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代宫廷汉族儒家乐书制作及其意义


    清代宫廷汉族儒家乐书制作及其意义
    邱源媛
    清代自康熙后期,直至雍正、乾隆之际,纂修了大量汉族宫廷乐书,居历代之最。同时,清廷还对乐律制度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制定了诸多他代没有的宫廷大乐,大力推动了王朝汉族礼乐的发展。这些举措仅仅单纯的关乎音乐吗?从律吕、乐谱、乐器文献中,我们是否可以解读出更多更深的涵义?笔者尝试着通过剖析康熙、乾隆编撰的三大乐书:《御制律吕正义》、《御制律吕正义后编》、《钦定诗经乐谱》,考察清帝对汉文化的理解与利用。
    一、      康熙《御制律吕正义》
    “清承明式”是入关初期礼仪制作的最大特点,王朝对儒家文化的全面接纳在各种礼仪制作中尽显无遗,这与当时的政治状况紧密相关。自顺治问鼎中原,直至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前后近半个世纪中,清王朝对中原的统治一直不稳定,中原问题成为这一阶段的治政中心。满族统治者在军事征服中原的同时,如何以儒家传统礼乐的象征形式告祈上天、昭示万民,凸显非汉族政权“奉天承运”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如何获得汉族官僚集团在文化心理上的认同,从而获得汉族学者、官僚的支持,得到他们的政治辅佐,成为清王朝昭示江山正统传承、稳定政局社稷的重要政治、文化措施。在这种政局下,清王朝不得不采用各种方式,把满洲帝王装扮成儒家文化的当然传承者。而制作具有象征意义的各种礼仪大典,则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面对陌生的汉文化,模仿明制是清初礼乐制作的必然途径,也是满洲统治者问鼎之初,在文化上必然有所妥协的客观反映。
    然而,进入康熙中后期,随着中原局势逐步稳定,玄烨的制礼态度出现了微妙地变化,并由此影响到有清一代汉族儒家礼乐的制作方向。雍正帝曾盛赞康熙:“我皇考圣祖仁皇帝,生知好学,天纵多能,万几之暇,留心律历、算法,积数十年博考繁赜,搜抉奥微,参伍错综,一以贯之”[①]。此话虽有夸大之处,但康熙数十年留心律吕却属实情。据《清实录》记载,三十一年(1692)正月初四日,玄烨曾在朝堂上对群臣大谈乐律之精微:
    上御乾清门,召大学士、九卿等至御座前,上取《性理》展阅,指太极图谓诸臣曰:“此所言皆一定之理,无可疑论者。”又指五声八音八风图曰:“古人谓十二律定而后被之八音,则八音和,奏之天地,则八风和,而诸福之物,可致之祥无不毕至。其言乐律所关如此其大,而十二律之所从出,其义不可不知。如《律吕新书》所言(笔者注:宋蔡元定撰),算数专用径一围三之法。此法合则所算皆合,此法若舛,则无所不舛矣。朕观径一围三之法,用之必不能合。盖径一尺,则围当三尺一寸四分一厘有奇。若积累至于百丈,所差至十四丈有奇,等而上之,其为舛错可胜言耶。”因取方圆诸图,指示诸臣曰:“所言径一围三止可算六角之数,若围圆,则必有奇零,其理具在目前甚为明显。朕观八线表中半径勾股之法,极其精微,凡圆者可以方算,开方之法即从此出,逐一验算,无不吻合。至黄钟之管九寸空围九分积八百一十分,是为律本。此旧说也,其分寸若以尺言,则古今尺制不同。自朕观之,当以天地之度数为准,至隔八相生之说,声音高下,循环相生,复还本音,必须隔八,此一定之理也。”随命乐人取笛和瑟,次第审音,至第八声,仍还本音。上曰:“此非隔八相生之义耶,以理推之,固应如是。”[②]
    这段文字提到了十二律吕、黄钟管径的确定,以及隔八相生等等相当专业的中国传统乐律知识,可以看出,此时康熙对礼乐的关注点已由表面化的乐器、歌词、仪式等,深化到内在的乐律音韵。另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记载,康熙曾令武英殿和素等人寻宋仁宗《乐髓新经》、蔡元定《燕乐谱》、李文利《律品元声》、以及《乐经内编》、《乐经》等书籍细心研读,[③]对《朱子全书》中凡天文、地理、乐律、历数等内容也颇有心得,[④]还曾写下《同声相应论》[⑤]、《同声相应》[⑥]、《絫黍》[⑦]等律吕方面的文章。
    康熙对律吕学的关注,直接导致五十三年(1714)《御制律吕正义》一书问世。该书专为发明乐律而著,是康熙一朝汉族儒家大乐制作的重中之重。
    五十二年(1713)九月,康熙谕诚亲王允祉等撰修律吕、算法诸书,于蒙养斋立馆,求海内暢晓乐律者,令举人照海等学习算法的四十五人,再加考试选拔,择优异者于修书处行走。[⑧]次年十一月,诚亲王允祉等以《御制律吕正义》进呈,康熙下旨:“律吕、历法、算法三书著共为一部,名曰《律历渊源》。”[⑨]这里提到的律吕、算法等书,指的就是《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三书分别研究天文、音律、数学,合为《律历渊源》一百卷。
    《律吕正义》一书以阐述乐律为本,共分三编,上编《正律审音》二卷,论述了黄钟起数,及纵长、体积、面幂、周径、律吕损益之理、管弦律度旋宫之法。下编《和声定乐》二卷,阐明八音制器的要点,专论乐器的结构、性能及制造,卷一包括“八音总说”和排箫、箫、笛、笙、头管、篪、埙等七种乐器,卷二含有琴、瑟、钟、磬、鼓(附拊)、柷敔等六种乐器。续编《协均度曲》一卷,取葡萄牙人徐日升及意大利人德里格讲的声律节奏,证以经史记载的律吕宫调诸法,分配阴阳二均字谱,有图有说。《律吕正义》虽然只有五卷,是《律历渊源》三部书中最短的一部,但它却凝聚了康熙制乐的精髓,书中详细阐述了打破传统十二律制的康熙十四律,是康熙制乐思想的集中体现。下面,我们即以此为重点,对康熙制乐思想做一解析。
    1.十四律制作
    中国古代乐律主要采用十二律体系。所谓“十二律”,指“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个音律,单数各律称“律”,双数各律称“吕”,合称“律吕”。[⑩]明朝朱载堉用等比数列计算平均律,并由此确立的“十二平均律”(或称“十二等程律”),完善了十二律体系,为中国古代律吕学做出重大贡献。[11]
    康熙在《律吕正义》一书中,提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乐律系统——十四律。根据音乐学者的相关研究,这套乐律系统完全异于明代朱载堉十二律,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乐律,很难在任何一种传统乐律中寻找到它的影子。[12]到底十四律与传统十二律有何不同,依据音乐学者的研究成果,现制表如下。
    表1:十二律与十四律对比表(一)
    

    十
    二
    律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半黄钟
    

    半大吕
    

    

    

    A以黄钟为宫
    

    宫
    

    

    商
    

    

    角
    

    

    变
    徵
    

    徵
    

    

    羽
    

    

    变
    宫
    

    清宫
    

    

    

    

    B以大吕为宫
    

    

    宫
    

    

    商
    

    

    角
    

    

    变
    徵
    

    徵
    

    

    羽
    

    

    变
    宫
    

    清宫
    

    

    

    十
    四
    律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半黄钟
    

    半大吕
    

    半太簇
    

    半夹钟
    

    C以黄钟为宫
    

    宫
    

    

    商
    

    

    角
    

    

    变
    徵
    

    

    徵
    

    

    羽
    

    

    变宫
    

    

    清宫
    

    

    D以大吕为宫
    

    

    宫
    

    

    商
    

    

    角
    

    

    变
    徵
    

    

    徵
    

    

    羽
    

    

    变宫
    

    

    清宫
    

    将上列四种调式进行比较:A调式中“蕤宾”与“林钟”,“应钟”与“半黄钟”是半音关系,同理“变徵”与“徵”,“变宫”与“少宫”也是半音关系;B调式与A调式相同,只是升高半音。C清制黄钟宫调式,就不同了,所有音与音之间,都是全音关系,没有半音关系,八度之间,共有七个音,十四个律(半音);D调式与C调式相同,只是升高半音。
    由此可见,十四律与传统十二律确实差别很大。那么,康熙十四律的可行性如何?在音乐方面的价值何在?对该问题发论较早、较为权威的当属杨荫浏先生。杨先生指出“这种纯粹出于个人空想的律制,其本身是紊乱无序”[13],康熙虽然“固执的不愿意自同于亡国世子的律吕系统(笔者注:明代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但“音声高下的事实,告诉他‘此路不通’,他于是乎硬打出路,取古人阳律、阴吕之名,曲解三分损益律,而出之以武断。这样,他便打破了十二律的系统,而自成其旷古未有的十四律的系统。但表面上,他却自以为是恪遵古制的”[14]。香港学者余少华谈到,康熙以阴阳学说为准地,“著眼点仅在于把阴阳两组音(吕律)各归其位,互不相混”[15]。台湾学者陈万鼐先生在著作《清史乐志之研究》一书中也说:“(康熙十四律)标榜阴阳不相杂”[16],但实际上这种乐律“既不是西洋的纯律,也不是十二平均律,也不是中国旧制的三分损益律,完全是‘革命性’的,以崭新面目出现。假定将十四律,作成一个新式的钢琴……会因为不合乎人类审美的直觉,也难以长时期的流传。”[17]众音乐学者普遍认为十四律“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也是无法实施的”[18],“对清宫廷音乐的发展,乐器的制造,并无多少积极意义”[19],从乐律学本身来说十四律是荒谬的,在音乐学实践中绝对不可能成功。
    康熙为什么要制定不可施行的十四律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话:
    (十二律)夫正律为宫,至半律而仍为宫,正律为商,至半律而仍为商,则宫商一定,而旋宫之意已失。且阳律杂以阴吕,阴吕而杂以阳律,阴阳相杂,而取声之原,亦未为得……是知古圣人审定律吕,阴阳各六,阳则为律,阴则为吕,意固有在也。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郑康成《大司乐》注六律合阳声,六吕合阴声。《国语》以六吕为六间,非阴阳分用之证耶。《吕氏春秋》以三寸九分之管为声,中黄钟之宫,非半太簇合黄钟之意耶。是以即阴阳之各分者言之,则阳律从阳,阴吕从阴,各成一均而不相紊……(十四律)所谓阴阳以类相从而不杂者此也。若夫以阴阳唱和,而合用之,则一律一吕折中取声,使阴阳之气得以相兼,故黄钟之宫为浊宫,大吕之宫为清宫。浊者不得揭之使高,清者不得仰之使下,惟定宫声在黄钟大吕之间,而可浊可清,始能兼律吕之用,黄钟大吕既合而为宫,则太簇夹钟合而为商,姑洗仲吕合而为角,蕤宾林钟合而为变徵,夷则南吕合而为徵,无射应钟合而为羽,至半黄钟半大吕合而为变宫,是又阴阳唱和,律吕合用者也。验之于乐器,排箫、钟、磬各一十有六,正阴阳之分用者也。今箫与笛,一孔而兼律吕,一音而能高下,正阴阳之合用者也。至于箫笛之最上一孔,适当出音孔上第一孔之半,而声低一字,即宫声之半,不应宫声,而为变宫者也。按其体,推其数,制以器,审以音,莫不确然有据而无纤豪之可疑。则五声二变运于十二律吕之中,诚有一定不易之至理也。[20]
    以上文为基础,我们可以列表如下:
    表2:十二律与十四律对比表(二)
    

