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茂莉 龚家铭]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1:11:00 中国民俗学网 龚茂莉 龚家铭 参加讨论
一、葫芦和葫芦丝 (一)葫芦文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体系及其各种流派在人文学科的深入,学界对葫芦文化的各种解析可谓硕果累累。尽管因方法论的不同彼此间得出的认识和结论尚有一定差异,但对葫芦文化中蕴含祖灵和生殖崇拜内涵则几近共识。 中国葫芦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葫芦曾被先民推崇到神位祈求生育,后来葫芦另有的“福”、“禄”、“多子”、“平安”含义被应用到民间美术的各个领域,成为受中国大众喜爱的图样。它是多子的象征、女性生殖能力的象征和母体的象征。它是古人生活的器用、母体崇拜与生育信仰的具象、济世的象征和镇妖的法器、吉祥的寓意与艺术的素材。 葫芦算是一个十分完整的“集体表象”, 葫芦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颇有分量的一部分。 (二)葫芦丝及其传说 葫芦可以做笙、竽、匏笙、匏琴、葫芦箫等乐器,古人称之为瓠类乐器。其音色悠远、凄美。以葫芦为材料制作的乐器在我国很多民族中普遍存在,诸如:葫芦丝(傣、阿昌、彝等民族舌簧气鸣乐器);葫芦胡(壮族、布依族拉弦乐器);笔管(布依族舌簧气鸣乐器);土胡(壮族拉弦乐器);天琴(壮族弹拨乐器);西玎(即玎郭叨,傣族拉弦乐器)等。 葫芦丝是流行于滇西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少数民族的舌簧气鸣乐器。所谓“攒竹于瓢,吹之呜呜然”,即是指用葫芦做的一类笙簧乐器。葫芦丝,傣语称“筚朗道”,“筚”是傣族气鸣乐器的总称,“朗道”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的吹奏乐器。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音色柔润而纤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擅长表达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在德宏傣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候,在大盈江畔,住着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名叫朗慕,江边有个划渡筏的小伙子叫二保。朗慕过江去赶街,这天坐二保的渡筏,两人一见钟情,约定再次相会。一天从江上飘来一个小葫芦,里面装着朗慕的信:因家父管教很严,不能与你对歌谈情,你若心中有我,就在葫芦下面插上竹管,待夜深人静时来到我家墙外,吹起我们用葫芦和苦竹合制的筚朗道,畅述衷肠。二保每晚到墙外去吹,都被家人赶走。朗慕被禁深宅,听乐声怀念情侣,不久含恨而死。二保悲痛欲绝,每天夜里走村串寨吹奏心爱的筚朗道,把这悲烈的爱情故事讲述给傣家儿女。 葫芦的意象既与天地之形相通,又因浑圆的特征近似母体。当葫芦的文化沉积转移到葫芦丝上,于是这个乐器就必然具有了葫芦的神话特质。我们可以从傣族地区流传的另一个民间传说看到这一点:很早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后生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心爱的姑娘,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起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百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筚朗道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二、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 英国著名功能学派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K. Malinowski,1881-1942)和拉德克利夫·布朗(A. R. Radcliffe Brown,1881-1955)从功能观点出发,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都是有功能的,并且强调文化或社会的整体观念,曾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象征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内部各因素的功能在各自发挥的同时也互相关联着,并整合在文化这一统一整体中。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代的艺术可以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原始部落进行狩猎、战争行为时,用歌舞的文艺形式作为对胜利的祈祷,这里有巫术功能;宗教活动中往往也要采用音乐、诵诗的文艺形式,这里有仪式功能;而在当代都市生活中,流行歌曲可能承担青年们情感宣泄的功能。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艺术的功能也会随之而变迁。作为傣族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葫芦丝,其社会功能也同样在发生着变迁。葫芦丝文化在不同时期满足了不同文化环境的需求,其功能具备了时代特征和年龄、群体特征。其功能的变迁可以是实质性变迁,也可以是人们看待它的方式和角度的变化即认识性变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