇帝子孙另立专篇。如《晋书》卷三七《宗室传》,所收入的都是司马懿的兄弟及其子孙,见1081-1117页。《宋书》卷五一《宗室传》,收刘裕弟刘道怜、刘道规及族弟刘遵考及其子孙,见1461-1487页。例证甚多,兹不赘述。 [57]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61页。 [58] Elman R. Service, Profiles in Ethn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71. 并请参看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71-235页。 [59] Peter B. Golden, Nomads and Sedentary Societies in Medieval Eurasia, Washington DC: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998, pp.10-17. [60]Б·Я·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第三章第一节,刘荣焌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社会历史室,1978年,108-117页。 [61]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28-30页。 [62]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9-91页。 [63] Thomas J. Barfield,The Hsiung-nu Imperial Confederacy: Organization and Foreign Polic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1, No. 1, 1981, pp.45-61. [64] Thomas J. Barfield, The Perilous Frontier-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221BC to AD 1757,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996, p.8, pp.36-37. [65]《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2736页。 [66]《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3005-3006页。 [67]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35-52页。 [68]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284页。 [69]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44页。 [70]《新唐书》卷七五上《宰相世系表上》:"源氏出自后魏圣武帝诘汾长子疋孤。七世孙秃发傉檀,据南凉,子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3361页。把匹孤与洁汾联系起来的做法,如果发生在北魏,说明在北魏官方的观念里,洁汾的子孙亦姓拓跋(秃发即拓跋)。也就是说,洁汾的子孙从部族传统上说的确是属于拓跋宗室的。当然,这种把匹孤与洁汾联系起来的观点,也可能来自源氏家族,并不代表北魏朝廷的立场。而且,这个观点的形成,也许在北魏后期或更晚。 [71]《文苑英华》卷七九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66年,4186页。庾信此文,又收入清人倪璠注、近人许逸民校点的《庾子山集注》卷十一,中华书局,1980年,660-671页。 [72] Jennifer Holmgren, Annals of Tai, Early To-Pa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Wei-Shu,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2, pp.20-21. [73]要简明地了解拓跋早期君主继承关系,请参看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所附神元帝力微和文皇帝沙漠汗的世系表,见19页。日本学者内田吟风也曾列力微以下拓跋君主传承关系表,可以参看,见内田吟风《北アジア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舍,昭和五十年(1975),108页。 [74]林幹:《匈奴史》附"匈奴单于世系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193-196页。亦参看武沐、王希隆《秦、汉时期匈奴单于继承制度考辨》,《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75]田余庆:《拓跋史探》,24-30页,59-61页。 [76]曹文柱:《北魏明元、太武两朝太子的世子监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又可参看何德章《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之"太平真君末政变的真相",载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七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6-51页。窪添庆文先生专门研究了北魏的太子监国问题,可是他着眼于太子监国所带来的制度变化,而没有从皇位继承角度考察太子监国的重要意义。见窪添庆文《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3年,187-206页。 [77]《魏书》卷四○《陆俟传》,905页;卷四一《源贺传》,921页;卷九四《赵黑传》,2016页。 [78]《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543页、544页、546页、552页、559页、561页、565页、574页、576页、577页、578页。 [79]《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2973页。 [80]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3页。 [81]《魏书》卷二《太祖纪》,42页。 [82]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300页。 [83]关于孝文帝改降五等,请参看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18-29页。 [84]牟发松:《王融〈上疏请给虏书〉考析》,《武汉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85]《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169页。 [86]《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554页。 [87]《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991页。 [88]王昶:《金石萃编》卷二七,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1921年。关于《吊比干碑》的刻写时间,碑文提到太和"维皇构中迁之元载",即太和十八年,而王昶怀疑在太和二十年以后。我同意王昶的意见。 [89]《魏书》卷一○八之二《礼志二》,2763-2766页。 [90]元继在上表中口口声声自称道武帝的曾孙,就是从京兆王黎、京兆王根算起的。如果从出生的世系算,他是道武帝的玄孙。故元继墓志说他是"太祖道武皇帝之玄孙",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图版七十六。 [91]《魏书》卷一九上《景穆十二王传》,44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