    十
    二
    律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半黄钟
    

    半大吕
    

    

    

    以黄
    钟为
    宫
    

    宫
    

    

    商
    

    

    角
    

    

    变
    徴
    

    徴
    

    

    羽
    

    

    变
    宫
    

    清宫
    

    

    

    

    阳
    

    

    阳
    

    

    阳
    

    

    阳
    

    阴
    

    

    阴
    

    

    阴
    

    阳
    

    

    

    

    以大
    吕为
    宫
    

    

    宫
    

    

    商
    

    

    角
    

    

    变
    徴
    

    徴
    

    

    羽
    

    

    变
    宫
    

    清宫
    

    

    

    

    阴
    

    

    阴
    

    

    阴
    

    

    阴
    

    阳
    

    

    阳
    

    

    阳
    

    阴
    

    

    

    十
    四
    律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半黄钟
    

    半大吕
    

    半太簇
    

    半夹钟
    

    以黄
    钟为
    宫
    

    宫
    

    

    商
    

    

    角
    

    

    变
    徴
    

    

    徴
    

    

    羽
    

    

    变宫
    

    

    清宫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以大
    吕为
    宫
    

    

    宫
    

    

    商
    

    

    角
    

    

    变
    徴
    

    

    徴
    

    

    羽
    

    

    变宫
    

    

    清宫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首先,上引文如实地反映了康熙制乐的思想基础。请注意表2中每一个音阶下面的阴阳标注,传统十二律,无论是以黄钟为宫,还是大吕为宫,音阶排列都是律吕分列,阴阳互错;而康熙十四律,却使得以黄钟为宫的音阶属纯阳律音阶,以大吕为宫的音阶属纯阴吕音阶,这就是音乐学家多次提到的“阳律阴吕”不相混杂的康熙制乐思想。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上引文隐约地向后人透露出康熙打破十二律、制定新律吕的深意。康熙认为“阳律杂以阴吕,阴吕而杂以阳律,阴阳相杂,而取声之原,亦未为得”,是不可取的。究其原因乃“古圣人审定律吕,阴阳各六,阳则为律,阴则为吕,意固有在也”,古人划定阴阳分列,各自为序,必然有一定道理。而孟子、郑康成等人,以及《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籍中也都有阳律阴吕分列排序的佐证,“是以即阴阳之各分者言之,则阳律从阳,阴吕从阴,各成一均而不相紊”。康熙进而指出,“若夫以阴阳唱和,而合用之则一律一吕折中取声,使阴阳之气得以相兼”。并以此为制作出发点,认为“黄钟大吕既合而为宫,则太簇夹钟合而为商,姑洗仲吕合而为角,蕤宾林钟合而为变徵,夷则南吕合而为徵,无射应钟合而为羽,至半黄钟半大吕合而为变宫”,这样就可以“阴阳唱和,律吕合用”,而“验之于乐器,排箫、钟、磬各一十有六,正阴阳之分用者”,无不相合,“按其体,推其数,制以器,审以音,莫不确然有据而无纎豪之可疑。则五声二变運于十二律吕之中,诚有一定不易之至理也”。康熙的整套制乐思想,表面上从“阴阳分用”理论出发,实际上却由“古圣人”之言演化而来,并在有意识地强调十四律对“古圣人”之言的忠实继承。
    康熙为何如此?要理解此举,就需要我们对儒家“礼”、“乐”文化的真实含义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的政治象征意义远远大于词语的表面含义,政治严肃性、儒家思想正统性是其制作地全部着眼点。中国历代王朝更替,常以“礼崩乐坏”来形容前朝制度的乱序。这里的“乐”,指的不仅仅是“律吕”制度,它带有强烈地政治含意。批判前朝“旧乐”,创建本朝“新乐”,实际上是每一个王朝都必须完成地,它是新王朝统治体系建立的一种体现。
    时至康熙中期,随着三藩平定、台湾收复,中原局势逐步稳定。北疆,尤其是西北问题逐渐成为满洲统治者的重心所在。此时的清王朝,需要打破入关初期全面延续明制的做法,构建全新体系,重塑帝王形象。作为一位满洲统治者,康熙皇帝对汉族儒家传统的“礼乐”象征意义有着相当的认知。他深知寻找一个符合儒家传统思想的理论说学,对于批判、推翻明代“礼乐”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上述文献中看到,上至圣人之言,下至孟子、郑康成等人,以及《国语》、《吕氏春秋》之语,均被康熙反复引用,这体现了康熙在制乐过程中,强烈寻求某种源于传统文化的理论的支持,以及反复向世人昭示该理论的儒家“正宗性”的心理特征。至于这种理论是什么,能否真正施行,并不完全是康熙关注地重点。强调“礼乐”的政治深义,突出自身恪守古制的帝王姿态,这才是康熙制作十四律的根源所在。
    事实上,这种举动,并不始于《律吕正义》一书。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六月,康熙命翰林院掌院学士陈廷敬撰拟乐章十四章,并著礼部太常寺乐官敬慎肄习。[21]究其原因,乃“向来升殿所奏中和乐章,皆仍明朝所撰,句有长短,体制类词,后因文理不雅,命大学士陈廷敬等,改撰其章法,皆以四字为句”[22]。该事件开始显露出康熙对明代礼乐的不满,这与入关初期,清代统治阶层对明代礼乐的顶礼膜拜不尽相同。二十九年(1690),“以喀尔喀新附,特行会阅礼,陈卤簿,奏《铙歌大乐》,于是帝感礼乐崩溃,始有志制作之事”[23]。此时清廷施行的仍是全盘模仿明代礼制的顺治典礼,换言之,康熙言中的“崩溃”,实质上是针对明代宫廷礼仪制度而言,玄烨对明代乐制的否定态度已显而易见。此后,创制十四律,也就并非无根之树了。康熙中后期的制作态度,意味着问鼎初期以效仿汉儒,建立国家威严,获取汉儒士子认同的制礼方式已暂告一段,王朝礼乐制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即由原来的全盘效仿,逐步转变为建立王朝新体系的制作模式。
    2.康熙十四律的影响
    新制律吕受到康熙相当的重视,在《律吕正义》一书修成的当年,康熙皇帝即在冬至日,以新定乐律祀天于圜丘。[24]帝王对律吕的重视态度,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五十四年(1715),康熙曾下谕大学士九卿等言:“科场出题关系紧要,乡会经书题目,不拘忌讳,断不可出熟习常拟之题。朕常讲《易》及修定天文、律吕、算法诸书,人人皆知必以此等书拟题。尔等皆系应点考试之官,虽未派定何人,然断不可以此诸书出题,表题亦不可出修书、赐书等类。不然,则人皆可以拟题倖进,实学何由而得。”[25]可见,皇帝的喜好确已影响到士人举子做学问的选择。
    那么,康熙律制对当时及后来的律吕学家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对中国传统的乐律学又产生了怎样地冲击?在此,我们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清史稿》、《续修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中收录的乐类书籍为讨论对象,对此问题做一个初步考察。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清史稿》、《续修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共包括了57种乐类书籍,3种缺失,现可供考察的共54种。其中约有14种,可以较为明显看出依据蔡元定、朱载堉等前人名家之说。26种虽未言明学说出处,但均依附先古,各有所据,与康熙乐律无关,如有“引律以合《易》”[26],有以河图洛书为本,[27]有以《周礼》作考,[28]有杂采众经书而言乐之。[29]余下仅14种,提到康熙制律或《律吕正义》(包括《律吕正义》本书)。
    为便于论述,我们将14种提到康熙律制的乐书列表如下:
    表3:涉及“十四律”乐书表
    

    序号
    

    书 名
    

    卷数
    

    著者
    

    年  代
    

    出    处
    

    1
    

    皇言定声录
    

    八卷
    

    毛奇龄
    

    早于康熙三十一年
    

    1.《四库全书》经二一四,二二0册。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2
    

    竟山乐录
    

    四卷
    

    毛奇龄
    

    早于康熙三十一年
    

    1.《四库全书》经二一四,二二0册。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3.《丛书集成初编》一六六一册。
    

    3
    

    圣谕乐本解说
    

    二卷
    

    毛奇龄
    

    康熙三十一年
    

    1.《四库全书》经二一四,二二0册。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4
    

    律吕正义
    

    五卷
    

    康熙御制
    

    康熙五十二年
    

    1.《四库全书》经二0九,二一五册。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5
    

    律吕阐微
    

    十卷
    

    江永
    

    乾隆年间
    

    1.《四库全书》经二一四,二二0册。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6
    

    琴旨
    

    三卷
    

    王坦
    

    乾隆九年
    

    1.《四库全书》经二一四,二二0册。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7
    

    律吕正义后编
    

    一百二十卷
    

    乾隆敕撰
    

    乾隆十一年
    

    1.《四库全书》经二0九~~二一二,二一五册~~二一八。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8
    

