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近代基督宗教报刊的创办与发展以海洋亚洲为视域(5)


    

综上所述,海洋亚洲不仅是经济交流的平台,更是宗教、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近代以来,基督宗教报刊正是沿着海洋逐渐在亚洲不同国家或地区出现,并以沿海城市为中心,形成了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其方向大致是从东南亚一带延伸扩展至澳门、香港乃至中国本土的广州,再北上上海、天津,并以海洋中国为基地向内陆和周边地区辐射。虽然这些基督宗教报刊出自西方传教士,但对海洋亚洲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涉入却无法超越固有秩序,如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体系,这便要求基督宗教报刊及其创办人在书写和言说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中国以及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主体性。为此,他们做出了艰难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首先,这些基督宗教报刊不仅仅是对中国以及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而且是以互动的方式探寻当地人对于基督宗教、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的接受途径及其效果。其次,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们放弃了以讲经传道为主的宣教策略,转而关注中国和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的时局动向,将基督宗教塑造成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上述做法也使基督宗教赢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先进知识分子的好感。一方面,他们通过阅读报刊等,从基督宗教中找寻救人、救国、救世的真理;另一方面,他们还将这些基督宗教报刊当做自身赖以生存的舆论平台。在此,他们不但演绎了独特的家国情怀,还在与基督宗教的对话中充分伸张了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加快了基督宗教报刊与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融合。
    总而言之,基督宗教报刊在海洋亚洲的传播既是基督宗教在世界扩散的重要动力,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同程度地改变着中国和海洋亚洲国家或地区各界人士理解和接受基督宗教、西方文明的方式,还成为现代文明的成长要素。这在报刊的发展抑或是基督宗教传播的历史上都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无论从文化交流还是从新闻传播的视角加以考察,都极具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A].民国丛书:第二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
    [2]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
    [3]赵晓兰,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李长莉。海洋亚洲:网络化的地域史[J].读书,2002, (7)。
    [5]周伟嘉。海洋日本论的政治化思潮及其评析[J].日本学刊,2001, (2)。
    [6][日]松浦章。明清时期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M].郑洁西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7]汤因。中文基教期刊[Z].上海市档案馆,全宗号:U33-0-33.
    [8][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M].朱荫贵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日]滨下武志。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M].顾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英]未亡人。马礼逊回忆录:他的生平与事工[M].邓肇明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7.
    [11][英]米怜。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12][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M].段慧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第二卷[Z].1816.
    [15]李庆新。郑玖、郑天赐与河仙政权[A].海洋史研究:第一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6]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Vol. 2(June, 1832)。
    [17]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第一卷[Z].1815.
    [18]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卷一[Z].1923.
    [19]苏精。中国,开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M].香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社,2005.
    [20][法]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击[M].耿升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1]侯杰。中国民众的多神崇拜[J].亚洲研究,第47期,2003年10月出版。
    [22][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汤开建。发刊词[A].澳门历史研究·创刊号[C].澳门: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2002.
    [24]廖炳惠。诗与画的辩证:以王蒙与布雷克为例[A].(卢建荣编)性别、政治与集体心态:中国新文化史[C].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
    [25][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6]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Vol. 3(June, 1832)。
    [27]王立新。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演变[J].历史研究,2012, (2)。
    [28]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和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9]佛兰西贸易章程三十五款(中法《黄埔条约》)[A].(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7册[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30](中法)天津条约[A].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Z].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31]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中华基督教会年鉴[Z].第11期,1931.
    [32][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M].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3]李天纲,《万国公报》文选[Z].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4]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5]曾丽达。雷鸣远神父:中国教会本地化的前驱、划时代的福传方法[M].台中:天主教耀汉小兄弟会,2004.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