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跃玲]乡村旅游语境下民间技艺的变迁: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1:11:16 作者提供 明跃玲 参加讨论
乡村旅游开发以前的德夯苗寨的民间技艺,主要以生活样式的方式存活于苗族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它是自然而然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具有特定的时令性、节律性和仪式性特征。在德夯苗寨被开发为乡村旅游地以后,苗族民间技艺的显现方式就增添一种新的可能,即舞台化的展演方式。湘西德夯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就是一台“山风鼓韵”的民族歌舞展演,以舞台化、景观化的形式将苗族民间技艺的各种艺术符号进行集中、加工、整合和包装,打破民间技艺的自然局限,随时进行舞台形式的表演。这台民族歌舞最大的亮点是上刀梯、踩火犁、摸油锅、吞竹签、定鸡术等民间技艺,这些浓缩化、快餐化的民间技艺遵循着舞台化展演的原则展示其神秘性的。如上刀梯原本是巴岱的一种渡关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如正月初七的百狮会、六月六的吃新节、九月九的重阳节等民间节日的表演项目。在德夯苗寨表演上刀梯已成为一种谋生方式,只要有游客看,就随时上演。表演是在坪地进行,一根三丈五尺高的杉木上凿成九九八十一个木孔,安上九九八十一把刀,刀刃向上,每一把刀刃上还缠着彩条。表演时巴岱头裹红头巾,手持花色彩旗及牛角号,赤着双脚向上攀踩,踏上最高层面对着四方游客吹响牛角号以示成功。那刀刃上的彩条、巴岱的红头巾及花色彩旗都是为舞台展演的需要而添加的亮丽醒目形象。巴岱登上最高层,头发往刀刃上一甩,断成两截,以示刀刃锋利。然后肚皮顶在杉树颠的钢叉上旋转一周,并表演金鸡独立、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整个表演伴随色彩、声响、动作等舞台展演因素,凸显苗族文化的神秘,以满足游客体验异文化的需要。 绺巾舞也是祭祀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由一个巴岱主持的仪式,舞台表演时由十几个年轻人扮演巴岱,一手握铜铃,一手拿绺巾,走着罡步表演。他们念着口诀,向四面撒法水请各路神灵,也是向四周游客展示表演的神秘性。民间技艺的舞台展演“已经成为一种广为消费者乐意接受的文本样态。展演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而言,它能够顺应全球化消费主义文化新语境的文化逻辑,突破封闭式的、博物馆式的静态模式,从而展现出开放的、动态的、充分进行文化对话的过程性发展样式。”[5]来德夯苗寨体验乡村旅游的游客正是从这些舞台化的民间技艺中领略了苗族文化的神秘性。 2.神秘性 游客来德夯苗寨旅游主要是体验湘西的神秘文化。神秘湘西的形象首先来源于历代文人的打造。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沈从文的“别一个国度”,从匪事小说《擒魔记》、《武陵山下》、《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到影视作品《湘西往事》、《血色湘西》,湘西形象是从“蛮”文化到“匪”文化的过渡。近年由本土文人撰写的《湘西赶尸》、《湘西辰州符》、《湘西巫蛊》的问世,湘西文化又转移到巫文化。随之中央电视台11台《走进科学》栏目以及福建电视台邀请本土文人座谈湘西巫傩文化,湘西的神秘愈演愈烈,直到近年由主流文化运作的湘西申办十大魅力城市的成功,将湘西的神秘发挥到了极致,湘西成为人们心目中“神秘的”“想象共同体”。尽管这些“原汁原味”的神秘文化没有任何神圣性,只是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想象的真实。但“现代旅游所能提供的事实上就是一种没有任何神圣性的想象的真实。”[6]所以游客心目中的“神秘文化来源于‘原始人思维’,对不解事物的神化,附加上了鬼魅色彩”。[7] 德夯苗寨的民间技艺为凸显湘西苗族的文化符号,一直围绕神秘性展演。比如傩文化中的定鸡术,原本使用于丧葬仪式中,出殡时抓一只鸡定在棺材上,据说是用活鸡来压丧,以控制抬丧时棺材的摇晃。德夯苗寨民间技艺的舞台展演中,巴岱把活鸡立在刀刃上,待往日充满雄性的鸡温顺地立住后,巴岱念三次咒语,一正压千邪,这时即使放鞭炮鸡还是一动也不动地立在那里。一般定鸡术只是定一只鸡,德夯苗寨的巴岱石师傅说为了舞台展演的需要,他定了四只鸡一字排开,并且是从现场抓的四只鸡,以突出其神秘性、真实性。踩铧犁是傩技中的绝技,以前的老者只是踩在一张铧犁上,巴岱石师傅在表演时,为显示自己的功夫,吸引游客眼球,有时是七张、九张或三十六张铧犁一字排开,从烧红的一排铧犁上踩过去,每踩一脚还要把脚高高抬起让游客看丝毫无损的脚底板,以展示自己神奇的魔力。这些动作把游客看得目瞪口呆,使整台表演达到高潮。这台表演的序幕是拜火神,一般来说是以钻木取火为主,德夯苗寨为了凸显苗族文化的神秘性,设计了法术取火的情景。混沌的天地中一片黑暗,几个妖魔在周边作祟,巴岱坐在草团上口念咒语做法,驱赶了妖魔。不久巴岱吹一口法水,面前的柴堆点燃了,巴岱取来了火种,带来了光明,于是众狮子围拢来庆贺。巴岱石师傅说,这个拜火神的节目既具有舞台展演的观赏性,又展示了湘西文化的神秘性,很受游客欢迎。 在德夯苗寨的乡村旅游中,以往具有神秘性的各种宗教仪式,在为游客展演的过程中日趋简化,其娱神、通神的属性,亦即神圣性逐渐衰减,而世俗性、娱乐性和表演性却在不断增加。此类宗教仪式中的民间技艺的舞台化演绎,大多都被剥离于原先的社会背景和神圣空间,仅成为展示族群独特性的素材和方式,甚至成为乡村旅游中新的展演文化的主要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