    赓和录
    

    二卷
    

    何梦瑶
    

    乾隆二十七年
    

    1.《四库全书》  经部乐类存目。
    2.《从书集成初编》一六六三~~一六六四册。
    

    9
    

    大乐元音
    

    七卷
    

    潘士权
    

    乾隆三十四年
    

    1.《四库全书》经部乐类存目。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10
    

    诗经乐谱
    (附乐律正俗一卷)
    

    三十卷
    

    乾隆敕撰
    

    乾隆五十三年
    

    1.《四库全书》经二一三,二一九册。
    2.《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11
    

    律吕繤要
    

    二卷
    

    不著名氏
    

    年代不详存入四库
    

    1.《四库全书》  经部乐类存目。
    

    12
    

    律音汇解
    

    八卷
    

    邱之稑
    

    道光十五年
    

    1.《续修四库全书》乐类。
    

    13
    

    律吕元音正录
    

    一卷
    

    毕华珍
    

    道光二十八年
    

    1.《续修四库全书》乐类。
    2.《丛书集成初编》一六六七册。
    

    14
    

    音分古义
    

    二卷
    附一卷
    

    戴煦
    

    年代不详
    

    1.《清史稿·艺文志·经部·乐类》卷一四五,志一二0,二一册。
    

    由上表可知,毛奇龄《皇言定声录》、《竟山乐录》、《圣谕乐本解说》,三本书著于康熙御制《律吕正义》之前。据《圣谕乐本解说》记载,康熙三十一年(1692)正月初四在乾清宫,推径一围三隔八相生之法(参见前文),毛奇龄于该年三月“就医会城,伏读邸抄”,知之说法,于是成《圣谕乐本解说》,意在献媚。[30]是书成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五月,与《皇言定声录》、《竟山乐录》一同进呈,未果。至三十八年(1699)三月,康熙南巡,毛奇龄迎驾于嘉兴,乃以是书恭进。该书以大学士伊桑阿《论乐原疏》为本,于径一围三、隔八相生之圣谕,推阐考证,分条注释,但并未言及康熙十四律。[31]《皇言定声录》、《竟山乐录》二书先于《圣谕乐本解说》而著。《皇言定声录》自言推本圣祖仁皇帝论乐,实际上自附九声、七调之说,与康熙乐律毫无关系。[32]《竟山乐录》“据明宁王权《唐乐笛色谱》为准……解五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以攻司马迁《律书》、蔡元定《律吕新书》之说,欲举古来所谓‘三分损益、隔八相生’者一切废之,并伶州鸠所对亦斥为妄言”[33],也丝毫未谈康熙律吕。可见,三书虽盛赞康熙论乐,然就其本质却实无康熙乐律痕迹,只做了些表面文章。
    著于康熙《律吕正义》之后的乐律书籍共11种。其中有4种为皇帝御制,除康熙御制《律吕正义》外,还有乾隆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与《诗经乐谱》,二书均以《律吕正义》为本。另有不著名氏《律吕繤要》,分上、下二篇,每篇各十三说,“大意以律吕之要在辨其声音之高下、长短,上篇则发明高下之节,下篇则发明长短之度”[34]。该书藏于前国立北平图书馆,编号“艺七一0一九二八”,目录卡片注:“似是《律吕正义·续编》稿本”。根据藏书章可知,该书为诚亲王允祉旧物,后转赐某人,最后辗转归于北平图书馆。经音乐学家的考证,《律吕正义·续编》确是根据该书删节而成,因此《律吕纂要》属于御制,符合康熙乐律,毋庸置疑。[35]
    剩下7种为江永《律吕阐微》、王坦《琴旨》、何梦瑶《赓和录》、潘士权《大乐元音》、邱之稑《律音汇解》、毕华珍《律吕元音正录》、戴煦《音分古义》。
    江永一书“引圣祖仁皇帝论乐五条为《皇言定声》一卷,冠全书之首。而御制《律吕正义》五卷,永实未之见……其作书大旨,则以明郑世子载堉为宗”[36]。何梦瑶《赓和录》虽以《律吕正义》为《述要》,但也以蔡氏《律吕新书训释》、曹庭栋《琴学纂要》附入下卷,分为《律吕正义述要》、《律吕新书训释》、《琴学纂要》三部分,上下卷。该书自序曰:“先是梦瑶尝慨音乐之不明于世,取蔡元定《律吕新书本原》九章训释以教门人,顾明其理而不得其器,则无所考证。又取《御制律吕正义》研究八音协律和声之用,述其大要为一卷。兹得曹书参核真快事也。”[37]潘士权《大乐元音》“前五卷据琴定乐,大旨本《管子》‘下征之数一百八,下羽之数九十六’、《白虎通》‘弦音离,故首征’二说而通之……并附以《仪乐谱》十二篇。图说颇繁,然实本钦定《律吕正义》‘琴以首弦为下征’之说,旁为推演”。[38]然而“其由琴声而推诸乐,与近时江永《律吕新论》所见略同,但不及永书之精密耳”[39]。如果我们对江永《律吕新论》加以考察,就会发现江永以传统十二律论乐,根本未涉及康熙律吕。[40]邱之稑《律音汇解》是一本关于诗经乐谱的著作,邱氏根据康熙《律吕正义》的律吕命名体系,将宋代赵彦肃《风雅十二诗谱》译为琴瑟演奏谱。但该书也“考明周尺以定十二律之度……又本朱子《仪礼经传通解》”。[41]可见,何梦瑶、潘士权、邱之稑的确采用了《律吕正义》的一些内容,但也并未扬弃传统乐律。
    余下王坦《琴旨》、毕华珍《律吕元音正录》、戴煦《音分古义》三书确以《律吕正义》为本。王坦“作是书,一一本《正义》之旨,而反复推阐。”[42]毕华珍更是自言:“圣祖仁皇帝《御制律吕正义》,用千二百黍之积,较正黄钟真数,又以黄钟倍半各数,比例相求,考验金石丝竹弦匏诸器,人声高下自然之宜,无一不合。华珍少喜律学,偶有窥测,笔之于条。”[43]戴煦则认为周景王问乐于伶州鸠之时,就已取“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半黄钟”七个阳律为七律,与康熙律制完全相同。而“自汉以后,刘安京房之徒,用弦定律,始取黄钟、太簇、姑洗、蕤宾、林钟、南吕、应钟为七音。韦昭亦遂以四律三同解七律。于是七律之义晦。而七同因不得其解。历魏晋五代唐宋元明,未有起而正之者。我朝吹律定声,始知清浊二均,当律吕分用。千年疑窦,一言而决,发复三代之元声,正累朝之异说,诚盛事也”。因此,是书义旨遵《律吕正义》,“或间有变通者,正如上古六宪,经列圣手定,咸用四分,迄乎后代不无增损。”[44]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清史稿》、《续修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收入的57种乐类书籍中,仅有14种与康熙乐制相关。其中,有4种乃御制圣本,不属于民间,实际并不是乐律学本身发展的产物。剩下10种中,毛奇龄《皇言定声录》、《竟山乐录》、《圣谕乐本解说》、江永《律吕阐微》4种,虽盛赞康熙论乐,却实与之无关;何梦瑶《赓和录》、潘士权《大乐元音》、邱之稑《律音汇解》、王坦《琴旨》、毕华珍《律吕元音正录》、戴煦《音分古义》6种,虽确实涉及到康熙乐律,而何、潘、邱依然保留了传统乐律的成分,仅有王、毕、戴三书全盘吸纳康熙律制。
    由此可见,康熙乐律对当时及后来的律吕学者,以及对中国传统乐律学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出现这种现象是合乎情理的,康熙制乐,就指导思想而言,本身并没有从乐律学的角度出发,而是立足于远古的阴阳之说;就制作目的而言,也与发展乐律学无关,而在于推翻前朝(明代)乐律,标榜思想的复古性、与先圣的一致性。十四律的创造与其说是康熙乐律学的研究成果,毋宁说是 “恪守古制”政治形象的一种塑造。
    二、乾隆《御制律吕正义后编》
    乾隆六年(1741)四月,因“殿陛韶乐音律,与乐章有未协之处,典礼攸关,尚须审定”,高宗“著大学士礼部会同内务府,详酌妥拟具奏”[45]。同年十一月,乾隆再谕和硕庄亲王允禄、刑部左侍郎张照:“朕因元旦、冬至诸大节,临朝乐章,句读与乐音不相比合。考其本末,乐章则系康熙二十二年所定,而搏拊考击之数,则又仍明代之旧。是以命大学士该部会议,重定乐章,期合于正。”乾隆以临朝乐章不协,命朝臣重定乐章,以期合正。又言:“恭查康熙五十二年,纂修《律吕正义》,重造中和韶乐,既经皇祖圣祖仁皇帝钦定,岂得乐章乐音,尚乃如此迳庭。及阅《律吕正义》,凡宗庙朝廷所用乐章,并不在内。查乐章开载《会典》,《古今图书集成》内亦有之。《律吕正义》一书专为发明乐律而设,何以阙如。及观御制序文,则系雍正三年皇考所撰。意此书在皇祖时,尚属未完之本,至雍正三年刻成,未暇补足欤,抑皇祖圣意,待制造乐器审比乐音之法,具有成书之后,再行考定,续纂入帙欤。否则该馆办理之时,未经定议奏请,是以尚少乐章字谱也。”乾隆查阅《律吕正义》,发现其中竟未发明乐章,详查原因乃圣祖未暇补足之故。然而“大乐与天地同和,嘉感神祗,茂豫民物,其事甚钜,不可少有阙遗。继志述事,责在后人,如果有所未备,理宜绍续前典”。因此,乾隆下旨:“著庄亲王会同张照,将此书源委,悉心查明具奏。”[46]
    庄亲王允禄等受旨立刻查办,稍后奏言,《律吕正义》虽成书于康熙五十三年,但终圣祖一世并未校刻竣世。直至雍正元年九月才全竣,世宗皇帝亲自撰写序文。至于乐器制造等事,则自康熙五十二、五十三年,陆续颁付太常。礼部尚书荆三曾奏请改定乐音,得旨:“速速办理”。但逮康熙六十一年,尚未竣事。庄亲王等认为“恭思圣祖仁皇帝圣意,必俟审比乐音之法,具有成书之后,再行考定续纂成书。”进而,庄亲王又指出:“本朝坛庙朝廷乐章,应将新旧所定,并按朱子《六经图》,及明郑世子载堉《乐书》之式,考订宫商字谱,备载于篇”,因此恭请续纂《律吕正义后编》,意欲与前书(《律吕正义》)并垂万世。此奏得到乾隆的依允,这就是《律吕正义后编》(以下简称《后编》)撰修的起因。[47]
    然而,律吕深微,乐音茫昧,并非允禄等五人所能办理。因此,庄亲王再请旨“开馆纂修,以襄钜典”,并谨列事宜五条:第一,设立修书官地;第二,设立分修校录人员,及供事馆役,除编修、分修等职官外,还设校录十五员,供事四名,馆役四名,纸匠二名;第三,设提调,即于分修内酌派;收掌,即于校录内酌派,再请派内务府司官二员,凡有行文各衙门之处,用内务府印信铃蓋;第四,需用书籍请求在武英殿等处查取,纸张笔墨桌饭银两,照例于各该处衙门咨取;第五,现在乐器或有应行修造之处,另行陈奏。旋议准,允行。[48]御制《后编》的修撰工作,由此拉开了帷幕。
    乾隆十一年(1746)闰三月《后编》书成,历时近五年。全书共十个部分,120卷,内容安排如下[49]:
    表4:《律吕正义后编》内容安排表
    

