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茂莉 龚家铭]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1:11:13 中国民俗学网 龚茂莉 龚家铭 参加讨论
葫芦丝的这一系列演变,离不开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不断变迁,并且两者紧密结合。伴随着社会环境的整体变迁,葫芦丝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单纯是傣族男青年向女青年传递爱情的一种媒介,而已转化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针对不同的群体,葫芦丝具备了不同的功能,表现出其时代特征和年龄、群体特征。各种功能在各自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互相关联着,并整合在葫芦丝文化这一统一整体中。 1.作为艺术手段 首先,葫芦丝实现了它最基本的一个功能———作为艺术手段的功能,并且实现了其文化传承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得益于葫芦丝的改良。文革前的葫芦丝因为串姑娘的风俗习惯而得以流传,与傣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但从音乐角度来讲,各寨子各青年所吹的葫芦丝调式并不统一,音准并不符合十二平均律的原理。但由于它都是单一的被演奏,不和其他乐器合奏,所以调式、音准的问题并不影响它功能的发挥, 人们吹奏它是因为要用它去串姑娘,而并不单纯因为“我想要欣赏它”,它并不具备艺术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更具功能性、社会性而非艺术性。 改良后的葫芦丝被艺术工作者广泛应用于各种演出,或独奏或伴奏,实现了从民间乐器到专业乐器的转变,为它的市场化提供了前提。此时的葫芦丝实现的是它作为艺术手段的功能,它是一种乐器、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得到凸现的是它的艺术性。改良使它作为乐器的功能被强化和放大,葫芦丝从一种乡野艺术登入了大雅之堂,逐渐与主流文化接轨。 在不断的表演中,有关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制作技术被传了下来,同时由于演出,傣民族的文化、艺术也被向观众传播开来,实现了文化传承的功能。得到传承的不止是音乐本身,还有傣民族的文化、历史与哲学思想。 2.族群文化的标识 作为一种流传甚久的乡村文明,在经历以工业化和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为特征的城市文明冲击之下,葫芦丝的重出江湖可以被看做是傣族人民重新塑造民族文化,加强族群意识的一种社会心理、一种表现。葫芦丝的社会功能客观上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因子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文化传统。随着葫芦丝文化的再度升温,实现了传统境界的重构。同时由于都市化给人们带来生活和精神观念上的不断变化,葫芦丝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件“乐器”,它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社会功能远远超出了“乐器”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一件乐器,而被视为是一种文化品牌、一种族群文化的标识。 3.作为技能的培养 葫芦丝之所以在儿童之间受到青睐多数是因为家长的原因,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傍身,可以有表演的机会。如果是高考录取的学生学会了葫芦丝,那么他在学校就可以一展拳脚,并且大受欢迎。因为“云南”、“傣族”、“葫芦丝”等等,对于内地学生来说是稀罕无比、无限神秘并且十分向往的。 最近几年,葫芦丝考级的推出以及全国、各省类似的比赛、活动也大大刺激了葫芦丝在儿童当中的普及。学钢琴、古筝都不稀奇了,学这个才算稀奇。考级和得奖一方面增加了小孩的荣誉感,一方面也让父母大有面子。这些父母和孩子都是自费出去比赛、考级, 没有任何人资助他们一分钱,但他们的热情有增无减。因为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寻求到了自我价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作为娱乐健身的手段 葫芦丝吹奏者中有相当大比例的老年人。他们吹葫芦丝并不为出名,没有更高的要求,也不期望参加什么比赛得什么奖。而且他们的演奏并没有专业水平,纯属自娱自乐、自我欣赏。有的还组织小演出团、小乐队,这一群老年人演给那一群看,最多是圈内人互相比一比也就很满足了。 从生理上来说,吹葫芦丝有利于健康,练习用腮换气可以增加肺活量,帮助血液循环,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娱乐方式,还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的老年人是因为年轻时爱好文艺,遗憾的是未能从事此专业,心里一直有再搞文艺的想法。现在生活好了,退休了,就重新走入这条路,实现年轻时的愿望,得偿表演之欲,找到了自我表现的空间。 5.作为商品的功能 很多旅游胜地的纪念品店都有葫芦丝出售,旅游者也很喜欢买一些纪念品回去,或送人或自己用。很多人就是喜欢它的音色、造型,觉得即使自己不会吹也可以拿回去当装饰。大多数人并不把它当作乐器对待,而是作为一件纪念品来购买。他们并不追求它的音色、音准,只是从工艺品的角度来欣赏和考量。还有一部分高档的葫芦丝是被作为馈赠佳品互相赠送,尤其是在行内人中间。 三、结论 社会环境的整体变迁,引发了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功能的变迁是和生存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变迁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生存一旦成了问题,功能也就没有了意义。多种功能也就意味着多种生存的社会场域、文化场域。所以与其说是多种功能,不如说是多种生存方式。正是这种种的功能才让葫芦丝文化延续至今并得以发展。 (本文原载《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