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林燕平]骆驼巷村过春节:贴近农民生活脉搏(3)


    汉、回文化不断融合
    骆驼巷村,是一个回族、汉族共同居住的行政村,在这个汉回共同居住的山村里,回族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渗透、融入汉族文化。从骆驼巷村春节期间的餐桌上,我们就可以亲身感受到回族的一些饮食习惯已经普遍地融入到了汉族的农户家里。
    油香(一种面粉做的油饼),原本是回族人的传统食品,每到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户户的农民都要炸油香。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很多关于油香的传说,他们不仅把油香视为一种美食,而且还看作是一种团圆、友好、真诚的象征。
    现在,骆驼巷村汉族自然村的农家,每逢春节到来,也要家家户户炸油香,即便是最穷的农户,春节的时候也要为孩子们炸上一盆油香。大多数农户把炸好的油香放在盆子里,有的放在缸里,有的放在纸盒子里。家里经济条件好的农户还要炸麻花、油果子等。
    馓子,也是回族的传统食品之一。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民做的馓子,条条细匀、色黄亮润、轻巧美观、香酥脆甜。在回族的节日里,馓子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如今,在骆驼巷村的春节,许多汉民的家里也摆着馓子,以示欢度节日。不过,在汉民的家里,会做馓子的人不多,大都是从外面买来的。
            饺子,是汉族农家春节期间最具有传统的食品,一般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正月初一的早上或上午吃饺子。但是,现在这个传统也渐渐地被淡化了。据村主任介绍,春节期间吃饺子依旧是大家的习惯,但是不一定非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包饺子。一些农户开始嫌包饺子费时间,在春节期间有的人家不包饺子。有意思的是,在骆驼巷村一些回族的农户家,却习惯了在回族的节日里也包饺子吃。而且,回民用羊肉馅儿包饺子的习惯,已经被很多汉民所接受,有些汉民干脆也不吃大肉了。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不管是回族的古尔邦节,还是汉族的春节,回族和汉族都一样放假。因此,在骆驼巷村的春节期间,我们可以更多地感受到许多汉、回文化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细节。
    贫富差距有所加大
    坦率地说,6年后的春节重访骆驼巷村,感触最深的就是农民生活的贫富差距在加剧。尽管在骆驼巷村500多户农家当中,最贫困的农户也就不到10户,但是,除夕上午记者访问的4家汉族贫困农户的生活,和6年前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住的房子依旧是破旧的房子,孩子们穿的衣服依旧是破旧的衣服,过年依旧舍不得花钱买肉吃,家里依旧没有像样的电视看,有的甚至连不像样的电视也没有……
    骆驼巷村的每个自然村都有两三家最穷的农户和两三家最富的农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贫穷的农户生活没有多少改变,而富裕的农户生活越来越富裕。除夕晚上的11点左右,我们去了樊庄自然村富裕农户宋家,他家原有的大院子现在是宋家的侄子住着,附近又盖起了一座新院子。院子里有一大间坐北朝南的正房,东西各有三间侧房。宋家的除夕夜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尽管全家人都坐在炕上看电视,屋子中央架着当地特有的大炉子,但整个屋子里的摆设与气氛已经和城里没有什么区别了。宋家的4个儿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大儿子和儿媳妇是银川第一中学的老师。前两年,宋家又在樊庄村路口建了一个磨面坊,日子越过越红火。
    因为除夕夜我们住在村主任家(位于刘庄自然村),所以记者记录下了刘庄自然村贫困农户王家除夕的生活。上午11点左右,王家的灶房空空的,连吃饭的碗也没几个,因为王家媳妇的父亲去世,她回了娘家,王家的丈夫和穿得破旧的5个孩子在家里。我的突然到访,给5个孩子带来了意外的喜悦,因为他们也有了新年礼物,我们还说好晚上一起放炮。下午5点左右,王家的灶房冒起了炊烟,上小学五年级的大女儿在做饭,晚饭是炒菠菜和馍馍。晚上9点左右,几个孩子围着炉子烤火,家里没有电视看。因为大儿子下午从我给的“压岁钱”里悄悄拿走了100元一直没回来,晚上12点半再次去王家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了心情放炮。
            正月初一,上午不到10点,我们又去了王家,大儿子依然没在家,孩子们都没有吃早饭,炕上放了一块刚买回来的肉,小女儿正在灶旁生火。上午不到12点,我们再次去了王家,大女儿正在揉面,灶上放了少半盆碎肉炒菠菜,几乎全是绿颜色。屋里的桌子上放了一张纸条和50元钱,纸条是大儿子写的检查和报的账,50元是大儿子花剩下的钱。我们从王家出来时,挨了批评的大儿子正在委屈地哭。
     (责任编辑:admin)