    种类
    

    卷次
    

    卷数
    

    1. 祭礼乐
    

    1—37
    

    37
    

    2. 朝会乐
    

    38—44
    

    7
    

    3. 宴飨乐
    

    45—56
    

    12
    

    4. 导迎乐
    

    57
    

    1
    

    5. 行幸乐
    

    58—61
    

    4
    

    6. 乐器考
    

    62—77
    

    16
    

    7. 乐制考
    

    78—92
    

    15
    

    8. 乐章考
    

    93—112
    

    20
    

    9. 度量衡考
    

    113—116
    

    4
    

    10.乐问
    

    117—120
    

    4
    

    《祭祀乐》、《朝会乐》、《宴飨乐》、《导引乐》、《行幸乐》五部分,详细记载了各种礼仪大乐的用乐节次,以及随月旋宫之法,同时配有曲词调谱、佾数舞势、鼓拍节奏等内容。《乐器考》备载各种乐器的绘图及文字说明,并附乾隆御制铭具。《乐制考》,溯源上古,从《雲门》、《大卷》直至前明,博采精义,遍徵史志,历朝历代制作命名之由,因革损益之故,靡不殚述。《乐章考》自上古迄明,依类胪举。《度量权衡考》,详述制器定律之本。《乐问》则设为问答,以穷竟大乐理义,其间附录前人旧说。[50]
    乾隆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囊括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各种内容,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宫廷音乐百科全书,也是内容最多、记载最详的皇帝御制乐书。陈万鼐[51]、万依、黄海涛[52]、刘桂腾[53]等前辈学者以《后编》史料为主体,对清代各类宫廷音乐的具体乐器配置、乐舞姿态等进行过详尽的梳理,这实际上也就是对《后编》具体内容的详细介绍。因此,本文不再赘述《后编》的具体大乐配置,而希望从乾隆制乐指导思想这一角度,对《后编》的研究工作做一些补充。
    乾隆帝对《后编》相当重视,一直关注并直接干预编撰工作。就笔者统计,仅修书期间,以乾隆六年(1741)三月至十一年(1746)三月计,乾隆与朝臣论乐来往文书共72件,其中上谕28道,朝臣奏疏44件。[54]这些上谕奏疏,涉及了乐歌、乐器、乐舞等方方面面的具体制作内容,反映出乾隆制作的力度,同时也将制作过程,以及乾隆编撰该书的精神,较为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1.乾隆制乐的表层原则:以复古为立足点
    乾隆以复古为立足点的制乐思想,贯穿《后编》始终,与康熙《律吕正义》一脉相承。在此,我们仅举乐歌一、二例为证,求以一斑窥全豹。
    《后编》中所有乐章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在每一首乐章之前,详细记载该乐章演奏采用的宫调。如果我们考查历代乐书,就会发现,对乐章宫调进行明确规定,是乾隆的首创,历朝历代并无此举。如《明史》乐章:
    洪武元年圜丘乐章。
    迎神,《中和之曲》:昊天苍兮穹窿,广覆焘兮庞洪。建圜丘兮国之阳,合众神兮来临之同。念蝼蚁兮微衷,莫自期兮感通。思神来兮金玉其容,驭龙鸾兮乘云驾风。顾南郊兮昭格,望至尊兮崇崇。[55]
    仅记载祭祀步骤“迎神”、乐章标题《中和之曲》及歌词,并未涉及乐章调式。其他朝代也与此相同。而乾隆《后编》及其后的《钦定诗经乐谱全书》、《清史稿》等,均附有调式标准,如:
    圜丘九章 郊庙乐,顺治元年定,乾隆十一年用旧辞重改。
    《中和韶乐》,黄锺宫立宫,倍夷则下羽主调
    迎神《始平》:钦承纯祜兮,于昭有融。时维永清兮,四海攸同。输忱元祀兮,从律调风。穆将景福兮,乃眷微躬。渊思高厚兮,期亮天工。聿章彝序兮,夙夜宣通。云軿延伫兮,鸾辂空濛。翠旗纷袅兮,列缺丰隆。肃始和畅兮,恭仰苍穹。百灵祗卫兮,齐明辟公。神来燕娭兮,惟帝时聪。协昭慈惠兮,逖鉴臣衷。[56]
    除了祭祀步骤、乐章题目、歌词外,在《中和韶乐》后还有“黄锺宫立宫,倍夷则下羽主调”一句,详细注明乐章使用调式。
    乾隆为何独创此举?这与整个大乐制作的复古化倾向紧密相系。乾隆以上古圣经典籍为论调依准,对仪式乐章的宫调,反复斟酌确定,并严格按此标准演奏各类大乐。
    比如皇太后陞坐还宫乐章的确定,就很具代表性。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二十一日上谕:“皇太后、皇后升坐还宫乐章,应用何律何吕之处,尔等未经议及,理合考古准今,求其至是,拟议奏闻,候朕酌定,钦此。”[57]一个月之后,即七年正月初十日,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奏言:“伏惟十二律吕,皆生于黄钟,故黄钟为声气之元,但黄钟既专用于南郊,以尊上帝,自不便拟用,且律协于乾,吕协于坤,坤元允宜用吕,惟大吕为黄钟之吕,恭拟皇太后乐,以大吕为宫。又按《礼记》曰:‘天子日也,后月也,酉为月之正位’。谨援《礼记》之义,恭拟皇后乐,以南吕为宫。”[58]庄亲王允禄以律吕乾坤阴阳之理,及《礼记》之义,认为皇太后乐应以大吕为宫,皇后乐应以南吕为宫。然而,和硕履亲王允裪则奏称:“在馆诸臣,所谓皇太后乐以大吕为宫,臣愚以为大吕南吕,并是阴吕,有所未便。皇上曾有凡庆贺大典,皇太后宫庆贺应用阳律之旨。敬惟皇上万寿圣节,在八月,如八月常朝,自当用八月之吕,至于万寿庆贺大典,似应仍用阳律。查旧制,一切大典,具以黄钟为宫,恭请仍循旧制,皇上冬至、元旦、万寿三大节,并以黄钟为宫,皇太后、皇后三大节亦仍循旧制,并以黄钟为宫。”[59]履亲王则认为皇上、皇太后、皇后三大节均应以黄钟为宫。
    乾隆当天下旨:“履亲王所议是,馀著畫一定议具奏”。[60]但第二日,即正月十一日,却又否定了这一决定,称:“考定乐章,订正律吕,欲以垂之永久,非祗用之一时也。尔等因万寿节乐章,两议请旨,朕思黄钟为声气之元,同于穆之运……已降旨准履亲王所议行矣。朕又思朝会之乐,旋相为宫,是以万寿节,不妨仍用黄钟,若云朝廷大典,必当用黄钟,则编钟之内,必有不用之钟,反堕于哑钟之诮矣,且此钟律,非朝廷之上,孰敢用之,似不必拘于黄钟之说也。尔等又议称皇太后乐,应用大吕。夫大吕者,即黄钟之吕也。朕万寿节用黄钟律,而皇太后节用黄钟之吕,似犹未安。况以律吕相生次第言之,一黄钟,二林钟,三太簇,四南吕。今既尊古三统之说,以其序为尊卑,用黄钟尊上帝,用林钟尊后土,用太簇尊宗庙,而议皇太后乐,用大吕,大吕之序,在南吕之后。尔等既议皇后乐用南吕,是皇后乐先于皇太后也,尤为未协。《礼记》帝日后月之义,固不易之经。皇太后母后也,此古今之通称,似亦宜用南吕为宫。”[61]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乾隆认可履亲王提出的皇上万寿节奏黄钟律的奏议,但对皇太后、皇后也奏黄钟的意见却不予采纳,这与中国传统律吕中黄钟为宫代表君王的观念相符合,后(包括皇太后、皇后)不宜使用黄钟。随后,乾隆又对庄亲王提出的“皇太后乐应用大吕”表示反对。原因是“夫大吕者,即黄钟之吕也”,大吕与黄钟是阴阳相对应的,也就是说黄钟是阳律,而大吕正是与之相对应的阴吕,皇帝用黄钟,而太后用大吕,从律吕阴阳的角度来说,是有违伦常的,所以乾隆认为“朕万寿节用黄钟律,而皇太后节用黄钟之吕,似犹未安”。紧接着,乾隆指出:“况以律吕相生次第言之,一黄钟,二林钟,三太簇,四南吕。今既尊古三统之说,以其序为尊卑,用黄钟尊上帝,用林钟尊后土,用太簇尊宗庙,而议皇太后乐,用大吕,大吕之序,在南吕之后。尔等既议皇后乐用南吕,是皇后乐先于皇太后也,尤为未协。”这句话是从律吕相生的角度来说的,根据三分损益法,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仲吕复生黄钟。依次排序为一黄钟、二林钟、三太簇、四南吕、五姑洗、六应钟、七蕤宾、八大吕、九夷则、十夹钟、十一无射、十二仲吕。乾隆据此指出大吕位于南吕之后,若皇太后用大吕,皇后用南吕,则有僭越之嫌,不符尊卑。最后,乾隆以《礼记》“天子日也,后月也,酉为月之正位”一语为据,认为“《礼记》帝日后月之义,固不易之经”,因此“皇太后母后也,此古今之通称,似亦宜用南吕为宫”。可见,乾隆对皇太后宫调的确立过程,首先依据康熙制定的律吕阴阳之义,而后以律吕相生的古法及《礼记》古义为准地,最终确立了皇太后乐用南吕的调式。
    以古义为标准,还体现在其他乐章的制定上。如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乾隆令重制社稷坛宫调[62]。一个月后,即七年正月初十日,和硕庄亲王允禄等上奏曰:“查古制,祀天曰郊,祭地曰社。社之文与郊对,犹地之文与天对也。凡经文举地示后土者,即不别言祭社,举祭社者,即不别言祭地示。《周礼》‘大宗伯’、‘大司乐’、‘典瑞’,《戴记》‘月令’、‘郊特牲’、‘礼运’、‘中庸’篇并可证据。自汉匡衡始建议别为北郊,遂析社与芳泽之祭为二,后世因之,而社稷降为中祀矣。臣等前议谓社亦地也,宜用林钟。仰蒙圣训,谓与祭地宜有分别。伏思社稷典礼,既不与芳泽齐等,乐章自应不同于地。圣训周详,尤宜遵改。查社稷坛祭,以春秋二仲月之上戊,宜以夹钟南吕为宫。”[63]庄亲王以《周礼》、《戴记》中的古经圣典,确立社稷坛春秋二祭分别以夹钟南吕为宫,得到乾隆的依允。再如七年正月二十八日,乾隆谕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前奏《周礼》六乐,以律之次第,分神之尊卑,顾律吕同用,而清浊之间,有同均者,有不用均者,见诸实用,礙难施行等语。朕偶阅《周礼》,其文曰:‘奏黄钟,歌大吕,以祀天神。奏太簇,歌应钟,以祭地示。奏姑洗,歌南吕,以祀四望。奏蕤宾,歌林钟,以祭山川。奏夷则,歌仲吕,以享先妣。奏无射歌夹钟,以享先祖。’礼从其宜,周制固不可强同于今,但六乐相配,亦非无其义。因思黄钟子也,大吕丑也,子与丑合,故奏黄钟则歌大吕。太簇寅也,应钟亥也,寅与亥合,故奏太簇,则歌应钟。推而至于无射夹钟,莫不皆然。盖月之斗建,与日之躔度,相配合之位也。唐贾公彦疏所云:‘奏據出声而言,歌據合曲而言,其实歌奏通也’。此语则似有讹。夫清浊同均者,尚不可用,岂有清浊不同均者,而可合用之理。盖既云奏,则但奏其乐而不歌,既云歌,则始作乐以合人声耳。奏与歌自必各为一事,惟奏一黄钟为宫者,歌时则以大吕为宫之乐配之,奏以太簇为宫者,歌时则以应钟为宫之乐配之。如此,则无所谓礙难施行者矣。”[64]此处仍依据上古《周礼》,及天干地支相配之说,“解决”了朝廷大乐礙难施行的问题。
    乾隆打破了历朝历代不记调式的记载风格,以圣古思想为宫调体制确立的立足点,从复古出发,强调对先圣典籍的忠实,寻求与上古的一致,给宫廷大乐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文化内涵。
    2.乾隆制乐的深层原则:树立王朝礼乐新体制
    正如康熙依托阴阳古法,创建自古未有的十四律一样,乾隆托古,也只是为礼乐新体系的确立寻求正统名号,未必真的尊奉古训。在此,我们通过钟、磬制作,以兹说明。
    “周末乐器中,包含他族乐器甚多,尤以笙、箫、籥及许多鼓类,皆外来者。其中可认为中国民族乐器之最古者,为钟、磬、琴、瑟之类。”[65]钟、磬是我国古代较早产生的乐器种类,一直位居宫廷乐器之首,尊为八音纲纪。[66]《周礼》已言“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67],朝堂之上,钟、磬历来就不是单纯的演奏乐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西周以降,钟、磬的材质、数量,即被视为一种王权地位、文化传承的象征,得到统治君王的重视。
    清代君王也不例外,凡乐器制作,属钟、磬最为讲究。乾隆曾赞扬镈钟、特磬,“著美虞廷,雅颂所传,虡業特备。自汉以来,各史乐志,俱载有镈钟特磬”。但明代却未兴乐悬,乾隆认为这是不合古制的,绝对不允许。因此,下旨“考定黄钟真度,上下损益,更铸为镈钟十二”,并“仿周礼磬氏,句博股鼓,依律长短之法,制特磬十二虡,与镈钟俱为特悬,以备中和之盛。其乐悬位次,奏乐仪节,考古制。”[68]要求众朝臣对镈钟、特磬的形制,摆放位置,以及演乐细节进行详细考订,以典籍为准地,洵合古制。然而,在实际制作中,真如乾隆所言,处处求之于古制吗?我们来看看编钟、编磬制作过程中的上谕奏折,就可对此问题了解一二。
    乾隆六年十一月初二日,谕庄亲王同张照考订“编钟内倍夷则等四钟,何以转在黄钟等正律之前”。[69]三日后,庄亲王上奏言:“伏查编钟之制以十六钟为一架,阳律八为一悬在上,阴律八为一悬在下。阳自为阳,阴自为阴。律吕之法,必有倍有半,然后高低清浊具备,以成旋宫之用。故阳律有倍蕤宾、倍夷则、倍无射在黄钟之前,有半黄钟、半太簇、半姑洗在无射之后。阴律则有倍林钟、倍南吕、倍应钟在大吕之前,有半大吕、半夹钟、半仲吕在应钟之后。倍蕤宾以还则声过低而哑,半仲吕以还则声过高而促,故不用。编钟并无倍蕤宾、倍林钟,亦无六半律者,以编钟具八,其音中和,已足于用,低不至倍蕤宾、倍林钟,高不至六半律,其序以从低至高,从浊至清排列为次,倍夷则、倍无射当在黄钟之前,倍南吕、倍应钟当在大吕之前,与箫管之长短,琴弦之巨细同为一例。”[70]
    首先,庄亲王指出编钟16枚为一架,8个阳律在上面一列,8个阴吕在下面一列。这种“阳自为阳,阴自为阴”的排列方式,与圣祖提出的阴阳各自为序、不相混淆相一致。而后庄亲王解释了为何黄钟之前存在倍夷则等四钟。“律吕之法,必有倍有半”,所谓“倍”即本音阶之前的低八度音阶,“半”即是高八度音阶,只有倍、半齐全,才能“高低清浊具备,以成旋宫之用”。“故阳律有倍蕤宾、倍夷则、倍无射在黄钟之前,有半黄钟、半太簇、半姑洗在无射之后。阴律则有倍林钟、倍南吕、倍应钟在大吕之前,有半大吕、半夹钟、半仲吕在应钟之后。”对这段话,我们列下表以作说明。
    表5:十四律表
    

