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祥]现代化对彝族土掌房的冲击(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6:11:53 《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李永祥 参加讨论
(二)村民对土掌房拆迁的意见和做法 村民是土掌房的建盖者和拥有者,同时又是拆迁与扶贫工作的直接相关者,无论以何种方式拆迁土掌房,都将对村民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在调查中首先注意了解村民对于土掌房拆迁的意见和做法。实际上,他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意识到土掌房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并且已经采取了很多相关的措施。据笔者的调查,村民通常的做法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主动配合政府的搬迁政策,迁移到河谷地区和城镇附近。高山彝族搬迁到河谷地区和城镇附近的情况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有计划的搬迁,另一种是自己出钱搬迁。第一种搬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的鲁奎山被认为是贫困的象征,新平县委、县政府为了彻底使高山彝族摆脱贫困,决定在坝区划出相当数量的耕地进行移民。当时迁移下来的人都在坝区得到了足够的耕地和宅基地,他们靠着坝区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交通条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后一种搬迁,有的是到城镇盖房子、做生意,有的则是到坝区或者城镇附近租田地种粮食。对于土掌房的建筑情况,由政府有计划迁移到平坝地区的彝族,都是以村落为单位聚居,大部分继续住在土掌房里,但也有一部分人完全或部分地放弃了土掌房,盖起了瓦房或水泥平顶房,后者被认为是经济地位的象征。在彝族社会中,没有人为此指手画脚,人们都尊重他人的选择。至于搬迁到城镇地区的彝族,都是散居在以汉族为主的集镇中,不再建土掌房,而是建平顶房。另一些到坝区租田地种粮食的人只能租房子住。 第二,留在高山地区的村民,仍然住在较为破旧的土掌房里。由于经济、交通等原因,居住条件没有多大的改善。最好的人家也不过是加盖了一道砖墙,但主体结构和卫生条件并没有改变,人畜混居的情况也一直存在。村民的想法可分为以下几种:有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让他们也搬迁到河谷或者城镇附近,彻底改变贫困的面貌。有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足够的钱让他们重建房屋,他们可以自己出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即使政府没有办法提供全部费用,提供一半也可以,但如果要让村民自己出所有的钱,他们就有些无能为力了。有些退伍军人和初中毕业生希望政府能够从总体上考虑丕且莫村的发展,将发展地方经济和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结合在一起,使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三)外界的意见和地方政府的最终决定 地方政府把丕且莫村的住房改造看做一项系统工程。该工程考虑的问题并不限于土掌房,而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为目的,既要拓展村民的经济发展空间,又要照顾到民族文化的保护,还要考虑到政府和村民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其他地区扶贫攻坚项目中的住房改造一样,丕且莫村土掌房的拆迁问题也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但在具体做法上则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来自部分政府官员和扶贫人员,他们主张将原来的村子用推土机彻底推平,重新建造一个村寨,新建的房屋仍然是土掌房,保留原有的一些特点,但要做到结构合理,卫生,人畜分居,家家户户不再连在一起。这样的新村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当地政府认为,新村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的,而非仅仅保护土掌房。尽管这种观点既考虑到改善农民的生活,又照顾到土掌房的保护,但是,全部推平重建的费用很大,同时也无法保留土掌房原来的文化特征。 第二种观点来自学者,特别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他们认为土掌房是人类文化遗产,目前,在云南已经很难找到像丕且莫村这样保存完好,整村连在一片,而且几乎不用砖头砌墙的土掌房了。因此,他们主张将这里的土掌房完好地保存下来,如果要进行维修,也只是做些简单的加固,不做整体改动。学者们认为,丕且莫村的经济情况可以通过发展彝族文化旅游来加以改善。但是,丕且莫村不一定会有很多的旅游者,如果村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扶贫工作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第三种观点是前两种方案的折中,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维修和改造,同时在结构上也进行较大的改动,但不是用推土机彻底推平。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保存了原有的特点,又能使村民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既提高了生活质量,又保护了土掌房。但由于原来的土掌房家家户户连在一起,结构已经固定下来。而且,目前所有的土掌房都已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大梁等木质构件已经腐烂,不仅房屋漏雨,而且墙壁也非常危险,很难进行局部维修和加固。换言之,维修后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和生活质量不会有多大提高,倒不如彻底推平重建。 第四种观点来自上级人民政府,是前几种观点的综合,具体措施就是一部分搬迁,一部分就地改造。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和研究,上级政府针对丕且莫村的情况,提出了“高退、中居住、低开发”的扶贫思路。“高退”指的是在高海拔地区退耕还林,“中居住”指的是村民主要居住在中海拔地区,“低开发”指的是开发低海拔地区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和林果业。具体的计划就是将丕且莫村的60户人家搬迁到它斗村,对其余人家的住房实行就地改造。 经过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当地政府最后决定采用第四种方法。按照政府的计划,有60户搬迁到它斗村,它斗村的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生态环境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地势平稳,土地相对肥沃,集中连片,适宜种植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这将有助于解决丕且莫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此外,对丕且莫村剩余的29户的住房,实行就地改造。搬迁和就地改造的扶贫项目包括安居工程、村道路工程、场地平整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大牲畜圈改造工程、学校建设工程、科技文化室及活动场地建设工程、通电视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灌溉工程、农田建设工程、通路工程、通电工程、养殖业工程和卫生室建设及素质培训工程,全部项目资金为905.76万元。 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为此,地方政府确立了如下一些原则,如统筹规划、政策配套的原则,群众自愿与政府引导的原则,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目标是通过项目建设,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植后续产业,增强发展后劲,逐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项目建设后一年内实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00元以上,逐步使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项目规划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项目所需要的全额资助,使项目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丕且莫村扶贫项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联系,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通常都有经费上的保障。 丕且莫村的扶贫既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还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在丕且莫村,搬迁户搬走后,他们的土地分配给未搬迁的村民,村民的人均耕地面积达2.12亩,人均果林面积达1.2亩,这对于改善经济、促进生态平衡都有重要的意义。丕且莫扶贫项目中与土掌房拆迁有关的是安居工程,按照规划,有60户搬迁到它斗村,该安置点将新建砖木结构瓦房或者水泥平顶房60套,其中还包括畜圈、厕所和沼气池。就地改造户将建设砖木结构土掌房,以保持彝族村庄原有的整体风貌和彝族村民传统的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