    律
    名
    

    倍蕤
    宾
    

    倍林
    钟
    

    倍夷
    则
    

    倍南
    吕
    

    倍无
    射
    

    倍应
    钟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半黄钟
    

    半大吕
    

    半太
    簇
    

    半夹
    钟
    

    半姑
    洗
    

    半仲
    吕
    

    阳
    律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阳
    

    

    阴
    吕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阴
    

    阳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林钟、南吕、应钟”六个音,阴吕指“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个音。阳律音阶之前有“倍蕤宾、倍夷则、倍无射”三个音,之后有“半黄钟、半太簇、半姑洗”三个音。阴吕音阶之前有“倍林钟、倍南吕、倍应钟”,之后有“半大吕、半夹钟、半仲吕”。但是,“倍蕤宾以还则声过低而哑,半仲吕以还则声过高而促,故不用。编钟并无倍蕤宾、倍林钟,亦无六半律者。”由于倍蕤宾、倍林钟声音过于低哑,半黄钟、半太簇、半姑洗、半蕤宾、半林钟、半南吕、半应钟,六个半律声音过于高促,因此编钟音序中只留“倍夷则、倍南吕、倍无射、倍应钟”四个倍音。再加“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共为十六个音。“倍夷则、倍无射当在黄钟之前,倍南吕、倍应钟当在大吕之前”,阴阳上下二列分序,“其音中和,已足于用”。
    庄亲王的这一制作,严格依据圣祖康熙皇帝十四律阴阳各自为序的律吕制度,编钟、编磬的律吕设置,与《律吕正义》卷二完全相同[71]。同时,庄亲王还宣称:“明代及圣祖仁皇帝未经考定黄钟以前,并称以黄钟为宫,及考定之后,始知一向误以太簇为宫。而明代盛衰不一,我朝隆盛如斯……自黄钟以上音必渐高,自黄钟以下音必渐低,其八音谐和与否,非历试不能明晓。”[72]
    如果我们对传统编钟、编磬加以考察,就会发现,钟、磬十六枚指的是始自黄钟至高八度的夹钟,也就是清代的“半夹钟”,历朝历代称为“清夹钟”。如朝鲜李王家雅乐,这套高丽睿宗时期,由宋朝传入的宫廷雅乐,是现存最古的实物。据日本学者田边尚雄考察,李王家雅乐编钟、编磬使用的就是传统的黄钟至清夹钟十六个音律。[73]这一点在《宋史·乐制》及宋人陈旸《乐书》中得到充分佐证。[74]这说明至少晚至宋代,钟、磬十六枚就指黄钟至清夹钟十六个音。分析至此,乾隆假借复古之名,创建新乐制的实质,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表6:清代编钟与传统编钟音序对比表
    

    律
    名
    

    倍蕤
    宾
    

    倍林
    钟
    

    倍夷
    则
    

    倍南
    吕
    

    倍无
    射
    

    倍应
    钟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半黄钟
    

    半大吕
    

    半太
    簇
    

    半夹
    钟
    

    半姑
    洗
    

    半仲
    吕
    

    清代编钟音序
    

    

    

    倍夷
    则
    

    倍南
    吕
    

    倍无
    射
    

    倍应
    钟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传统编钟音序
    

    

    

    

    

    

    

    黄
    钟
    

    大
    吕
    

    太
    簇
    

    夹
    钟
    

    姑
    洗
    

    仲
    吕
    

    蕤
    宾
    

    林
    钟
    

    夷
    则
    

    南
    吕
    

    无
    射
    

    应
    钟
    

    半黄钟
    

    半大吕
    

    半太
    簇
    

    半夹
    钟
    

    

    

    乾隆称《后编》一书:“名之曰后编者,实以征皇祖天纵圣神,通极造化,千古作者,无能出其范围,亦无能窥其涯涘,至于继述先绪,则在我后人益亹焉,而弗敢忘。”[75]乾隆制乐以“继述先绪”为自任,以圣祖律制为制作圭臬,沿着康熙创造十四律的思路,制定全新的王朝礼乐体制。这一切必须在追复圣古的外衣下,才能得以名正言顺的进行。因此,“托古而创新”成为乾隆编撰《后编》的指导精神,与康熙《律吕正义》一脉相承。
    三、乾隆《钦定诗经乐谱全书》
    1.历代诗经乐谱
    上古诗经乐谱,早已失传,现不可考。郑樵《通志》言:
      
    当汉之初,去三代未远,虽经主学者不识诗,而太乐氏以声歌肄业,往往仲尼三百篇,瞽史之徒,例能歌也。奈义理之说既胜,则声歌之学遂微。东汉之末,礼乐萧条,虽东观石渠议论纷纭,无补于事。曹孟德平刘表,得汉雅乐郎杜夔。夔老矣,久不肄业,所得于三百篇者,惟《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而已,余声不传。太和末又失其三,左延年所得惟《鹿鸣》一篇。每正旦大会,大尉奉璧,群臣行礼东厢,雅乐常作者是也。古者歌《鹿鸣》,必歌《四牡》、《皇皇者华》。三诗曰节,故曰工歌《鹿鸣》之三,而用《南陔》、《白华》、《华黍》三笙以赞之。然后首尾相承,节奏有属,今得一诗而如此用可乎?应知古诗之声为可贵也。至晋室《鹿鸣》一篇,又无传矣。自《鹿鸣》一篇绝,后世不复闻诗矣。
    郑樵说得很明白,诗经三百篇乐谱,早在义理盛行、声歌遂微的两汉之际就已衰落消失。时至南宋乾道,却又突然冒出了一个《风雅十二诗谱》。此谱乃进士赵彦肃所传,号称唐开元年间乡饮酒礼使用的周代古诗乐曲谱,现存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诗乐》篇内。共有《诗经》之《风》、《雅》部十二首诗词,均采用律吕谱记录。[76]
    对此乐曲为周代遗音,古人早有疑义,朱熹即言:“古声灭亡之久,不知当时(唐开元间)工师何所考而为此。窃疑古乐有唱、有叹。唱者,发歌句也;和者,继其声也。诗词之外,应更有叠字、散声,以叹发其趣……如此谱直以一声叶(协)一字,则古诗篇篇可歌,无复乐崩之叹矣,夫豈然哉。又其以清声为调,似亦非古法。”[77]。朱熹认为古代乐歌有唱声,也有和声,词曲搭配和谐流畅,而《风雅十二诗谱》直以一个字配一个音符,呆板单调,不似古人之风。清人应撝谦《古乐书》也评价道:“二篇(《鹿鸣》、《四牡》)用黄为宫,太为商,姑为角,蕤为变徵,林为徵,南为羽,应为变宫,黄太皆不当用清,豈旧有四清,黄大太夹而此误用之乎?”[78]这是从声律的角度,怀疑赵彦肃作假。胡彦昇的质疑则更为直接,他说:“赵子敬之《十二诗谱》,纵其声可听,不过如左延年所改《驺虞》三篇耳。况一字一声,全无韵逗曲折可听也。”又言:“朱子答蔡季通云:昨过詹元善,听其弦歌《二南》、《七月》颇可听,但恐吓走孔夫子耳。朱子所言可谓善戏谑矣。然詹元善之弦歌,为孙叔敖之衣冠而弗肖者也,人皆知其非孙叔敖。若赵子敬之《诗谱》,则竟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人将疑西施之貌果如是矣。”[79]根据现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的研究,《十二诗谱》绝非周代诗乐,甚至不是唐开元之物,而是不折不扣的宋代假造古董。曲风与宋宫廷雅乐风格极为接近,若依宋代大晟乐律的音高标准译写,音域刚好落在宋代规定的雅乐音域内,即自黄钟起到清夹钟止的十六个半音(十二正声四清声)的范围以内。而且,就大晟乐律的音域标准而言,《十二诗谱》正符合人声高低,极易歌唱。[80]由此可见,赵彦肃的《风雅十二诗谱》,实实在在是宋代复古之风的产物。
    自宋代以降,元明清六、七百年间,常有所谓诗经乐谱一类作品出现。元代熊朋来,明代李文察、刘濂、聂双江、朱载堉,清代乾隆帝、汪双池、邱之稑等,都曾为《诗经》谱曲。其中,以清乾隆《钦定诗经乐谱全书》谱曲最为全面,影响最大。
    2.乾隆《钦定诗经乐谱全书》
    乾隆对乐谱的关注,晚于《后编》修撰。五十年(1785)八月,乾隆因“古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音,合诸变宫变徵,则为七音。今之乐犹古之乐,何以乐部所奏乐章,仅以五六工尺上等字为音,而问之以宫商角徵羽,则茫然不知为何事”。询问朝臣,张照上论乐札子,谓五六工尺上,即宫商角徵羽。乾隆认为张照奏言甚合古意,“思今之五六工尺上,与古之宫商角徵羽,名虽异而实同,声音之道原欲避俗趋雅,今反援雅而归俗,甚非道也。况郊庙乐章,格天歆祖,正朝御殿,敷政临民,钟簴元音,自应用古制为节奏。今乐部所定乐章,俱取便注工尺,揆诸名义,殊乖庄雅。”因此,命于乐章曲谱每字下骈注宫商角徵羽,令乐工按书演习精熟。然而,考虑到工尺俗谱相沿已久,“若猝令乐工等改习宫商角徵羽,则心手俱所未娴,其势亦有所难。朕意俗用工尺,既与宫商角徵羽相同,嗣后虽令乐工等取用工尺等字,而于乐章每章每字下,则兼注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字样,皆令兼知。”同时,还命综理礼部尚书太常寺乐部的德保,及礼部寺郎并兼管乐部的庄存与,“向武英殿咨取《律吕正义》刻本一部,将《律吕正义》书内,每字下骈注宫商角徵羽,及五六工尺上字样者摘出,令乐工按书演习精熟”[81]。
    乾隆谕旨中提到了两种谱式,用“宫、商、角、徵、羽”记注的宫商谱,用“五、六、工、尺、上”记注的工尺谱。加上前文记录《风雅十二诗谱》的律吕谱,上文共提到三种记谱方法。乾隆改革谱制,与这三种记谱法的渊源、性质紧密相关。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律吕谱、宫商谱、工尺谱做一个简介。
    律吕谱,是以“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个律的律吕名称,记录音乐曲调中各音音高的一种记谱方式。其功用最早可能为手法记号,识别应击之钟,不致误击。而后,逐渐成为代表某个固定音高的音符。律吕谱的使用始于上古,演化完成时间,应在钟乐完成的周代。律吕谱方正有序,记于词下,每字一音,无板拍,音调平整,具有中正平和的雅乐特色。今存律吕谱,以宋代赵彦肃《风雅十二诗谱》为最早。[82]
    宫商谱,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等音阶名称,记录音乐曲调中各音音高的记谱法。渊源较早,最晚至西周,即已发展完全。记录方式,同律吕谱相似,记于词下,一字一音,节奏若一,无缓急。[83]
    工尺谱,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记谱。起源较律吕谱、宫商谱为晚,由唐代“乐半字谱”,经宋代“俗字谱”,一直发展至明、清,才最终形成。书写方向,系直行由上向下,自右而左,节奏以板眼标注,板式丰富,乐曲表现力强,在民间歌曲、曲艺、戏曲、器乐等中得到广泛应用。[84]
    三种乐谱,若以雅、俗来分,律吕谱、宫商谱当属宫廷雅乐谱,而且至周代就已成型,起源甚早。而工尺谱则属民间俗乐谱,起源时间上也始于唐代,远远晚于律吕、宫商二谱。自此,我们便可明白,为什么乾隆这么重视乐谱,斥责乐部只注工尺、乐工不识宫商、下令采用宫商谱的一系列行为了,以所谓的雅俗之分、圣典之作,排斥真正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工尺谱。
    三个月后,德保、庄存与将各乐章,开单呈览。乾隆甚为满意,“今阅所进清单,按照乐章,将五音配合兼注,已属明晰。毋庸另为一编,著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于四库全书内,一体补入。并将前降谕旨,及此旨,冠于《律吕正义后编》首。俾讲求乐律之士,及肄习伶官,俱晓然于宫商角徵羽五音,共知避俗趋雅,援今入古。而仍不禁其五六工尺上,俾雅颂各得其所云尔。”[85]
    乾隆的谱制改革,并没有停留在纸面号令上,而是很快的付诸于行动。五十一年(1786)正月,乾隆命顺天府复行乡饮酒礼,诗乐演奏即已宫徵为记。[86]二月仲春经筵,乐工使用的也是宫商新谱,岁以为例。[87]而实施力度最强的,当属五十二年编撰《钦定诗经乐谱全书》(以下简称《诗经乐谱》)。乾隆将《诗经》305篇全部配上曲谱,及配器分谱,规模之大,居历代诗乐制作之首。
    五十一年十二月,乾隆下谕旨,严厉批判朱载堉《乐律全书》:
    朕披阅朱载堉《乐律全书》,所论音律算法,称引繁赜,但其中较《律吕正义》一书,疎漏歧误之处,正复不少。盖乐律算法,义本相通,必须讲求贯串,以期划一。即如乐律,以黄钟为本而尺度之长短视累黍为准,但黍有纵有横,亦有大小颗粒,若用纵黍则较长,若用横黍则较短,其大小颗粒亦如之,原难定以为准也。是书所论横黍百粒,当纵黍八十一粒之说,尚为牵强。又书中所载乐谱内,填注五六工尺上等字,并未兼注宫商角征羽字样,未免援古入俗,自应仿照《律吕正义》,逐细添注,方为赅备。盖古乐皆主一字一声,如关关雎鸠,文王在上等诗,咏歌时,自应以一字一音,庶合声依永,律和声之义,若如朱载堉所注歌诗章谱,每一字下,辄用五六工等字,试以五音分注,未免一字下而有数音。是又援雅正而入于繁靡也。即以琴瑟而论,上古操缦亦系一字一音,后世古乐失传,而制谱者,多用钩擘扫拂等法,以悦听者之耳,遂使一字而有数音,几与时曲俗剧相似,更失古人审音知乐,能使人人声入心通之意。[88]
    谕旨指出:1.朱载堉制定的乐律,较康熙律制颇不相同,疎漏歧误之处甚多;2.书中记载的乐谱,仅以工尺为注,未录宫商谱式,于古不合;3.曲谱中一字而有数音,几与时曲俗剧相似,全失古乐雅正之声。乾隆还以殿陛中和韶乐为例,“从前未免沿明季陋习,多有一字而曼引至数音者,听之殊与俗乐相近,经朕特加厘正,俾一字各还一音。目今朝会大典,钟簴铿鐄,备极庄雅”。最后,乾隆下令“管理乐部算法馆之皇六子永瑢,及德保、邹奕孝、喜常,会同精核朱载堉所著此书,分门别类,务将《乐律全书》较《律吕正义》,疎漏歧误之处,分列各条,公同详悉订正,如书中凡例体裁,逐加考评,载于提要之后,以垂永久而昭厘定”[89]。
    五十二年(1787),乾隆正式命令开馆修撰《诗经乐谱》,再次下谕旨言:
    朕向披阅明朱载堉《乐律全书》乐谱内,填注五六工尺上等字,并未兼注宫商角征羽,而于雅颂烝民思文诸诗,以时俗豆叶黄等牌名小令分谱,未免援古而入于俗……因思诗三百篇,皆可歌咏。魏晋时,尚有文王鹿鸣等四章,但未着宫调,学者茫然不知。而朱载堉诗谱,又固执周诗不用商声之说,以角调谱国风,征调谱小雅,宫调谱大雅,羽调谱周颂,而专以商调谱商颂。夫商调乃宫商之商,非夏商之商。此其穿凿拘墟,不待辨而自明,岂足与言五音,述三百哉。且古乐皆主一字一音,虞书依永和声,虽有清浊长短之节,合之五声六律,祗于一句之数字内,分抑扬高下,不得于一字一音之内,参以曼声。后世古法渐湮,取悦听者之耳,多有一字而曼引至数声,此乃时俗伶优所为,正古人所讥烦手之音,未足与言乐也……而三百篇全诗,三代而后,未有全行谱定者。朱载堉所谱,又复杂以俗调,或自行杜撰,不可为训,所当详加订正。叶之宫商,俾操缦安弦之士,皆得矢诗遂歌,更足以昭美盛。着派皇子等,会同乐部大臣,悉心精核,其诗篇内,应用某宫某调者,俱着详审文义,定为某宫调,仍于各谱骈注七音字样,汇成一书。俾四始六义之文,皆可歌咏,分刌节度,悉符正始元音。庶几考古而益进于古,以副朕条理集成,引俗入古至意,将来书成时,即将此旨弁于简端,亦不必重为之序矣。[90]
    乾隆再三针对朱载堉乐谱不注宫商、一字数音等问题,提出尖锐的抨击。声言“三百篇全诗,三代而后,未有全行谱定者”,而且“朱载堉所谱,又复杂以俗调,或自行杜撰”,因此编撰了这部集中所有诗乐的谱集,对各乐谱“详加订正,叶之宫商,俾操缦安弦之士,皆得矢诗遂歌,更足以昭美盛”。
    五十四年(1789),书成,共30卷,附乐律正俗1卷。辑录原诗305篇,增入御制《补笙诗》6篇,计311篇。箫、笛、钟、琴、瑟各谱,凡1555谱。
    《诗经乐谱》严格遵照古乐谱方式记谱。以《周南·关雎》为例,首言:“后妃之德,阴教之始也。大吕为阴吕之首,以配黄钟。今拟用大吕立宫,倍南吕起调,为清羽高上字调”,明确标注乐章宫调。下配箫谱(埙、篪、排箫同),笛谱(笙同),钟谱(罄同),琴谱,及瑟谱共五种乐谱。其中箫谱、笛谱用宫商谱兼工尺谱,钟、罄谱用律吕谱,琴、瑟谱用减字谱,每字下标注,一字一音。另外,各乐谱还非常严格的执行了“起调毕曲”的古说。所谓“起调毕曲”,指古代雅乐“起音”与“结声”使用同一音的要求,源起于宋代蔡元定。台湾音乐学者陈万鼐先生,曾对明清十余种省府州县志,记载的各种祭祀雅乐谱加以考察,证明雅乐类乐曲“起音”与“结声”,确属同一音,而且为该曲调主音。[91]在《周南·关雎》乐谱中,箫、笛谱以清羽起止,钟、罄谱以倍南吕起止,琴、瑟谱也以同一音起止。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已经能够比较清楚乾隆制作《诗经乐谱》的宗旨:纠正朱载堉之误,恢复古谱。但是,如果我们仔细体会,还可发现《诗经乐谱》比之《后编》的“托古创新”,更加侧重于对明代乐制的评判。
    乾隆在《诗经乐谱》编撰前后,曾多次以谕旨的形式评判明代朱载堉的乐谱不合古雅。这些谕旨绝非三言两语的模糊词句,全是言之凿凿的长篇述论。《诗经乐谱》成书后,又在正文前面附及《命诸皇子及乐部大臣定诗经全部乐谱谕》(见前文)、《御制编订诗经乐谱全书竟因八韵》等御文,反复评击朱载堉乐制。另外,还令朝臣撰写提要和数条凡例,也以此为旨。书末又有《御制再题乐律全书》,对朱载堉编写的《立我烝民》、《思文后稷》、《南风歌》及《秋风辞》四乐章,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论述与批判,而后重新编谱,并将朱载堉原乐章附于后,目的在于使“知音律者一览而知其妄庶,亦复古之一端耳。”[92]
    对朱载堉《乐律全书》原书,乾隆更是大肆评判。正文前刊载了五份近万言的乾隆御文,全以此为主题。其后,又颁布数条《校正条例》。前文提到,乾隆曾令朝臣将《乐律全书》与《律吕正义》逐条比较,凡不同之处,分条论述,此篇即是据此而成。[93]共有22面,42条,每条末尾都明确标注出自《乐律全书》某卷某页某行,比如:
    一、黄钟古尺九寸,分之为九十分,其积实为八百一十分。由是下生,则为五百四十分之林钟。由是上升,则为七百二十分之太簇。此古法,历代宗之。《律吕正义》亦主此说。载堉以黄钟为长一尺,反谓决无长九十分、积八百一十分之理。此臆说也。卷四第三十三页后七行[94]
    每条形式类此,对朱载堉“错误”之处,均以《律吕正义》为准进行评述。词句长短不一,长者达半页之多。可见,众朝臣确实花费了一番功夫,此工作完成得相当细致。《校正条例》对《乐律全书》诸凡乐律、乐器、乐章等制作,如黄钟管径、三分损益、隔八相生,以及钟、罄、琴、瑟、宫调、谱式种种“疎漏歧误之处”,作了详细的论述。所及之广,在此不能尽述。全文将朱载堉乐制,也可以说明代乐制彻底推翻。
    相对而言,康熙《律吕正义》,及乾隆《后编》的反明倾向就没有如此突出。二者虽也评批明制,但意在标榜自我复古,未将本朝体制建立在清晰而具体的斥责明制之上。事实上,宫商谱、律吕谱在《后编》就已使用,宫商谱甚至还出现在乾隆六年制定的《国学现用乐章》[95],及八年颁布的《丁祭弦宫之乐》中。而且,《后编》箫、笛、钟、罄、琴、瑟各谱,与《诗经乐谱》是完全一致的。这就说明,至少在乾隆早期,朱载堉乐谱当中诸多的所谓“不合古制”,就应该被发现了,但那时并没有被如此大张旗鼓的提出。可见,乾隆在制作《后编》时,对明制的反对仍未刻意突出。时至后期,乾隆的态度发生微妙转变,一方面保持了前期“托古创新”的制作风格,另一方面也突出强调了对明制的抨击,完全抛弃问鼎之初全盘模仿明制的做法,以全新的姿态制作王朝自己的制度,将清代礼乐推向了巅峰。
    清朝礼乐制作逐渐摆脱明代束缚,重新树立自我模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与礼乐制作在中国古代王朝政权更替的过程中,起到的象征性政治文化意义紧密联系。康熙、乾隆对三大乐书的制定,表面上举着追复圣古的旗号,实质上却打破了汉家宫廷延续数千年的种种雅乐制度。暗含在礼乐制作自我树立背后的,正是清王朝摆脱明制,重新构建政策体制,重新塑造王朝统治形象的治政取向。
    


    [①]《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6,《序》“数理精藴序”条,《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300册66页。
    [②]《清圣祖实录》卷154,康熙三十一年正月甲寅。
    [③] 参见《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2145号、2163号、2191号、2198号、2214号、2216号等档案。
    [④]《清圣祖实录》卷246,康熙五十年四月甲戌。
    [⑤]《圣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第4集巻21《论》“同声相应论”,《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299册533页。
    [⑥]《圣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第4集巻28《杂着》“同声相应”,《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299册582页。
    [⑦]《圣祖仁皇帝御製文第四集》第4集巻28《杂着》“絫黍”,《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299册583页。
    [⑧]《清圣祖实录》卷256,康熙五十二年九月甲子。
    [⑨]《清圣祖实录》卷261,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乙卯。
    [⑩] 参见《中国音乐词典》“十二律”、“十二律体系”条,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354页。
    [11] 参见《中国音乐词典》“新发密律”条,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433页。关于“十二律”及“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等问题,音乐学界已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具体内容可参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缪天瑞《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等论著,由于相关作品太多,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12] 关于康熙十四律的相关问题,本文参考并采用了音乐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在此说明,详见下文。
    [13]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下册1013页。
    [14]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音乐出版社1955年版,310页。
    [15] (香港)余少华:《康熙皇帝对黄钟律的理解及其对清代宫廷音乐的影响》,在台北《复兴剧艺术刊》1998(1):6页。
    [16] (台)陈万鼐:《清史乐志之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1978年版,77页。
    [17] (台)陈万鼐:《清史乐志之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1978年版,84页。
    [18] 汪申申:《清代音乐理论管窥》,载《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1):67页。
    [19] 万依、黄海涛:《清代宫廷音乐》,北京紫禁城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版,56页。
    [20]《御制律吕正义》卷1《审定十二律吕五声二变》,《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17——19页。
    [21]《清圣祖实录》卷103,康熙二十一年六月乙巳。
    [22]《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4集巻4,《勅谕》“谕南书房翰林”,《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299册422页。
    [23]《清史稿·乐一》卷94,第11册,2738页。
    [24]《清圣祖实录》卷261,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甲寅。
    [25]《清圣祖实录》卷262,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甲子。
    [26](清)沈光邦:《易律通解》8卷,《四库全书总目》卷39,经部乐类存目,337页。
    [27](清)康新王永恩:《律吕原音》4卷,《续修四库全书》乐类;(清)童能灵:《乐律古义》2卷,《四库全书总目》卷39,经部乐类存目,337页。
    [28](清)李光地:《古乐经传》5卷,《四库全书》经部乐类。
    [29](清)张宣猷:《乐经内编》20卷,《四库全书总目》卷39,经部乐类存目,336页;(清)汪绂:《乐经或问》,《汪双池丛书》二十种,刻本,汇印,长安赵舒翘,清光绪23年。
    [30](清)毛奇龄:《圣谕乐本解说》卷1,《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20册199页。
    [31](清)毛奇龄:《圣谕乐本解说》提要,《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20册197页。
    [32](清)毛奇龄:《皇言定声录》提要,《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20册219页。
    [33](清)毛奇龄:《竟山乐录》提要,《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20册291页。
    [34]《四库全书总目》卷39,经部乐类存目,《律吕繤要》,338页。
    [35] 参见吴相湘:《律吕纂要跋》,载于广州《大光报》1936年10月7日文史周刊第五期;吴相湘:《第一部中文西洋乐理书》,载于台湾《大陆杂志》1953年第七卷第一期7页;方豪:《中西交通史》第八章;陶亚兵:《〈律吕纂要〉及其与〈律吕正义·续编〉的关系》,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4):48——53页。
    [36](清)江永:《律吕阐微》提要,《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20册547页。
    [37]《丛书集成初编》1663册,3——4页。
    [38]《四库全书总目》卷39,经部乐类存目,《大乐元音》,337页。
    [39]《四库全书总目》卷39,经部乐类存目,《大乐元音》,337页。
    [40] 该书《今律较旧律》中,旧律与《律吕正义》13页提到的旧律差不多,但此处的今律却与《律吕正义》指定的相差太远。该问题较为复杂,不在此处展开论述,请参看《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20册520页。
    [41]《续修四库全书》乐类。
    [42](清)王坦:《琴旨》提要,《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20册693页。
    [43]《丛书集成初编》1667册,1页。
    [44](清)戴煦:《音分古义》序,刻本,新阳赵氏,清光绪12年(1886年)。
    [45]《清高宗实录》卷140,乾隆六年四月己酉。
    [46]《清高宗实录》卷154,乾隆六年十一月丙寅。
    [47]《清高宗实录》卷154,乾隆六年十一月丙寅。
    [48]《清高宗实录》卷154,乾隆六年十一月丙寅。
    [49]《四库全书》收录的《律吕正义后编》共128卷,除上述120卷,还有8卷包含了各坛庙、朝会乐谱,笙诗乐谱及经筵乐谱等内容,是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应谕旨制作附著于书后的,此处不作赘述。
    [50]《御制律吕正义后编》提要,《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224页。
    [51] 陈万鼐:《清史乐志之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1978年版。
    [52] 万依、黄海涛:《清代宫廷音乐》,北京紫禁城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版。
    [53] 刘桂腾:《清代乾隆朝宫廷礼乐探微》,载《中国音乐学》2001(3):43——67页。
    [54]《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卷首上下《上谕奏议一》、《上谕奏议二》收集了45条论乐上谕奏疏,其中上谕16条,奏疏29条;《清高宗实录》卷140“乾隆六年四月”至卷262“乾隆十一年闰三月”,经笔者逐条查对,共有论乐上谕奏疏47条,其中20条与《后编》卷首征引重复,剩余27条中上谕12条,奏疏15条。因此,二书共记录论乐上谕奏疏72条,其中上谕28条,奏疏44条。
    [55]《明史·乐二》卷62,第5册1519页。
    [56]《清史稿·乐三》卷96,第11册2803页。
    [57]《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卷首上“乾隆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条,《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257页。
    [58]《清高宗实录》卷158,乾隆七年正月庚午。
    [59]《清高宗实录》卷158,乾隆七年正月庚午。
    [60]《清高宗实录》卷158,乾隆七年正月庚午。
    [61]《清高宗实录》卷158,乾隆七年正月辛未。
    [62]《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卷首上“乾隆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条,《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257页。
    [63]《清高宗实录》卷158,乾隆七年正月庚午。
    [64]《清高宗实录》卷158,乾隆七年正月戊子。
    [65] [日]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第二章《中亚音乐之扩散》,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版,1998年影印第1版,86页。
    [66] 钟、磬产生的时间较早。1.磬的产生:《尚书·夏书·禹贡》篇有“泗滨浮磬”句,古注云:“泗水之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舜时乐官夔曾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虞书·舜典》)“石”即指“石磬”。据现代考古发现,约为夏代的东下冯遗址即有石磬出现,系打制而成,这说明至少在夏代已有较为成型的磬类乐器(参见《中国音乐词典》318页“磬”条)。2.钟的产生:据杜佑《通典》:“钟,《世本》云,黄帝工人垂所造。”《山海经》云:“炎帝之孙鼓延始为钟。”《礼记》云:“垂之钟。”郑玄注:“垂,尧时钟工。”众典籍论说不一,未知孰是。根据考古资料,陕西省长安县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中有陶钟出土,科学论断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参见《中国音乐词典》510页“钟”条)。商代,盛行以铜造钟,多由大、小三枚组成编钟,成为依一定音列组成的旋律乐器。可见,到商代,钟作为乐器已有相当的发展,形成编钟的雏形。周代以降,钟、罄成为宫廷雅乐的中心乐器。
    [67]《周礼·春官·宗伯》。
    [68]《清高宗实录》卷641,乾隆二十六年七月戊午。
    [69]《律吕正义后编》卷首上“乾隆六年十一月初二日”条,《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234页。
    [70]《律吕正义后编》卷首上“乾隆六年十一月初五日”条,《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235页。
    [71] 参见《律吕正义》下编卷2“钟”“磬”条,《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163——179页。
    [72]《律吕正义后编》卷首上“乾隆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条,《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5册244页。
    [73] 参见[日]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第二章《中亚音乐之扩散》,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版,1998年影印第一版,90——92页。
    [74] 参见笔者硕士论文《唐宋雅乐对比研究》第二章第二节《宋代律吕制作之复古性》(未刊稿)。
    [75]《清高宗实录》卷262,乾隆十一年闰三月丁酉。
    [76] 律吕谱为古代记谱法,下文将做详细介绍。
    [77](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卷14《诗乐》,《四库全书》经部礼类通礼之属,131册254页。
    [78](清)应撝谦:《古乐书》卷12。
    [79](清)胡彦昇:《乐律表微》卷4,《审音下》。
    [80]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十七章,《宫廷的雅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396页。
    [81]《清高宗实录》卷1236,乾隆五十年八月己卯。
    [82] 参考薛宗明:《中国音乐史:乐谱篇》“律吕谱”,10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9月版;曹安和:《我国古代乐谱简介》,载《人民音乐》1980(11):41页;《中国音乐词典》“律吕字谱”条,256页。
    [83] 参考《中国音乐词典》“宫商字谱”条,123页;参见薛宗明:《中国音乐史:乐谱篇》“律吕谱”,10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9月版;曹安和:《我国古代乐谱简介》,载《人民音乐》1980(11):41页。
    [84] 参考《中国音乐词典》“工尺谱”条,119页。
    [85]《清高宗实录》卷1242,乾隆五十年十一月辛亥。
    [86]《清高宗实录》卷1246,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庚申。
    [87]《清高宗实录》卷1248,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庚辰。
    [88]《清高宗实录》卷1271,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丙辰。
    [89]《清高宗实录》卷1271,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丙辰。
    [90]《清高宗实录》卷1290,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乙未。这篇谕旨后收录进《诗经乐谱》,成为该书序言。
    [91] 陈万鼐:《清史乐志之研究》,台湾故宫博物院1978年版,224页。
    [92]《钦定诗经乐谱》之《御制再题乐律全书》,《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9册919页。
    [93]《清高宗实录》卷1271,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丙辰。
    [94](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四库全书》经部乐类,213册14页。
    [95](清)庞钟璐:《文庙祀典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